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国遗贵||花腰傣
古滇国遗贵—花腰傣
花腰傣人自称“傣雅洛”,意思是“迁徙中的落伍者”。这个美丽的民族来自何方,本又要去何处,如今已无法确切知晓。有人言他们是古滇国的遗贵,也有人言他们源于古代的百越,还有人言他们是编织爱情的民族……
哀牢山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在它的密林深处总是藏着讲不完的故事。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什么原因百越民族开始寻求更富裕的安居之地。在以部落为单位的迁徙队伍中,有一支贵族部落。因为他们身着华丽的衣服,所以行进缓慢,落在队伍的后面。当他们来到红河谷地的一片芭蕉树前,发现被砍倒的芭蕉树已经长出了些许新芽。从来不知道砍倒的芭蕉树会很快倒抽芽的贵族们,以为前面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很久,索性放弃了追赶,而后他们在哀牢山的红河谷内定居了下来。因为部落里的人腰间总是围着一条长长的彩色腰带,于是这个贵族部落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花腰傣。而迁走的那些部落最终落脚在了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
花腰傣的土掌房
听着传奇的故事,念着花样的腰带,不知不觉就到了哀牢山的心腹地带新平。这里居住着大约15万的花腰傣,占全国傣族人口的13%。在这里找不到印象中典型的傣家竹楼,到处看到的却是用土夯起来的“土掌房”。这种房子的四面都是用黏土夯成的。一般是两层、平顶。上层是用来住人,外面有一个阳台,供人们休息、晒东西。下层是拿来烧饭、待客,或是堆放杂物。听当地人说,当他们的祖先决定在这里定居后,就按着河谷内的先民(彝族人)的房子,依葫芦画瓢地建起来这种少有的傣家民居。
真正对这种房子产生切身的感受,还是在手工艺人刀玉罕的家。刀玉罕,当年的“丙南五朵花”之一,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织布的技艺了得,被誉为“丙南五朵花”之首。刀玉罕的家在漠沙江畔的南碱寨。一进刀阿姨的家,就立刻被一股清凉之气所包裹,整儿个人也跟着清爽了许多。土掌房是土为主要材料的一种建筑,单屋顶上的土就有20厘米厚。这种房子吸热慢、散热慢,可以自动调节昼夜温差。尤其是在云南的山区、半山区、河谷等气候炎热地带,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房子。据说以前的土掌房大多是单个的、匣状的。后来才发展成为复式结构的住宅,同时解决了这种房子采光差、排烟难的问题。云南十八怪之一的“泥巴当瓦盖”指的就是这种“土掌房”。
在二层阳台上编竹器的白师傅见我们来了,便放下手中的活计,进屋招待我们。刀阿姨拿出自制的腌酸鱼和腌酸肉,这些都是用生鱼生肉腌制成的,味道酸酸的,很适合在炎热的天气里食用。甘蔗酒,甜甜的,味道香醇,但是这种酒的性子非常烈,不一会儿我就在眩晕的空气里迷糊了……
嫁衣,一生的成就
一觉醒来已接近傍晚,出门转转。只见刀阿姨正在为女儿出嫁准备嫁衣。花腰傣是一个非常注重服饰的民族。据说,一个花腰傣女人从7岁就开始学习绣花,为自己缝制出嫁的新娘装。而她的母亲更是从她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为她准备了。在新平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母亲生了两三个女儿,那么她这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女儿们做嫁衣了。由此看来,一个花腰傣女人一生最杰出的作品,也可能是惟一的一件作品就是她们出嫁时穿的那身衣服。
白师傅拿出当年丙南嫁姑娘的照片给我看,“丙南五朵花”果然名不虚传。新娘一身绮丽厚重而又鲜艳无比的嫁衣皆是出自她们各人之手。
除了嫁衣,花腰傣女人平时的装扮一点儿也不含糊。尤其是她们的节日盛装,衣服、银饰、竹篾帽子,共同组成了一套正统的花腰傣民族服装。而且通过服装,一眼就能分出哪些是已婚妇人,哪些是未婚的少卜(花腰傣人称少女为“少卜”)。
一般像刀阿姨这样的已婚妇人,她们的头饰是用一条宽约两寸的青布头帕将头发层层包住,再用一条两头有红缨的青花布条将一块红条花布包扎在上面,扎成一个高耸的头型。上身穿无袖右襟内褂,前胸挂着成排的银泡,衣领由一条宽约两寸镶满银泡的布条沿脖子往后反搭而成。外衣为无领无襟的青色短衫,可以将内褂的银饰露出。下面穿筒裙,裙摆有五色花边。这里的傣族妇女一次要将数条裙子叠穿,一条比一条高,将里面一条的花摆露出来。腰间系上一条花腰带。身后用一块镶满银饰、缀满红缨的布块叠成三角形围在腰上,用青色布包在腿上作为绑腿,出门帽沿向上。
而年轻的少卜,就会将头发系于脑后,戴上一串串银泡。内衣为右襟无领无袖短褂,左前方镶满银泡。外衣为无袖无领衣,用红、绿、紫色绸缎制成。下身穿黑色筒裙,裙端有各种图案。腰间系有一条五色花布带。用白布在小腿上打成绑腿,出门帽沿向下。
这些衣服看起来好看,穿起来却非常复杂。要想穿齐一整套衣服据说要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而且是在一个有经验的伙伴的协助下才能完成。单凭这一点,就让人不得不相信花腰傣可能真的是那支掉了队的百越贵族。
当然,花腰傣的女人们平时穿的衣服可没有这么复杂。紧身背心和桶裙更能适应燥热的气候与繁忙的劳作。热了就穿一件紧身内衣,一条桶裙。冷了就穿上无扣窄袖开襟短外套或加上几条裙子。随天气的变化,脱穿起来非常方便。
相比之下,花腰傣男人穿的衣服就简单多了,宽松的黑色对襟立领土布衣服显得特别的精神、利落。
傣洒、傣卡、傣雅
刀阿姨的丈夫白师傅是南碱村远近有名的竹编手工艺人,也是村中比较有文化的人。刀阿姨是从南边的丙南嫁过来的,因为心灵手巧,能歌善舞,加之又是缝制刺绣的高手,所以和另外4个姑娘合称“丙南五朵花”。
这段美满的婚姻其实也是颇费周折才得来的。因为丙南的刀阿姨属于傣雅支系,南碱村白师傅却属于傣卡支系。虽然同为傣族,但是在过去不同支系之间是不通婚的。
花腰傣属于壮傣语支,其内部由分为傣洒、傣卡、傣雅的三个主要支系。“傣洒”因为主要居住在戛洒一带而得名,“洒”是“沙”的意思,“戛洒”在傣语中是“沙滩上和街子”之意。“卡”在傣语中是“汉人”的意思,所以傣卡被其他民族称为“汉傣”。傣卡主要居住在漠沙乡与腰街乡,据说这里的傣人在历史上曾与汉族相融合。傣雅字面上的涵义就是“历史上大迁移中被遗下来的傣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当年大迁移中掉队贵族的后裔就是“我们”。
在以前,傣族通婚的范围限制在同一支系之内,而在同一支系中的通婚又往往选择同一个村子的人通婚。可想当初刀阿姨和白师傅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才最终结合的。
在花腰傣的婚俗中,有一条“不落夫家”的说法。也就是婚后新娘不会马上搬到新郎家中。婚礼仪式结束后,傣洒的新娘当天就会回到娘家。傣雅的新娘当天即使留在男家,也是与自己的女伴同宿。第二天早早地就回娘家去了。接下来的日子,新娘只有在农忙、家中有事、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男家,每次也只住两三天。直到女方有孕,男方才能把妻子接回家长住。这个时间有长有短,长的一两年,短的也要一两个月。白师傅当年可是被这种婚俗折腾惨了。虽然南碱村距离丙南不是很远,但是路上难走,一来一回也需要两天的时间。想必定这条规矩的老祖宗,完全没有考虑过不同支系、不同村子的人会通婚这码子事。
比起长辈们,现在的年轻人要幸福得多。大多数青年人在结婚后仅仅象征性地分开居住几天,长的住一二个月便到男方家长期居住了。有的青年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这种婚姻习俗,比如在腰街乡的一些傣卡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只要家庭需要,无论是居住在男方家还是女方家都是可以的。
花腰傣人的婚姻是以自由恋爱而结合的。相对来说,离婚也是很自由的。而且手续很简单,往往是双方一旦分开居住,就算是离婚了。过去在离婚后年龄小的子女由女方抚养,年龄大的留在男方家。离婚后女方对财产无权提出要求,最多只能要回自己的嫁妆。而现在夫妻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协商分配财产。
河谷中的情人节——花街节
每年的五六月是傣家甘蔗收获的季节,刀阿姨和白师傅一早就到地里收甘蔗去了。由于天气炎热,他们午后都不出门劳作,女人缝衣刺绣,男人做些手工艺活,整个村庄显得安静祥和。和他们的族人一样,“花腰傣” 是农业民族,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在历史上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一样,主要种植糯米,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食用糯米。男人都善于上山捕猎,也善于下河打鱼捕鳝,白师傅以前是出色的猎手和捕鱼高手,国家禁猎以后,白师傅只在河水涨起的季节去捕些河鱼来添加口味。由于农务不算繁忙,刀阿姨和白师傅在农闲时光就做一些刺绣和竹编手工艺品,节假日拿到不远的漠沙镇去卖,生活显得丰富而有色彩。
文章转载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2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