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有奖品 种地好也发钱: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瓜分数百亿奖金

一场中美贸易之争,一粒小小的大豆,正在考验着我们的粮食供给问题,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什么是“地少人多”。

据悉,为了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在2005年由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旨在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抓好粮食、油料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产粮(油)大县财政困难,促进我国粮食、油料和制种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油安全,而今年财政部又对这一方案做出了修订意见,同时也公布了2018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分配结果。

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瓜分426亿奖励资金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分配结果显示,河南、黑龙江等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瓜分426.4亿的巨额奖励资金。

从分配结果来看,黑龙江独占鳌头,分得近59亿元,河南屈居次席,分得48亿元奖励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规定,为鼓励我国油菜籽和大豆生产,对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对大豆予以油料奖励的同时,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部分不剔除。

这也是大豆主产区黑龙江遥遥领先其他省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本次中美贸易的角逐中,大豆是最只要的贸易商品之一,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超9000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大豆数量约为3000多万吨。

近三年来,东北黄淮是重要奖励区

与我国粮食产量分省数据相对应的是,近三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分配结果显示,东北和黄淮是重要的奖励区域。

从最近三年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前十名奖励省份中,除了江苏、湖南外,其他均为东北和黄淮地区,黑龙江和河南常年领先于其他省份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根据最新的《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显示,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与省级财力状况挂钩,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奖励系数。北京、天津、上海市不纳入奖励范围;浙江、广东省为0.2;辽宁、江苏、福建、山东省为0.5;其他省份为1。

这也显示了国家在粮食产能分布上的倾斜措施,鼓励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10亿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6000多亿斤,1996年首次突破1万亿斤,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889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

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消费逐渐向中高端发展,来自肉蛋奶的需求大幅增加,加上一些调控方面的滞后性,导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供应失衡,以大豆为主的饲料量出现产不足需、而主粮品种则库存庞大的局面,同时,粮食品质提升不高,中高端米面进口持续增多。

数据显示,在2017年我国粮食进口超过1.3亿吨,其中饲料粮中,大豆达到9554万吨,大麦、高粱、玉米的进口也分别达到数百万吨。

与此同时,在国内库存庞大的小麦、稻谷市场,我们也出现数百万吨的进口量——而这些进口并不是国内产量不足,而是作为品种调剂,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如果让种植者富起来

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沿海和西部的中枢,黄淮地区的区域位置并不差,但经济发展却相差甚远,东北更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出现掉队趋势。

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农业扶持,但经济的落后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潜在的暗疾。

从历年我国粮食收购市场来看,卖粮难现象主要出现在北部地区,这显示在种植者整体收益偏低的背景下,对粮食价格的在意程度高于南方地区,在粮食生产逐渐向北方偏移的背景下,粮价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北方农民对粮食的种植热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