黄帝内经 |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中医是这么看的
01
“痒”的本质是什么?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意思是说,所有的痒、痛、疮、脓,都属于心。
疼和痛、痒都是主观感觉,不是客观存在。临床上,我们看到一些人有很多的伤口,伤口正在流脓,当你问他疼不疼的时候,他会说不疼、没感觉,可当你用针灸、中药让流稀汤的伤口,开始出现浓稠的黄脓以后,他便开始疼了。
等这些脓被排完之后,人开始长肉芽,伴随着的就是痒,生机萌动的感觉。那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他不觉得疼呢?因为心不在焉,神不在那儿了。而中医治病其实就是一个回神的过程。
痒,为什么叫“痒”?其实就是有一股邪风进到你的身体里面四处乱串,总在撩拨你的心神。在痒、疼、痛之后,更可怕也是最可怕的叫厥逆,麻木不仁,中医也称之为“痹”。
痛是封闭的、阴沉的,就是那种隐而不发的沉闷感觉;而疼是热性的、尖锐的、开发的;痒跟风的关系特别大。风为百病之长,且风善行而数变。它经常在体内走来走去,一会变成那样,一会变成那样,当痒是外风引起的,只要把驱走风邪,人就不痒了。
如果是由于精枯血燥、身体干燥引起的内风,而引起的那种痒,特别不好治。
02
人有没有“出息”
看这一点
我们婴儿时期都是腹式呼吸,一吸气,肚子变大;成长以后大多人会变成胸式呼吸,一吸气,胸变大;真正练功是练腹式呼吸。
此外,经脉特别通的人还会变成踵息,也就是用脚后跟来呼吸,一吸气就到脚后跟。
息,它是停止、停顿的意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里面的“息心”,意思是平复心里面的火苗,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这是黄帝内经教导我们的不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息的下面是个心,这个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我们肉质的心脏。大家都知道,哺乳动物有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它们的作用就是交替休息。
另外一层,是指我们的心神。当你沉睡的时候,一闭眼,一睁眼,一晚上过去了,人就得到了很好的息。反之,很多人不是睡不着,就是睡了几个小时,便早早醒来,眼巴巴地等着天亮,或者睡着以后噩梦纷纭,乱梦纷纷,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醒了。如此,他的心神不得息,人就很累。长期以往,他的寿命也会变短,生活质量很低。
后来,人们把这个息引申到呼吸上。呼吸是一个调整后天的意识和先天的神明的桥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来影响到你的心神。
现在的人们都活得特紧迫,上气不接下气,呼和吸之间没有停顿。而吸一口气到把气呼出来之间的那个停顿,就叫息。这个息越长,就说明肺活量越高。吸入的氧气,是全身循环的。经脉越通畅,氧气走得也很远,而走得最远的目的地就是脚后跟,这就叫踵息,一口气吸到脚后跟。
“有出息”是什么意思呢?中医讲的气有两个,一个是先天之气——元炁,一个是后天之气。我们经常呼吸的这个气,就是后天之气,但是支撑人体生命本能的第一个推动力,是元炁。
元炁没了,无论外面怎么给你输氧、加压、用呼吸机,都没用,你还得死。所谓一个人有出息,就是指他先天元气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