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4789系列标准及其细节的一点理解!
食品微生物检测
作为从事微生物检测的一员,每天在实验室里,我们需要跟各种检测方法、细菌真菌以及检测设备等打交道,对微生物检测领域也肯定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有哪些好的微生物检测工作经验?都可以在后台给小编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转眼间,(2016版)4789系列标准已经实施近5个年头啦,虽然还有一个GB/T 4789.3-2003顽强的存在着。今天和大家在一起聊聊我对4789系列国标(常规微生物方面)的理解,纯属个人+他人观点,如有雷同,那就对了!
首先来谈一下总则GB 4789.1,很多小伙伴“一入坑”就上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菌的检测,而忽视了这些检验的基础及原则,经常会有微信群好友问“n、c、m、M是什么意思”类似的问题,也看得到群里的大佬们的悉心解答,总感觉我们解答的人比他们自己都要急切地让他们明白。
《GB 478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理解
总则正文第一句话,“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就在这,你们快来看吧!然后标准从基本要求、样品采集、检验、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记录与报告、检样后处理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内容。基本要求即为“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切入点。
样品采集中规定了采样方案,目前大多数产品标准也都规定选取三级采样方案,为什么采取n、c、m等值呢,这是在跟国际接轨呀,虽然说三级采样使得化验员工作量增加了,但是要求更严格,企业为了更好的质量更规范的生产,也从另一反面增加了食品安全系数。然后就是检验过程,对应一系列的检验标准啦。
标准最后规定了“剩余样品和同批产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为什么呢,微生物的分部可谓极不规则,即使是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也无法保证它微生物检验的重复性,更何况是不同的样品呢,故而即使复检,所得结果也不具有参考价值。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理解
然后来看GB 4789.2,作为大多数产品的卫生指示菌,菌落总数的测定相信是很多新手的“第一道菜”。除了总则规定的基本要求外,此标准规定了检验程序,检验设备,计数方法和报告方式等。
检验程序估计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就不多赘述了,主要说说个人对这几点的理解。制备梯度稀释液时,磷酸盐缓冲液可以更好得调节样液的pH,减少样液pH的不稳定带来的影响。
然后是培养,一般要求实验开始到倾注平板在15min内进行,可有效减少污染;还有,如果某个产品做出来总是有菌落蔓延的情况,那么可以采用二次覆盖法来避免此类情况。
最后,计数和报告,规定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例如,10倍和100倍稀释度平板菌落数分别为271,283,25,34,结果计算式为(271+283+34)/【(2+0.1*1)*10-1】。报告方式,微生物检验均采取“四舍五入”的修约规则,小于100时,以整数报告,大于100时以科学计数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或修约后取前两位,其余以0代替。
《GB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理解
接着来看同为卫生指标菌——大肠菌群的检测GB4789.3,在以往的MPN法外又增加了平板计数法,由于公司产品大多采用平板计数法,所以探讨下平板计数及证实试验的细节。
梯度稀释,同菌落总数,倾注VRBA培养后续观察菌落特征进行证实试验,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阳性,一般伴随产气,还会有沉淀、液面有漂浮小气泡的现象。
关于接种挑菌的说法,参加过多次培训,也是各执己见,分享下比较认可的其中一种:分别计数某稀释度2个平皿的典型菌落和可疑菌落数,每个平皿都挑取10个菌进行接种,10个菌的选取按典型和可疑菌落的比例进行,如典型:可疑为21:46,则挑取比例为:3:7。复发酵后分别计算两个平皿的结果,再求取平均值作为该稀释度的大肠菌群报告值。
来源:食品论坛网友原创分享,小编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