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吃苦就是吃补,凡是会给你难堪和侮辱的,都是观世音菩萨

一、憎恶给我们侮辱的人,是人之常情?曾仕强:给你苦难的人才是观音

很喜欢一句话:吃过大苦的人,从不抱怨生活,因为早已学会知足常乐。真正想要成功的人,也没时间去抱怨。

人生确实如此,有时看到一句文案深有感触,其实让你感触的并不是文章本身,而是这篇文章让你想起了你的经历,成为你泪流满面的导火线。有的人认为,吃苦就是穷,其实这说的谈得太浅。

曾仕强教授就曾说过,吃苦其实就是吃补,凡是会给你难堪和侮辱的,都是观音菩萨。是的,因为他人给的苦难,也是一种吃苦。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班级里新交了一个好朋友,起初两人都觉得三观合得来,所以也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但是久了之后女孩经常被闺蜜的话伤到,说她这一点做不好,那一点没做好,甚至有一次,让她出丑。

虽然她知道朋友是无意的,但是她还是很难过,回家告诉了爸爸。爸爸对女孩说,你先想想她说的话是不是对的。

女孩满脸疑惑,爸爸继续说道,或许朋友的说话方式很难听,这个,你也可以指正她,但是你也要想想她说的话是否是对的,为什么你会让她说出这样的话。如果她是胡编乱造的,那你又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一段关系。

女孩恍然大悟,后来和闺蜜深谈之后,女孩也慢慢改掉了闺蜜口中的坏习惯,闺蜜也转变了说话方式,两人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可能有些人会带给你侮辱和难看,这也是吃苦的一种,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一次的吃苦中学到了什么。有可能提升自己,也有可能是让你懂得了更多的人生道理,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悟出来。

忠言逆耳,这句话是没错的,只要是忠言,听进去,对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苏轼与王安石不和,被贬后,竟写出无数深度好文

看我国古代诗歌史有许多千古流传的诗歌作品都是在诗人在壮志难酬时或是被贬期间完成的,尤其是在唐宋期间,这样的情况尤为突出。

很多人遇到挫败,遇到工作上的不顺时,都会有挫败和困苦的心理。时常心怀欲绝,就此沉沦,但是对于唐朝的一部分诗人来说,身处逆境却仍能报以豁达,苏轼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王安石和苏轼不合,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了。两人在政见上起了冲突,结果苏轼受到了朝中势力的排挤,最后一贬再贬,九死一生。

虽然苏轼对朝廷心灰意冷,但是他自己对自己从来都没有失去过信心。被贬后,他先带领着家人在城东的一块坡地上开垦了一块地,没错,苏轼开始了种地生活,而东坡居士的称号也是在这时起的。

对于那些曾经给他苦难的人,苏轼反而以豁达的心理去面对。处在人生低谷的他,激起了更多的创作激情,明白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于是在变贬后,苏轼曾旅游,其中一处就是赤壁山。而在赤壁山游览时就写下了千古佳作,分别是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除此之外苏轼许多名作都是在被贬期间写的,不得不感叹他的心态!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心态,才让后人看到了如此精彩的诗句。

三、我们常说忠言逆耳,而敢于进这逆耳忠言的人,若非善意,又何苦明知要被埋怨而冒此不韪呢?

忠言逆耳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说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唐太宗曾对魏征有过许多不满,有一次,魏征和唐太宗尽在朝廷上争得面红耳赤。

唐太宗气得不行,魏征居然让他公然丢脸!但是长孙皇后反倒很高情商地回答道:只有正直的天子,才会有如此正直的君臣魏征就好比一面镜子,对于君主那可是好事。

有些东西你自己是发现不了的,可别人反而能够看到不好的一面,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些给你侮辱的人,让你丢脸的人很有可能会成为你逆袭翻盘的动力,对于这一类人,如果是故意因为嫉妒讲胡话,你可以不理会。但是如果对方讲的正是你的缺点所在,就应该虚心接受,这样才能变得更好。

我们常说忠言逆耳,而敢于进这逆耳忠言的人,若非善意,又何苦明知要被埋怨而冒此不韪呢?

END

我是吃羊文史,想带你穿越5000年,领略中外文明。想要解锁后续精彩内容,赶快点赞关注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