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卞景辰:教育目的与节奏的箴言——《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节奏;《教育的本质》

摘 要:怀特海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节奏的诸多箴言金句。其一强调“自育”,认为教育的目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其二重视“启智”,劝诫师生要避免因“惰性观点”而灌输和吸收知识;其三倡导“深耕”,即“不要教授太多学科”但要“将教学内容讲透”;其四强调“解析”,学生要“体会探索的奥妙并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其五提倡“综合”,即淡化泾渭分明的学科界线以展示生活各层面;其六兼顾“专通”,即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融以相互成全;其七强调“节奏”,即教授适合的学科并帮助寻找适合的学习模式;其八倡导“进阶”,实现“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的良性循环。

《教育的本质》反映了怀特海部分关于教育的观点,他用浅显的文字和生动的例子带领着我去了解教育,反思教育,进一步去思考和教育有关的许多问题。以下的内容主要针对前两章谈一点理解。

一、自育:教育的目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作者提及教育的目的:既拥有文化素养,又拥有某方面专业的知识,体悟哲学与艺术,借助这些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中部分观点与“教育无目的论”有点相似,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作者认为教育最终还是要与生活相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启智:师生要避免因“惰性观点”而灌输和吸收知识

在目前的教育中,我们接受到了许多“惰性观点”的灌输,一味的追求知识的堆积,在到底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何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某些能力方面的意识还有所欠缺,这也就限制了人们思维的发展。不过这个观点的提出也有一段时间了,在现代这个社会中,从我自身所经历的来看,想要完全转变这种状况还是很艰难的,时代与社会会给其许多理论以压力,解决的方法也正如上方所提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观点需要超越平庸又不脱离现实。

三、深耕:“不要教授太多学科”但要“将教学内容讲透”

作者有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提出解决方案:一是“不要教授太多学科”  二是“将教学内容讲透”。让学生进行思考,发散思维,愿意探索,学会运用,理解生活,为当下服务,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是一个急不来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与长久的坚持。

四、解析:“体会探索的奥妙并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树木了解森林。”教育要与生活相关,目的不是为了掌握某些枯燥的知识,而是学会去探究这些理论,并用这些理论去实践,进一步理解生活,认识世界。从我自身的经验来讲,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将理论知识灌输进我的头脑,我只会觉得昏昏欲睡,觉其枯燥并不再有想学下去的欲望。然而,当我某时某刻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发现我需要用那个理论,我便会主动地去研究与理解,不断尝试运用它,在一遍遍的实践中,它其实已经刻入了我的脑海,不需要我费力去记忆。那时候,除了学习运用,我觉得我的思维也打开了,我会产生一种兴奋感和好奇心,想进一步学习下去。当然,这也只是从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中得出来的感悟,未必普遍适用,但是学会实践确实是我们很必要的一个能力。

五、综合:淡化泾渭分明的学科界线以展示生活各层面

怀特海通过数学学习表明了自己在教育中的某些观点:学科边界不要太分明,联系是普遍的,学生完全可以从某一学科的某一点出发向外扩展,联系到或者运用到其它学科的内容。

六、专通: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融以相互成全

普通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教导那些根本的原理,让学生们有所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工具。在广泛涉猎时,找到自己的专长,深挖下去,这便是专业教育。作者也说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在我看来两者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普通教育给了学生最普遍使用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找到专长,这是由广到深;而在接受专业教育时,学生又能够深度挖掘,在此同时也会一步步向外拓展,由深到广。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学习中一点点联系起来,进入人们的脑海,让人们感受探索的乐趣。

七、节奏:教授适合的学科并帮助寻找适合的学习模式

自我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自然也有其规律和节奏。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教授适合他们的学科,并帮助他们采用适合的学习模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性,老师所需要的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真正的在学习。这方面的节奏指的是在什么阶段教孩子什么并且怎么教的问题。这是节奏的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指的是孩子智力发展的节奏,那便是理论兴趣与实际作用结合的节奏安排。书本知识与专业的实践技能,这两个也不是极度对立的,这两个应该是相互补充与促进,共生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运用于生活,腹有诗书,能够欣赏美且生活自在,处事从容有力。

八、进阶:“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良性循环

学习过程是非匀速的、周期性的、有节奏的学习。作者将它们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大循环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小的方面都可能有无数个小循环。我们要把握住的是在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循环中,找到关键的数个循环进行研究分析,发挥好其推动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

明白教育的目的,把握好教育的节奏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些是我大致理解的概念。总之在整个过程中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是要能够引导孩子在不同的时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应用于生活。将理论与劳动化为自身内部的素质和无形的美的存在,达到最终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纪勇:名师•明师•名士

    作者简介 纪勇,高级教师.现就职于浙江省宁波中学.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文体阅读研究部副主任,宁波市教科所特聘研究员,宁波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浙江省&q ...

  • 特稿|日本学习共同体发展进入新阶段

    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学习共同体教育改革运动已经持续 30 多年,其影响力已经广泛传播到了世界各国.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现象 , 纵观各国的教育发展史 , 很少有一项教育改革运动能够持续如 ...

  • 佛系作业

    佛系作业 作者:李广生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词--佛系.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参看社会各界对于佛系的不同评价,谈一谈你对佛系的理解和认识.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 ...

  • 潘书朋:经典语录——回归教育的本质

    61.让孩子们从圈养的笼舍里走出来吧,从成堆的作业和泛滥成灾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们都能拥有一块洁净的心田,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坚实地走好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步! (2013-12 ...

  • 教育的本质(上)

        教育的本质 (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   作者小传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出生于英国南部肯特郡萨尼特岛上的拉姆斯盖特.他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创立了2 ...

  • 《教育的本质》:你浪漫过吗?

    当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你对他可能会有很多的期待,有很多事情要学.想做,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过程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你最希望你的孩子获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 ...

  • 288卞景辰:大学新生适应是在适应什么

    大学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我们在学习方面就面临许多适应性问题. 一.适应类似入园阶段的分离焦虑 作为新生,经常会遇到许多共性的适应问题.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共性问题依旧是升学所带来的,但在过往,我们从进入 ...

  • 302卞景辰:大学生探索未知像是“寻宝游戏”

           一.因解锁未知像"闯关寻宝" 我们可以将自己已知的知识比作一个圈,而圈外广阔的领域就相当于我们未知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突破最外层的那个界线,探索未知.探索未知是一个 ...

  • 319卞景辰:大一“班级意识”的挑战与应对

    关键词:大一:班级意识:挑战:应对(交往:言行:班规:滞后:共生) 摘 要:大一新生的"班级意识"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怀念高中班级的紧密联系,凸显出难以割舍的"高四情结 ...

  • 347卞景辰:文科大学生适应研讨教学的“十步法”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研讨式教学:"十步法" 摘 要:文科大学生必须适应研讨式教学,下述十个方法步骤值得借鉴.一是因"传统讲授稀缺"而需放弃等待:二是因" ...

  •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

    43.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指导性文件)

  • ​科幻作家郝景芳未来教育大猜想:科技与教育深入融通,学习的目的是塑造大脑

    连麦Wendy老师 分享主题: 育儿过程中,父母如何关注孩子和自己的感受? 1 Wendy老师的成长经历和家庭 2 育儿过程中,父母如何关注孩子的感受? 3 如何关注自己的感受? 在人人都能在大脑植入 ...

  • 高考是工具,不是你的教育目的 | 周末对谈

    题图是加葱今天拍的深圳与陶理拍的伦敦一瞬 本周末的问题由陶理提议,是由阅读<学术与社会>公众号最新一期的<博士论文>引起的漫谈: <博士论文>第86期 程猛:高考能 ...

  • 内性——教育目的之商洽

    内性 --教育目的之商洽        性,xìng,从心从生.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人的本性,是具备生命力的.创造力的.向上提升能力的内容.        拳谱云:"头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 ...

  • 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