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运用“补脾法”治疗慢性咽炎

易于反复,很难治愈。中医称为“慢喉痹”,认为本病多因肺肾亏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熏蒸咽喉,治疗以养阴利咽为主。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较好,其“补脾法”是治疗过程中的股肱力量,现选三则医案以窥其一二。

一  中土湿除枝叶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吴飞虎

石某,男,43岁。1983年5月30日初诊。

咽痛三年,时轻时重,或觉干燥,但不思饮。或感有痰附丽于喉壁间,却难咯出。饮食如故,大便微溏,曾诊断为慢性咽炎,多方医治,或效平平。

检查:喉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间隙间粘膜变性肥厚,轻度弥漫性充血。舌薄腻胎,质胖嫩。脉平。

辨治:咽喉者,水谷之道路,脾胃之门户。中土一衰,内湿自生,湿郁化热,上扰清道,乃作咽中诸症,治取健脾渗湿一法。

太子参10g  茯苓10g  白术6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桔梗6g  马勃3g  玄参10g  双花10g  甘草3g  5剂煎服

上方连进14剂,顿觉舒服异常。以后以此方为基础,约治二月而告痊。

按: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有咽喉干涩、疼痛、灼热、干燥、异物感、吞咽不适等。本案患者咽燥难当,常规多认为津液不能濡润之故,而投以养阴之剂。干老持补脾观念,认为口虽渴但不思饮,痰难咯而便微溏,又兼舌胖嫩且苔厚腻,可知咽干原非火燥,实因湿邪停留中焦,阻滞津液不能上承。脾主运化,若能使脾气健旺,传输精微之职正常,上济咽喉,则干燥自除。故取健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化裁。方中,太子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茯苓、白扁豆渗湿健脾,桔梗宣发肺气而通利水道,并载诸药上行,双花、玄参、马勃清热凉血以利咽,甘草调和诸药。治疗结果是满意的,本案中,干老紧抓辨证论治,能透过现象辨出疾病本质,从而以患者病瘳痊愈而告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