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王氏之死》
清朝康熙年间(1671年),山东郯城西南方向归昌集外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任某和王氏,我们已经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能推断他们才结婚没几年。任某七十岁的生父因为跟王氏相处得很不好,已经搬到一英里外的一间房子里,王氏可能是个孤儿,至少没有活着的亲戚住在附近。这对穷夫妻没有孩子,他们的家只有一个房间,任某租种别人家的地,王氏白天大部分时间独自在家。这一年的某个时间,因为某个原因,王氏跟另外一个男人跑了,依《大清律》,这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不久之后,艰辛逃跑路上的王氏遭情夫抛弃,难以找到谋生工作的王氏没有继续逃亡,选择返回归昌老家,栖身于一座道观之内。
1671年11月,王氏曾经的邻居高某来道观上香,在厢房中瞥见王氏,怒斥道士怎么可以收留妇人。刚好此时,已得知王氏藏身于道观的任某也来了,也许因为曾有积怨,任某与高某爆发冲突,高某打了任某,任某则咒骂着离开。经此一事,高某和道士把王氏送到任父住处,任父又叫人把王氏带到任某住处。就这样,任某与王氏又生活在一起,直到第二年一月的一个雪夜,两人激烈地争吵,邻居们都可以听到声音中的怒意。这一天,王氏先入睡,在一旁的任某紧紧掐住王氏的脖子……任某抱着王氏的尸体朝高家走去,半路上,突然传来犬吠声、更夫鸣锣声,任某放下王氏回家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任某及其父亲走到郯城县衙,诬告高某和王氏有奸情并杀了王氏,时任知县黄六鸿用四天的时间厘清案情,最后,任父无罪,任某杖责,高某支付墓地和丧礼费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于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The Death of Woman Wang)。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乔纳森·斯宾塞),1936年出生于英国,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他的中文名字有这么一种说法:景仰司马迁。《王氏之死》是1978年史景迁出版的第四本书,该书主要参考冯可参的《郯城县志》、黄六鸿的《福惠全书》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三本书,描绘17世纪山东农村的风貌。
王氏之死的故事只占了本书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这一节不仅仅为我们还原了300多年前的一件事,还介绍了当时山东郯城的众多方面:贞妇烈女观深入人心、进城是需要理由的、住客栈是需要登记的、通奸是犯法的、女性是难以找工作的、律典对斗殴是有严格又细致的规定的、起诉状的代书是必须有执照的、监狱是黑暗的……此外,书中还大量摘录《聊斋志异》的故事,在虚构与现实的穿梭之中,为读者呈现一个直观立体的郯城。
我们读过的历史大多是大人物大事件的历史,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让我们知道世界是如何演变成今日之模样,众多忠奸正邪的人物告诉我们要如何生活与处事,其实,历史也还有并不常见的另一面,它是关于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如《王氏之死》讲述的山东郯城。对于1640年代的郯城及郯城人而言,李自成进京及清关入关这样的历史事件似乎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他们的生活是1640年一大批蝗虫摧毁小麦,导致了冬天及来年春天的饥荒。1641年4月,一直数千人的盗贼随着饥荒来到郯城,没有攻入县城,郯城居民躲过一次灾难。但是1643年,阿巴泰进攻郯城,“俱杀绅士、吏民,十去七八”。随后几年,自然灾害与盗匪的不断出现,“往来道路之人,见者酸心流涕,意谓从此无郯民矣!”
读书的乐趣,在于知己所未知,第一次读史景迁的书,得以用小人物的视角发现历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