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治大病 | 五倍子散治疗中耳炎、皮肤病、早泄等等
一、处方:五倍子500克,冰片20克。
二、制法:同研极细面,装入瓶中备用。
三、用法:药面直接撒敷患处,或者取适量米醋调和成稠膏外敷患处,纱布包扎固定。
四、主治:
1.痈疽疔疖及无名肿毒,包括西医蜂窝织炎:不论已溃还是未溃,均可以应用。取药面和米醋适量调成稠膏外敷患处
2.中耳炎:取药面少许吹入耳中。
3.止血:直接用药面撒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
4.跌打损伤引起的淤血肿痛:取白酒和药面适量调和外敷患处。
5.龋齿牙痛:取药面10-20克,沸水浸泡10分钟,含漱,药液不要咽下。
6.神经性皮炎和局限性银屑病:取药面适量用75%酒精或者高度白酒调和成稀膏外搽患处,每日数次。
7.早泄,自汗,盗汗:去冰片,单独用五倍子研面,用清水调覆神阙穴。
这个药方原来是一位医家治疗中耳炎的小秘方。经我多年临床反复应用和参考多种医学文献总结出来的一首高效的外用效方。
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内服汤药或者西医静脉输液同时治疗各种外科感染性皮肤疾患,经得起临床验证。曾经治疗一位小学生,反复发作中耳炎,在我处静脉输液了三天氨基苄青霉素,发烧消失,疼痛减轻,唯而内流黄水不止。即用上方药面少许吹入耳中,一会就止住了所谓的黄水。第二天家长告知小孩子感觉耳朵憋得慌(憋胀感)。我告知无事,等过几天药面和脓水混合成痂脱落就会痊愈。果不其然,大概过了一周左右,脓痂从耳中脱出,憋胀感觉消失,同时耳内再没有流脓。中耳炎非常易复发,虽系小恙,但治愈不太容易。
当年我在旧书市场买了一套文革时期的医学内部资料,其中有一个小验方治疗中耳炎,疗效也非常明显。配伍相当简单。取黄柏适量,熬成浓汁滴耳,一日数次。验证了几位病人,值得推广应用。
治疗了几例痈疽疔疖患者,其中有一例农民老大哥较重,在颈部大椎穴处有一肿块,当时如小碗般大小,上面布满白色脓头。疼痛剧烈,脖子不敢转动。伴发烧,头痛。当时医院要给他做个小手术,引流排脓。患者害怕开刀而来我处求诊。此病中医称作对口痈或,比较严重的一种皮肤感染。我即刻取五倍子药面适量,用米醋调和成稠膏。常规消毒患处后外敷五倍子散,纱布包扎固定。同时输液头孢唑林钠5克,庆大霉素24万单位,地塞米松10毫克。治疗到第三天换药时,脓头全部溃破,脓与血水流淌。治疗到底七天,脓肿基底部已现红色肉芽。遂停止输液,改用已故名医门纯德老中医的外科保元汤治疗:双花50克,生黄芪20克,当归10克。生甘草10克,又治疗了月余创面平复结痂,渐愈合。
五倍子散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淤血肿痛,纯系偶然发现。一患者患臀痈数日,因家贫不想输液,于是给他开了五倍子散,其治愈后还剩下不少药粉。一日其妻子下地劳动时扭伤了脚踝,肿胀疼痛不敢行走。他把五倍子药面用白酒调和后外敷患处,第二天一早痛止肿消。他把这个特大喜讯告诉了我,我于是验证了几例,效果确实可以,可以很快缓解病人的疼痛,消除肿胀。
后来学习医话时,见书中一位医生所列五倍子膏方,治疗痈疽疔疖,不论未溃还是已溃,等皆效,并且不但长于化腐,亦擅长生肌长肉。就是忘了是《南方医话》还是《长江医话》等等。心中甚喜。摘抄下来,加以验证,效不虚言,特录之,供大家参考应用。
一、处方:五倍子250g(微炒黄),冰片10g,蜈蚣3条,蜂蜜185g。
二、制用法:五倍子、冰片、蜈蚣各研细面,再将蜂蜜炼至滴水成珠,先加五倍子搅匀成硬膏,再加冰片和蜈蚣面搅拌均匀即成膏药。应用时患处常规消毒,再用此膏摊纱布上外敷患处,初起每天换药一次,破溃后二至三天换一次。
此药方配伍略为复杂一点,但效果很是不错。因为其中有蜈蚣的缘故。蜈蚣不但擅长驱风通络解毒,解痉止痛 , 因其富含蛋白质还擅长 “生肌” 。此两方确系良方,望大家珍惜之!
| 来源:中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