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 | 游寿先生寄语青年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前排左二)早年军装照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自述早年经历
1937年至1939年,在江西,与雷洁琼组织女子抗日后援会,其间曾遭遇轰炸,几罹于难,然并不稍怯。
——栾继生教授《游寿先生传》
游寿先生早年即参与“五四爱国运动”,
并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
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特辑录
游寿先生对好学青年的肺腑之言,
“以寸心之识,以告读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笔已成冢,不如读书万卷。
书者,如也,如其人之性情气度。三十而立,人自生至知学之年,其内心所习既具备,于是下笔于内心有一定之气度,故书如其人。自三十至五十,此二十年中,为书学成就之始,五十以后至七十为书法最佳时期,七十至八十为老年书法之苍劲。至于学习临摹,必在三十岁以前下一段功力,以蓄内心。书者笔先,未有不从学而号天才。又有笔秃千支,此皮相之言也。吾最服膺笔已成冢,不如读书万卷。今年八十八矣,书已下坡路,不足言书法。以寸心之识,以告读者。
——游寿先生《学习寸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1985年,先生又赠我一幅字,内容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这两句话出自《论语》,清初学者顾炎武把它概括为士人的治学立身之道。这幅作品一直挂在我的书房里,作为座右铭,每次瞻仰,我都感到震撼。这句格言,先生还曾写给了许多同学。
——栾继生教授《江水长流,师恩永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转益多师
先生是在广阔而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开展书法教育的,这是先生书法教育与一般写字教学的根本区别。先生反复强调,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技巧,退笔成冢,不如读书万卷。只有品高学富,才能超凡脱俗。先生经常引用杜甫诗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来提醒学生,并谆谆教导:“要多看好帖。”
——栾继生教授《江水长流,师恩永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
(1906-199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毕生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
研究广涉历史、考古、文学、书法
等诸多领域。
考古方面,
游先生指导发现的大兴安岭北魏石室祝文,
成为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书法方面,
游寿先生继承并发扬了李瑞清、
胡小石的书法理论和创作方法,
形成独特风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傅道彬教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