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件值得追寻的事 | 汪涌豪
文/ 汪涌豪
一
常有学生说:我们爱表达,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因此都害怕写作。
我不会魔法,但试着替他们分忧。我的感觉,让自己确信写作很重要,可能是爱上写作的先决条件。
写作为什么重要?首先,写作可以帮助人重建生命记忆,并最终构建仅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每个人都会拥有仅属于自己的故事。可随着生活的展开、新生之物的叠加和挤占,它们中的许多会渐渐消失在记忆里。这种消失,不是被厌弃,而是被遗忘。等到人们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已没有能力制造新故事这一天到来时,就会觉得这种遗忘简直就像丢失了一部分生命,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而写作可以让人避免这种遗憾,并且,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让自己避免这种遗憾。
其次,写作可以让人的意识外化。人的视觉、嗅觉都远远不如动物,记忆能力又大不如计算机,但人依然为天地之心,最高贵、最聪明,是因为人会思想,并知道努力地尽一切可能让这种思想扩展开来、流传下去。尤其,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变得越来越匆忙。一方面,你能享受的自由越来越多,能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你是不是越来越感到孤独?不过,孤独可以让人变得独立、坚强,懂得必须抵御它和如何抵御它。写作正是这样一件可以抵御孤独、让思想得以活跃和扩展的精神活动。读书让人充实,交流让人机敏,写作居于中间,像一个中转站,以广阔的空间,让人们从阅读中得到的各种见识、彼此交流,然后在修正中成形,并最终得以保留、扩散。这就是我所说的意识外化。这个过程可以使许多思考得以成形。但如果你不将它写下来,它终究不会属于你。
再次,写作能鼓励人不断探索自我,直至完成自我。探索自我都能理解,完成自我是什么?其实,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它告诉人一个严峻的事实,正如父母、老师、朋友未必了解你一样,有时候你自己也未必了解自己。因此,善于与自己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了解自己,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人生功课。
而要了解自己,就必须试着不断与自己对话。因为上面第一条说的原因,你必须及时记录下这种对话,以便它能在你百无聊赖的时候,向你输送快乐;或在你遭遇挫折的时候,助你疗愈创痛,最终促进你的自我认知。又因为上面第二条说的原因,你要努力让这种体验扩张开去,与人分享,甚至帮助人走出人生低谷。这个寻找个人体验最适切表达的过程,就是自我探索和自我完成的过程。许多伟大作家在回忆录中,都提到自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都像萨特那样承认,写作乃是自我确定的一种形式。换句话说,正是为了完成自己,人们才疯狂地迷上了写作。记住,有这个过程,你才有可能写出如作家哈利·米利施所说的自己的“第二个身躯”,并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而未来的人生才因此更稳实、更健康。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因此将“自我中心”视为写作的第一要点。他正是借此展开自己的写作生涯,并得以自信地宣布“我会比我活得长久”的。假如你真的想延长自己的生命,其实是能够在生活的百宝箱或魔法盒里找到一个神器的,这个神器就是写作。
二
美国第二任总统、《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约翰·亚当斯曾说过:“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与任何人就工作问题礼貌而得体地谈话。但与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从未感到愉快。”为什么他不能从与人交流中获得快乐?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与他不善沟通而对方又不善言辞有关。我的意思是,写作说到底是一个“怎么说”的问题。它通过练习“怎么说”,来检验你“说什么”。如此先有感受力,后谈表达力。感受力来自阅读、观察和体验;表达力则来自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寻找,寻找属于自己的天使的语言;写作就是反抗,反抗生活中肤浅、空泛、平庸的陈词滥调。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就是尽可能地多写,从写日志开始。至于具体的原则及方法,勉强可以谈一下。首先,必须真实。你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未必要求你必须忠实自己,你可能为了薪水而愿意委曲求全,但写作需要你忠实自己,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忠实。有时候观察事物不能仅仅倚重眼睛,更要用心。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说的。他的意思是,只有用心看到的东西才关乎这个世界的本质,才最真实。其次,要能虚构。卢梭曾感叹:“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现世并不美好,所以需要虚构。席勒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认为现实处处让人感觉到不自由,审美活动却能。通过审美的虚构,我们可以解放自己的身心,尽情发挥想象力,从而让自己接近自由的境界。
三
这里说到了想象力,它是我要特别强调的第三点。莎翁通过《哈姆雷特》说过这样的话,上帝造我们,给我们智慧,绝不是要我们把这种神明的理性霉烂不用的。我们要充分调动这种智慧,既超越地域、种族、国别,又超越过去、现在、将来,去尽可能地展开自由不羁的想象。为此,我真想劝你找一个树屋爬上去,然后抽掉能重回到地面的梯子,让自己进入冥思,进而像中国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写出别人写不出的文字。
什么是别人写不出的与众不同的文字?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它所展开的想象力就够得上与众不同。作者3岁时就不能行走,与外祖母一起生活,和书为伴,后来成为中学教师,人生经历非常励志。该书写了不爱学习的尼尔斯因戏弄小精灵,受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小人,在此后骑鹅旅行的过程中,他扶危济困,主持正义,终于由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勇敢善良的小英雄。作家在写这部童话时充分调动了想象力,将人的世界与动植物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其实是将幻想与真实交织在一起,又将雨比作“长面包和小点心”,将海豚比作“黑色的线穗”,将斯康奈平坦的大地与田畴比作“方格子布”,从而使笔下的山川与城市都有了生命似的,栩栩如生。如果没有这种“想落天外”的想象力,它对读者的吸引力一定会减去许多吧。
那么,想象力包括产生想象力的灵感从哪里来呢?有人说想象力可以借,灵感则需要等。前一句勉强可以成立,后一句就不对了。岂不闻,等待灵感可是输家玩的游戏。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我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持久地思考,不停地练习,同时努力积累词汇,学习各种句式,巧用各种比喻,不但在立意上下功夫,更注意细节的观察与表现、对话的琢磨与淬炼,这样就一定看得到效果。意大利作家翁贝托·艾柯的创作谈,可以让我们明白写作其实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他写作前总是先大量阅读、做笔记,然后替准备写的人物画出肖像,为小说的特殊场景画出地图,使将要展开的每一个故事有明确的先后发生次序。许多作家都将写作比作建筑或纺织,一砖一瓦,经线纬线,正是这样的点滴积累和用心营建,才最终成就伟大的作品。在此营建过程中,他们的灵感不断被催生出来,以至于他们下笔如得神助。
总之,多多体会以下五个“L”——生命(life)、活着(living)、爱(love)、学习(learn)、语言(language),同时要相信自己。许多时候是越有挑战,越能激发人们的斗志。要知道,人从来不会屈服于艰难的东西,而常自毁于令自己感觉舒服的东西。后者不值得记忆,前者才大有追寻的价值。
写作就是一件有意义的值得人追寻的事。它不容易,但正因为不容易,才越发显得有价值。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学习生活,并展开未来的生活。这是多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