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精神科的体验

发布时间:2021-05-07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虽然没有心理疾病诊断权,但诊断的能力却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硬功夫。如果不能有效、准确识别心理疾患,就无法第一时间推荐来访者寻求更适合的来自医院、药物的帮助;或者说如果识别的方向错了,就可能会带来不太适合的咨询方案,延误最佳帮助时机。

虽然学习了很多诊断课程,但我一直很希望能够去医院实地实习。因为虽然我的个案数不算少,但大多数来访者都是较为健康的状态,只是想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并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症状。所以我学习的诊断技术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练习。

我经常在空余时间打开各大医院的网站,查看精神/心理科进修机会,终于有一天看到同样是咨询师的研究生师姐在朋友圈发送了某医院的进修机会,我毫不犹豫,立刻报名了。在忐忑的等待中,最终顺利收到了准入通知。

于是从4月1日开始,我开启了三个月的医院进修之旅。

想象一下:

在正式开始前,我和没有去过精神/心理科的大家一样,对这个科室充满了想象。

比如可能会是各种各样症状的患者同时出现?应接不暇?

比如医生应该会很严肃?或者不耐烦?

比如我应该会很忙,要帮忙整理档案什么的?

再比如可能要加班,影响我晚上接个案……

这些想象让我一度有点焦虑。

事实发现,这些焦虑完全是多余的!

后面会一一介绍。

病耻感

这一次我深刻体会了病耻感是什么感觉。我之前做过三年的咨询,是指我找咨询师咨询(非医院),当然我们这行美其名曰叫“个人体验”,当时我逢人就聊我的咨询感受,几乎没什么羞耻的感觉,甚至有点骄傲。

我自己并没有在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的经验。所以每次推荐来访者或朋友去医院的时候,我知道大家多少会有羞耻的感觉,不愿意去,我会尝试进行一些安抚。但这种羞耻我自己没体会过。那么这次进修我体会了。

羞耻感是从大厅分诊台就开始的。

我找不到心理科,只好问分诊台的小姐姐,我发现奇妙的感觉来了——我突然变得很在意她的眼神!我问她心理科怎么走,我的眼睛和大脑就自动开始搜索和判别她的反应和表情中有没有鄙视我的意思,虽然我知道我不是去瞧病!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作为患者的不容易。病耻感是自动产生的,很难控制,这里面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所以目前只能接纳病耻感,尽量不要再因为病耻感又多生一份对自己的埋怨

躯体化

到了心理科所在楼层后,我发现这里好多老年患者在等待就诊,我心说现在心理教育已经这么普及了吗?连老人们都坦然接受来心理科了?

很快我发现这是个误会——人家是来旁边的心内科的!我就说嘛,对大多数人来说,心脏舒不舒服要比心理难不难受重要多了。

不过我后来正式跟诊后发现,这边的大多数患者也是老人。

这倒是符合我的预期:综合医院心理科的患者应该大多数是和别的科联动治疗,或者被转介过来。一般是出现躯体化的症状出现后才会被患者注意到,比如头疼、胃疼等等,很难直接发现是心理问题;患者如果直接觉察到自己是心理层面的状况,会去专科医院。

其实,在这里,遇到情况复杂的患者,医生也会转介到专科医院。

所以如果大家需要就诊的话,尽量直接去专科医院,那边可以接待更多样的患者,也可以住院观察,检查的设备也更全面。

说到躯体化,最近连着见到几个躯体化位置在喉咙的患者。他们来心理科就诊前已经在耳鼻喉、消化科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于是那边的医生推荐他们来心理科看看。

患者其实挺迷茫的,带着怀疑的心态来了,不明白自己喉咙难受和心理有什么关系。

在心理科医生看来,这些患者有很多明显的焦虑表现。或者说如果你是他们的朋友,其实也能感受到他们挺焦虑的。但是他们自己毫无觉察,应该是常年处在焦虑中,早已习惯了。

在心理科通过一系列检查后确定是焦虑状态,甚至有的患者用仪器检测后可以看到神经活动都是严重紊乱的,但是他们依然感觉不到自己在焦虑,甚至拒绝接受帮助,说要回家想想……

有一些感受力较好的患者,可以觉察到喉咙难受似乎和有什么话要说但说不出有关,甚至很快忘记要说什么。这个还挺符合精神分析对躯体化的解释。有很多案例表明,在做了咨询、分析后,心理活动和躯体症状的内在因果得到联系和解释,就能迅速消除症状,比如说出了想说的话后,喉咙可能立刻就不难受了。

医院这边的处理办法是只针对症状,比如上述案例,服用抗焦虑药物后焦虑程度降低,喉咙难受也会减轻,速度比咨询当然快很多,但可能要吃很久的药。

不习惯

我第一天到心理科门口之后,看到有患者在就诊,我觉得还是不要打扰人家了,就说等一下再进去。结果发现,随着患者和医生聊天的时间越来越久,其他患者都凑在门口听了!是的,门是不关的。天呐,我当时就感觉尴尬得脚趾头又抠出一个医院了。

一天后我意识到,那是我咨询师的“职业病”,反而患者对于这种情况习以为常。因为这是来找医生诊断和拿药,不是做咨询。而且这里是三甲医院的心理科,不是专科医院。

后来了解到开门和安全有关,确实这是个高危职业,心疼精神科医生。

哦不过,旁边的专家门诊还是一直关门的。(可能这就是“普通号”和“VIP”的区别?)所以大家如果是第一次就诊的话,挂专家号会比较好。

熟悉的话语

我在外面等着的时候,一位大妈同我攀谈。大妈说“里面那人在说车轱辘话,治不了”;说她自己当年上山下乡,住棚子,睡草席,啥心理问题都没有,现在的人就是太脆弱……

我很理解这种想法,但也认为当年吃到一口饱饭就无比快乐的情况,和现在社会中很难快乐的事实,无法直接相比较,绝不是简单地谁更坚强的问题

在第二天和医生聊天时,医生也说以后心理疾病会越来越多,因为现在的人们能吃饱饭了,以前没饭吃时没空想的问题,现在慢慢都出现了。

好像和大妈说得是同一件事?但又很不一样。

应该没人会愿意通过牺牲生活质量而获得“心理健康”(打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健康)吧?而且在物质条件更好了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健康幸福的呀,所以绝不能把物质条件和心理健康程度直接挂钩。

真实的精神科医生

和老师们聊天后发现,大佬们都太有趣了,完全不是之前想象中可怕的样子,甚至都挺逗的。他们经常会说一些既能让人发笑,又充满哲理的话。我刚来两天,就感觉我在专业上很想“做到完美”的焦虑被迅速化解了,在自己的咨询工作中更自如了一些。

医生们专业的时候很专业,工作之余又很chill(轻松),身份转换毫无困难。大家觉得心理医生看多了病人自己也被“传染”,确实是多虑了。

我觉得任何工作都一样,千万不要把职业身份和这个人彻底“焊死了”。

严谨认真的医生,下班后也可以过充满童趣的生活;严肃负责的老师,也可以周末和朋友去蹦迪;能让上亿人哈哈大笑的优秀喜剧演员,回家后也可以独自享受沉默。包括“妈妈”这个身份,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职业,妈妈在养育孩子之外依然可以保有自我,可以不必全部牺牲,不牺牲的妈妈也可以是伟大的妈妈。希望这个世界上多一些宽容。

平常心与好消息

我的大部分时间是跟诊,主要是观察。老师说其实笔记都不用记,因为其实常用药就那么几种,然后每个医生思路也不一样。真实临床和书上讲得也相去甚远,学了也不利于考试……心理人说话总是这么实在

大多数患者是复诊,主要是拿药。很开心得是听到许多患者说吃了一段时间后真的变好了,也经常会听到患者说“好太多了”。

说实话我以前对药物是怀疑的,大家对药物的疑惑我都有,比如会不会成瘾,比如是不是停药就完全不行了之类的。但短短两天,我就听到了很多非常好的反馈,因为也遇到说吃了一段时间(一般是1年以上)之后逐渐停药,十来年都没有复发的患者

就感觉挺振奋的吧,以后我也可以更踏实地向我的来访者(有需要的话)推荐去医院就诊的方式。老师还说有的人吃一次药就好的,我说那这人底子是真的好,她说对。

所以真的不用那么害怕吃药。不过,遵医嘱是最重要的。我也见到很多人自行停药,导致迅速复发,又来就诊的,所以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呀。

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有一些定期身体检查要配合进行,才能看到是否有副作用产生影响。嗐,你治别的病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像治感冒”

我跟老师说,我来进修后,最大的体会是对诊断和开药不害怕了,以前觉得特严重才需要吃药。

现在的感觉是:有点像治感冒——心理药物是为了缓解症状,感冒也是为了缓解症状。

感冒严重的时候也很难正常工作和学习,也没心情做其他事。

老师说,嗯,是有点像,不同点是——感冒一生中要复发好多回,但心理反而不会。哇,竟然又是好消息呢。

我看到很多老年人在服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后,整个人状态好了很多,和家人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

老师说:药物能解决的都不叫事儿;药物不管用的,我们就推荐他们做咨询了。

突然感觉咨询师这个职业更重要了呢,很开心。

精神科?心理科?

关于科室的名字,有的医院叫精神科,有的叫心理科,也经常有来访者或者朋友问我这两个的区别是什么,我之前也不太确定。

这次实地体验的感受是:区别不大。我原来以为叫心理科就是心理治疗/咨询为主,叫精神科就是医生开药,这次发现,我在的这家医院虽然叫心理科,但完全就是精神科呀。大多数是可以开药的精神科医生,有一个心理治疗师做咨询,还有一个足够用的心理测量室。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两个名称确实没有实质的区别。主要是在成立时决定用哪个就用哪个。用“心理科”的大多在全科医院,因为考虑到大家对“精神科”的印象就是很严重的患者就诊的那种(像我开头提到的想象),所以会喜欢用“心理”这两个字缓和一下。

然后确信了一件事:专科医院的“专”不是盖的。还是那句话:大家如果想得到心理方面最专业和全面的诊断,就去专科医院。

全科医院的心理科相对还是小科室,像我进修的这里没有住院功能,因为确实也没有这种需求的患者到这,需要住院的患者都会去专科医院,那边药物也会更全面一些。

如果你只是有些不太严重的睡眠障碍、暂时的抑郁或焦虑,那可以就近在全科医院治疗。

治疗心态

有一点挺重要的——坦诚。

不用太紧张,你就把医生当作诊断和配药的“工具人”,你是来花钱买医生的专业能力的。把你最真实的情况都告诉医生,才最有可能给你开出最合适的诊断方案。

医生见的患者太多了,每天也挺忙的,根本没时间“耻笑”你。而且可以聊的时间很短,毕竟后面还有患者在等着,所以尽量快速、简单讲明白你的症状是什么。和你看其他病是一样的。

有的患者首诊可能需要抽血,进行全面检查,所以首诊的话最好还是挂一大早的号去吧,就像你平常的体检。

来这里找医生就是来帮助缓解症状的,不是心理咨询(除非你挂了咨询的号),医生也不太有时间关注你的成长背景。如果你带着做咨询的心态来找医生聊天,很可能会非常失望,甚至愤怒。不过你保持定期复诊的话,医生会越来越了解你,又有些咨询的功能在里面。

每个医生治疗的思路和风格不一样;每个医院的常用药也不一样。所以当你感觉服药后效果不大,甚至两周的适应期过后依然非常不舒服,就一定要及时复诊,把情况告诉医生;如果换药后还是情况很不好,也可以考虑换医生甚至换家医院。

换医生和换医院其实是正常的事,千万别和绝望挂钩。心理这行真的很讲究匹配。不论是医院的治疗还是心理咨询。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不适合你的不代表你不好

服药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关系

这个话题也挺有趣的,我原来以为医生们大多认为还是药物管用。但真实是:每个医生看法不同。

老师问我怎么看的,我说咨询是辅助嘛,精神卫生法不也规定了如果真的需要就医,就必须以医院为主,咨询是配合。

老师说:不,我觉得是平行的(意思是两个在不配合的情况也可以同样有效(或者同样无效……))。

我说那法律规定了必须去医院的那种情况,我就必须让他去呀,我只能辅助。老师说:可是他愿不愿意来医院也是自由的。很多人不愿意来医院,但是还愿意和你聊啊,你还是能帮助他。

我说法律规定了这种咨询不能接呀。她很遗憾地说,那就只能不接了。

然后另一个医生会有些怀疑咨询的效果,问我:“你觉得咨询真的有用吗?你的个案里有成功的吗?”每次回答这个问题也要用辩证的方法:主要取决于来访者的目标。

从来访者的咨询目标实现来看的话,当然有很多成功的呀。

西药or中药

我的来访者在别的医院开到过中药,我一开始还很担心效果,但是他服用之后说效果非常好。

我看到老师也有时会开一些中成药。主要是辅助的作用。

很有趣的是,有些患者一段时间后就不需要吃中药了,结果患者反而很担心:“不吃这药成吗?真的可以减掉吗?它不是主治吗?”

医生很无奈:“那你想吃就给你开上吧。中药怎么会是主治呢?主要还是那两样西药在起作用呀,如果用中药就能好,那可就太简单了。”患者:“哦我看它的名字叫'心神宁’就以为主要靠它……”我不禁感叹:名字起得好太重要了啊!

那一堆西药名字那么长,我都念不通顺,可不就是容易被忽视嘛。

电子化

这次与医院的亲密接触,还有一个很震撼的点——医院的电子系统太强大了。

太方便了!方便的同时还极大提升了专业性!

电子系统从诊断记录到开药的选择,都非常智能、迅速,而且逻辑也很通顺,极大避免了操作风险。还可以快速查阅过往的诊断、开药记录,不管是哪个医生的,再也不用担心别的医生的字不认识啦,对复诊简直太友好了。我之前想象的整理档案这种事完全不存在好吗,而且极大避免了患者的档案丢失、外泄等等。当然也就不用加班了!

房子——最大心病?

“房子”这个词在患者叙述中出场率极高!(“儿媳妇次之”……)

因房子拆迁、过户、未来遗产分配导致抑郁焦虑的情况太多了。

还有就是深深感慨: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也真的很大。理不清的关系和矛盾导致吃不下饭、睡不着、头疼……于是来寻求药物帮助。

你以为婆媳矛盾只有你痛苦吗?婆婆也够难受的……千古难题!哎,怎么说呢,不在关系中的话,孤独也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但在关系中也有这种风险……谁也没比谁好到哪去。就当成是感冒吧,有时感冒来得也是猝不及防对吧。更何况有时候我们也没有更多选择,只能顺其自然。

有的患者根本没空考虑房子这样的事,他们被身心双重痛苦折磨着,比如一边因为肿瘤做化疗,一边要靠药物维持心理健康,来就诊时还特别友好,特别有礼貌,真心在感谢医生,一看就是很善良的人。忍不住非常心疼他们。感觉大家都在很努力地活着

普通的生活其实是很珍贵的呢。不要以为普通的生活真的普通到随便就能得到。

总之,来医院进修真的非常有收获,我的主要目标——熟悉药物、了解身心疾病/躯体化严重的患者,这两个都可以有效实现。此外,还多了一个bonus:了解中老年群体。

每周1-2次还有专业知识讲解课、临床文献分享等等,感觉这次来进修简直太超值了。

这篇文章不仅想让大家对医院心理科有初步了解,以便“脱敏”,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必那么害怕就医。同时也想“安利”对医院进修、实习感兴趣的咨询师们,不用犹豫了,快去参加吧,绝对收获满满。

希望我们都在心理咨询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文:杨波  (二级心理咨询师,北师大应用心理硕士,个案时数1000+,受督时数100+,个人体验100小时,心理动力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融合取向,咨询预约微信:bonnie15,个人公众号:Psychology心理说)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