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入门》系列之五/隶书“撇法”与楷书的不同

5、隶书撇法
飘逸一路的隶书,除了波画,撇画与捺画的飞动之势是不可或缺的。隶书中的撇画,与楷书的撇画在用笔提按方面正好相反。
图5-1 颜真卿《多宝塔》与《曹全碑》“不”字比较
它是前轻厚重,而楷书撇画则前重后轻。试比较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中“不”字与《曹全碑》中的“不” 字,二者差别非常明显。
在隶书中,撇画也是形态多样,主要有短撇、长撇、直撇、竖撇等几种。
图5-2 隶书撇画的几种形态
从左至右:短撇、长撇、直撇、竖撇
短撇的形态与点有些像,轻落笔后,顿按后即顺势回锋。长撇往往有一个弧度,如《曹全碑》中“不”字的长撇,在收笔处通常顿按后向上顺势回锋。直撇通常较瘦且直。竖撇是竖画与长撇的合体。
图5-3 隶书撇画收尾处的笔锋变化
从左至右:《曹全碑》“尉”、“令”
撇画最要留心之处,是在撇画收尾处的笔锋变化,或者如垂露竖的收尾一样,圆浑饱满;或者笔锋微微地挑出一点锋势,如花苞初露;或者有明显的笔锋,如行草书牵丝引带;或者笔锋提起,如细枝伸出。(图5-3)
图5-4 隶书撇画收尾处的笔锋变化
从左至右:《小子碑》“见”、《孔宙碑》“孝”
当撇画与捺画在一字中,先撇后捺续接出现时,要特别注意两者之间的笔势相接相续。
书写时,撇画至收尾处,顺势一顿,借着笔势(此时具有弹性的笔锋受挤压有一种 自然外弹之力),笔锋向上挑起,在空中作一外圆弧形,然后顺势落笔,逆入开始捺画的起笔动作。
从图5-5可以看出,汉简“文”字的从撇到捺的笔势关系,比碑刻“文”更为明显。
图5-5 隶书撇、捺对比
从左至右:《汉简》、《礼器碑》
隶书的撇画不难于飘逸,而难于在飘逸中见沉着。
因此,行笔时,以提笔为主的同时,还要时刻按着笔,做到飘而不浮,灵动而厚重。(待续)
(0)

相关推荐

  • 隶书的笔法

    波磔笔是隶书的主要笔法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变化出来的.篆书的形体是不规则的,是一种纵势的圆转的造型,隶书的形体则演变为扁方.这种造型的变化,带来用笔的多样化,点.画.撇.捺的笔势都不同,方笔圆笔,圆中 ...

  • Pr入门系列之五:熟悉时间轴操作

    视频剪辑主要是在时间轴面板里进行. 熟悉时间轴面板上的控件.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是顺利完成剪辑工作的基础. 有关时间轴面板的构成及各控件说明,请参阅<Pr:时间轴面板>. ◆  ◆   ...

  • Au入门系列之五:轨道与轨道控制​

    多轨编辑器中可以安排剪辑.添加效果器.更改电平和声像,创建总线用于将音轨连接到各种效果器中. ◆  ◆  ◆ 多轨会话及模板 1.新建多轨会话 Au菜单:文件/新建/多轨会话 说明:多轨会话 Mult ...

  • 汉隶技法系列之二十:隶书,字外功

    20.隸外功夫 前人说:"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学习隶书则可以说,要学好隶书,功夫更在隶书之外.无论是厚重朴拙一路隶书,还是清秀飘逸一路隶书,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均有必要在以下 ...

  •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八:隶书“布白”在于疏密有致

    18.字势多变 02/  疏密有致 隶书一方面讲究布白匀称,另一方面又讲究匀称中的变化.在不违背匀称的前提下,追求疏密有致. 图17-6 邓石如隶书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论书法说:"疏可走马,密 ...

  •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七:隶书写成字字扁平,就俗不可耐!

    17.字势多变 与篆书.楷书相比,隶书在结体上略呈扁势.不过,却不能以一个"扁"字来概括所有的汉代隶书结体.有些写隶书者,误以为隶书所有的字形都应当是扁的,于是字字扁平,俗不可耐, ...

  •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六:为什么写好隶书要懂一点篆书?

    16.篆构犹存 隶书从篆书演化而来,许多字的结体都还保留着篆体字形.对今天的欣赏者来说,对那些学习书法从楷书入门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反之,如果学隶书者具有一定的篆体认知,则会对隶书的篆意结体有 ...

  •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五:忽视了隶书之“白”,格调就差一大截了

    15.匀称之美 一.布白匀称 初学隶书者,往往都注重点画的书写技法,注重有笔墨处,而不太在意无笔墨处即空白处:观察字帖时,眼睛也常常只是注意到点画与结构.其实,空白处同样值得细加研究.很多时候,需要学 ...

  •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一:写好隶书“主笔”,有哪些规律?

    11.主笔见神 书法以神采为上.神采之显现,借助多个方面.其中,一个字的主笔起着不小的作用. 一个字的主笔如房之栋梁.树之主干.人之脊椎.字的间架结构,主笔是主要支撑.清秀飘逸一路的隶书,字之结构大都 ...

  •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隶书“碰笔”,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10.碰笔之法 碰笔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相接之处的用笔处理法. 在流传下来的古代碑刻书法中,最可见碰笔之魅力.古代碑刻书法,经历了岁月沧桑,以及自然造化的磨砺,变得斑驳苍莽,因此许多笔画的相接处,原本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