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早教指南”难阻家长迷信起跑线的心态

“所有的孩子生来即天才,可大多数孩子在其生命的最初6年里,天资被磨灭了。”教育家富勒说。而在中国,长期以来,“别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大行其道,这无形中成了磨灭孩子天性的祸端。基于此,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却引发争议。教育部“早教指南”引发网络热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立刻在各大网站、亲子论坛掀起波澜。本报记者观察,截至5月31日0时许,共有464人参与了某网站专门就《指南》进行的调查。其中,选择“1、赞成,别给孩子太大压力”的为179人,占38.58%;选择“2、反对,孩子教育应尽早开始”的为19人,占4.09%;选择“3、规定虽好,落实恐有难度”的为27人,占5.82%;选择“4、治标不治本,应从根子上改起”的为239人,占51.51%。多数人赞成《指南》,可也担忧能否真正落实。记者分析,大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幼教中存在“拔苗助长”等问题,也渴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公开征求意见令家长们心头一亮。但因对社会“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现实深感无奈,便认为该《指南》的“药性”太轻了,“治标不治本,落实恐有难度,成一纸空文!”那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多数依旧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指南》中,针对5~6岁儿童,数学能力只要求“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此家长董芳担忧:“孩子只会10以内加减,能读到好小学吗?现在上好一点的小学,都要经过考试面试。即便进了小学,孩子这点知识水平,能跟得上吗?岂不是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家长袁媛坦言,虽然比较认可《指南》中的规定,可真正落实到自己孩子身上,心里没底。还是希望让孩子多学一点儿,幼儿园多教一点儿。多数家长依旧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资料显示,95%的中国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幼儿园,是为接受小学教育做准备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