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升维 | 降维
当冥冥中选择了“开汤一途”,也就意味着踏上了一条少有人问津的僻静茶路。注定孤独,至少在最初。但也注定有价值,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陆羽、徽宗、蔡襄、朱权、文震亨的足迹……
在经历了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茶业在物质层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无论从整体产量还是品类的多样性上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量的积累”其目的不是为了继续量的积累,而是为了能在某一时刻换来“质的飞跃”,——而这就是“升维”。
既然是“升维”,既然是“质变”,也就意味它不再是基于原有的层面发生改变,而是要超越原来物质层面的一种改变。
从最初的茶食同源,复方佐味煮饮,进而单方点饮,再到之后的散茶瀹饮,一路下来人们追求“茶之本味,茶之至味”的诉求一脉也愈加清晰。而本味也好,至味也罢,都是在“体验层面”。
虽然古来茶圣先贤本都是立足于体验层面,但“将茶从物质层面拉回到体验层面”,真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就更别提“再基于体验层面上升到更高维度”了。从最初“基于数据量化,搭建数学模型”到后来“回归感性认知”,这圈子,——兜大了!但我并不太介意,因为登山很少有直路的,大都是九曲十八弯。而且沿途的风景也的确很美……
到现代,茶艺理论中的“逐道出水品鉴”方式将呈现茶之本味的层次、起落、变化,赋予了最大的可能。我也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从最初的单纯普洱茶冲泡,到后来扩展到涉猎所有茶类,乃至于一些“创新茶品”,“标准开汤”都能将其呈现出相对最佳的汤感表现。
过程中,我愈加的发现了它的价值,——这是茶学的山顶。当一道茶的层次、起落、变化被呈现到极致,你将领会一种几近于道的体验。而大道归一,只有在这个高度,这个层面,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与其他领域山顶的遥相呼应!
山顶是我们触碰更高层面的基础,我必须先回到山顶,并期待山顶之上的精神层面会呈现出怎样的艺术高度……
但既然到达了山顶,山顶也就赋予了我一种“鸟瞰俯视”的能力,我就可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指引后来者如何更快捷的到达山顶。从山脚下上山有二十条路,其中还有五条有岔路,而我可以明确指出哪三条路能够最快到达山顶的。我作为“灯塔”来“降维辅助”,往往会使现有的很多工作更加简洁高效。
那么对于当代茶学的“降维辅助”就是将基于茶物质层面的“理化分析”、“感官审评”的复杂系统直接回归于对茶之“最终汤感体验”这个单一项目进行评价。进而将审评中的“评茶八因子(嫩度、条索、色泽、净度,与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一下简化至“品鉴三因子——香气(嗅觉)、滋味(味觉)与质感(触觉)”。当然,两者都提到的香气与滋味,本质上所指不同,一个是评判“审评汤感”,一个则是评价“品鉴汤感”,或者说是“标准汤感”。
这大大简化了评价的复杂程度与门坎儿,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汤感带给他的积极信息、愉悦感的程度来品鉴茶品,并进而评价茶品。——当人们对一个事物真正建立起了属于他自己的品味标准时,才会真正开始消费品味,才会开始消费体验的品味。而关于茶之品味标准的建立,则是要通过这次“降维”来实现。
总之,无论是“升维”,还是“降维”,中国茶学到了一个蜕变的关键时刻,要么痛苦却笃定地破茧成蝶,要么继续浑浑噩噩,甘为人下,——你选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