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下令囚禁一个两岁男孩,关了他55年,放出后不知女人是何物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在视察陕西回来不久后就生了病,最终因伤寒病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同时也改变了诸多事情,而为了不让大明至而死,因此发生了蓝玉案,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这事也成了朱元璋做皇帝时的一大污点。
另外,朱元璋生前还为皇孙训练出了一批新生代的优秀将领,并且在儿子的安排上,朱元璋将九位年长的儿子分封在西北边境和长中部,为的是抗击侵略和镇压叛乱,因此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
当然,朱元璋其实也考虑到了藩王对皇帝的威胁,因此在《祖训录》中定下了一条规定:藩王们在新帝登基后的三年内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不过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可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但在完成任务后,藩王们仍应返回封地。
然而这其中包含有不少朱元璋的理想主义,现实往往更为残酷。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20岁的朱允炆登基称帝,是为建文帝,不过他登基后一改朱元璋重武轻文的倾向,优容文士,并且急于削藩,反倒给朱棣篡位提供了机会。
朱元璋对儿子们都相当严苛,因此朱棣与他的兄弟们自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还接受了大儒所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朱棣前往封地前,还曾三次去到了凤阳常驻,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不急于削藩,或者在削藩时对朱棣不心存顾虑,朱棣是否有篡位的实际行为?已不得而知,但建文帝登基后不久就着手削藩,又对颇有势力的朱棣心存顾虑,给予了朱棣时间说服其他藩王,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1399年,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史称“靖难之役”。这场战斗持续了四年,最终朱棣胜出,朱允炆及太子朱文奎都在宫中大火中失踪,随后朱棣登基称帝,并且想要抹去朱允炆的一切。
朱允炆失踪之时才24岁,仅有两个儿子,长子便是朱文奎,次子朱文圭还只有两岁,在靖难之役后被朱棣长期囚禁在中度广安宫,直至明英宗复辟,朱文圭被囚禁已有55年,才被明英宗给放了出来,然而此时57岁的朱文圭却是鸡鸭不分,不知女人是何物,不久后也就离世了。
朱文圭虽未被朱棣所杀害,但也是悲剧的一生。而帝王之家向来都充满着腥风血雨,明争暗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场面少有出现,就连朱棣的三个儿子,各自的命运也有所不同,朱高炽是嫡长子,生性端重沉静,与朱棣多有不同,相反,朱棣次子朱高煦更像他,然而朱高熙并不是嫡长子。
尽管朱棣曾也有过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但兵部尚书金忠及其他大臣却都主张“立嫡以长”,这也是朱元璋当年要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储的原因,而朱高炽的嫡子朱瞻基又是个聪明人,因此朱棣最终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对此,朱高煦颇为不满,小动作不断。
但朱高炽当了皇帝后,并没有为难自己的弟弟,可惜明仁宗朱高炽并不长寿,朱瞻基即位后,就对朱高煦没那么仁慈了,朱高煦反叛,听到是明宣宗朱瞻基亲征,遂投降,连夜将兵器和通谋书信全部烧毁,不过朱高煦还是被关押在了皇城西安门内。
结果明宣宗去探望他,朱高煦又脚痒痒绊了明宣宗一脚,朱高煦最终被炙死在铜缸,而他有十一个儿子,除了长子朱瞻壑、三子朱瞻坦早逝,其他儿子都被明宣宗给杀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