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文不是“象形文字”之十三
为什么说中文不是“象形文字”之十三
偏旁部首是基本的范式。在组合中偏旁部首分别承担着类别与意义的融通。通常偏旁主分类,声旁主取义。义随声转。以声音来对意义作一个导向。
比如“种”字。
种:读chóng ㄔㄨㄥˊ。从禾、从中。
《说文解字》:“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垂省。垂象其穗。”。
《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阳气动跃如草一般触地而出根茎壮者是木字之范式。
木、垂省两范式叠加。阳气动跃触地而出结穗而垂者是禾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内也。从囗(囗音围),丨上下通。”。种子外壳“囗”,生根发芽“丨上下通”导向于内。丨下上通于囗(种子生根发芽)指向种子外壳以内是中字之范式。读作zhōng ㄓㄨㄥˉ。(囗、丨两范式叠加。“丨”上下通于囗(性交)是中字之范式。读作zhòng ㄓㄨㄥˋ。性交即下种。故“中”又有由外入内的意蕴。)
禾、中两范式叠加。禾之生根发芽幼苗为种字之范式。
并非所有禾的种子都能长出壮苗有好的收成。只有重的种子播种方能有好的收成。而一般的种子就只能长弱苗而少收成。所以改音读chóng ㄔㄨㄥˊ以示区别。不作种子的解释。而只解释弱苗。如:《类篇》第243页上说:“种,持中切,稚也。亦姓。”。《正字通》第1581页与《字汇》第716页:“种,昌中切音充。稚也。又姓。”《玉篇》第288页:“种,直中切。人姓。又稚也。”。
種:《说文解字》:“種,先穜后孰也。从禾、重声。”。
《说文解字》:“重,厚也。从壬、东声。”。
《说文解字》:“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阴阳交、物怀妊、待时而萌是壬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日在木中阳气动是东字之范式。
壬、东两范式叠加。阳气动而物怀妊欲萌是重字之范式。
禾、重两范式叠加。禾阳气动而怀妊欲萌者是種字之范式。
“种(種)”读作“zhǒng ㄓㄨㄥˇ”是名词指的是“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种(種)”:读作zhòng ㄓㄨㄥˋ。一般用作动词。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穜:《说文解字》:“穜,埶也。从禾、童声。”。
《说文解字》:“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䇂,重省声。”。
《说文解字》:“䇂,辠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字。”。干上之冒犯是䇂字之范式
䇂,重两范式叠加。阳气动而物怀妊干上初萌是童之范式。
禾、童两范式叠加。禾阳气动而物怀妊干上初萌是穜之范式。
穜:读tóng ㄊㄨㄥˊ。义指:早种晚熟的谷物:“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或又指:木棉。
穜:读zhǒng ㄓㄨㄥˇ。义同“種”,义同“肿”
穜:读zhòng ㄓㄨㄥˋ。义同“種”
形、声、意三者是一个有机关联。而“形”不是普通的形式。而是具有典范的式样。内在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如同猎人看见鸟兽蹄坑之迹,可以识别、判断、追踪。
现在“种”、“種”、“穜”统一规范简化为“种”。是一种文字的回归。“种”字除了用作姓读chóng ㄔㄨㄥˊ以外,不再使用这个读音。日常皆用作都zhǒng ㄓㄨㄥˇ,zhòng ㄓㄨㄥˋ。而“種”用作姓亦简化作“种”。
从范式来追踪文字简化规范其脉络线索是清晰的。而用象形文字来追寻脉络线索就有困难了。中、重、童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形状。所以那些粗鄙之人就感觉简化字不可理喻,哭着喊着要恢复繁体字。实在是因为眼界太浅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