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章,竟成了惠州高三模考语文作文材料
文:黄家豪 聂传安
昨天早上,教育局周老师给一直在初中混的我发来一份《2021届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正纳闷间,周老师又来一条信息:
惠州市2021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题的作文题材取材于《老聂说教》推文。谢谢聂老师!
我赶紧打开试题,拉到作文部分。
果然是我熟悉的内容,来自于二班黄家豪的一篇文章《我编程,我快乐》(2月21日推出)。
(模考语文试题,对原作略有修改)
初一娃的文章能被高三语文模考试题选中,至少是对其内容的肯定。
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文章有人在看。
我在班里狠狠地夸了这孩子,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以这等方式被选择的。
我夸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也夸过我。
谁都喜欢被别人夸,老聂俗人一枚,自然也不例外。
有一天,他有一名为《高明的老聂》的文章,老聂见之大喜,整理如下。
众所周知,老聂上课有时是以《世说》和《唐诗三百首》为教材,而课本这种东西似乎近似于补充资料。(其实课本中也有许多细讲的内容。此句为必要的交待,以免误人子弟)
刚入学时确实挺疑惑的,毕竟小学的考试都是以课本为主的。(越往高处学,会发现考试时课本里的内容越少)
后来老聂又放了个女教师演讲的视频,观点似乎是多讲这种文化知识是比课本更能提升文化修养的。讲得很有道理,不过“修养”这种东西似是有点缥缈。(这是一个名为赵旭的高中语文教师的演讲,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赵旭老师)
所以直到今天,我才彻底发现老聂的高明。(转)
前段时间没事,就买了一套全国中考卷,没事就看看。(别人没事就是玩游戏,这孩子没事就是看全国中考试卷,要知道这孩子还是初一的娃啊)
结果一看不要紧,一眼就发现老聂前几天给我们讲的一首唐诗正襟危坐在试卷的第一题处,我看到它竟有点像在外地遇着了朋友,“诶?你怎么会在这里?”(这种感觉的确美妙)
(崔颢诗《长干行》之一)
不过,我以为这只是巧合。(这就是所谓的“孤证不立”,即一个论据无法支撑某个结论)
我继续向下看,在古诗文阅读处似乎又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新亭对泣?”我思索许久,一拍脑门,猛地想起来了,“就是王导周伯仁在新亭喝酒那个!”我竟不自觉喊了出来。(是啊,初一孩子知道“新亭对泣”,已经不简单了)
没想到又是“他乡遇故知”!虽然一开始想不起名字,不过故人身上熟悉的气质还是让我记起来了——就是老聂讲过的一则《世说》!(因点而触发,从而进入曾经进入过的世界)
想起他来就容易了,后面有一道题就是考“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我定睛一看就认出了老聂讲过是指“思念故国又无可奈何的人”,于是就轻松拿下了一道题。(相信即使是初三同学,没读过这个故事也难以做好这道题)
这好像不是巧合了。(“好像”,用词很有分寸)
更令我惊讶的是,我继续往下看,又发现了对联、旁批等等考点,都是老聂讲过的!(这是上学期重点突破过的东西)
我是第一次做试卷做到心情如此激动。(初一娃拿份初三试卷,以为进了陌生领域,没想到有那么多熟悉的脸,心情自然不同)
仔细想来,这样上课的好处真是“一虚一实”!(这是归纳总结。这种概括性的语言才见孩子的实力)
也许我这种“遇故知”的感觉就算是一点对文化的敏感,按照前面提到的视频中的女教师的说法,也算被老聂培养出一些“文化修养”,这算是“一虚”吧。(这些东西,散在自己的脑海里,平时不用时也不容易蹦出来,似乎看不见摸不着,显得有些“虚”)
但分数又是可以明显看得见的,比如卷子上有一道做批注的题,就直接是10分啊!如果是我们中考时这样出题,我们估计会高兴得被监考老师赶出考场来,这就是“一实”。(分数是实实在在的获益)
总而言之,现在是真的佩服老聂的高明啊!(也不管是真是假,老聂是相信了)
(新亭对泣)
语文的学习就是积累,大量的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厚积也不一定都能发。
但,不积是一定不能发。
家豪做中考试题的经历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本文看似是对老师的赞美,何尝不是一曲对自觉勤奋好学者的讴歌!
有时我们很容易将目光投向远处寻榜样,殊不知我们的身边就有非常优秀的孩子。
家豪就是其中之一。
链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