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叩门”被视为医家守则
“医不叩门”, 历来被视为医家守则
。
确实, 在很多时候, 不要说旁人, 即使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生病, 如果对方不请, 作为医生的你也不可轻易过问。这并非医者心地不够慈悲,实在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不得不考虑的“人情'。
历代医家都强调, 医者要“不失人情”。
所谓“不失人情”, 就是要:
充分顾及人心的微妙之处。
“不请自往”, 为什么是医者的禁忌呢?
因为: 对方既然没有请你看病的主观动机, 也就说明他对你的信任程度并不高。
如果没有充分的信任 作为前提,
医患双方是难以达到共同努力、战胜病魔的目的的。
“不请”, 自然是无信任可言;
即使是“请', 也不见得有“八分的信任”。
我的一位同道好友曾跟我直言:
他从来不在诊室之外帮人诊脉。
他告诉我: 他曾多次在饭桌上拒绝为人诊脉。
作为中医, 我也多次遇到这种情况:
在朋友聚会的时候, 有相熟的, 也有不太相熟的, 有些人在听说自己是中医时, 就会伸出手来非常热切地想让我把把脉, 当然也会随口说上几句饱含热情的恭维的话。起初, 我都会非常用心地诊脉, 并分析健康状况, 甚至在其要求下, 开出处方。不过, 这样的事 经历多了, 我渐渐发现: 很大一部分“饭桌上的病人”往往在“饭终人散”之后, 就没了任何的消息。
这样也就渐渐醒悟:
他们并不珍惜你的劳动,
甚至仅仅是让你诊诊脉, 聊作消遣而已。
当然, 这有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的嫌疑; 但如果真是这样, 我想任何一位医者, 都会感到心寒。因为, 一位负责任的医生在给人诊病时所付出的脑力劳动的强度,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我想,我那位好友之所以不在诊室之外帮人诊脉,大概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医学,之所谓“广博”,
不仅是因为其科学体系的庞大复杂,还因为它是研究“人”的学问。正因为这样,无数先贤才会谆谆告诫后世学者: 要“不失人情”。
那么,“医不叩门”是不是就是铁的定律呢?
当然不是,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在遵从的。但有时也有例外。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患者没有明确、积极地“请”,你也可以轻轻地扣一下门。这种情况往往是你非常确信,你一旦出手,马上就可以迅速的药到病除,这时患者也乐于接受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