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名人坛】把心灵的痛楚变成文字|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十一

提示:白先勇是台湾高级将领白崇禧(号称小诸葛)的儿子,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而是弃武从文,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且看下文分解。

把心灵的痛楚变成文字
--台湾著名小说家白先勇
文/李远荣


在台湾及海外文坛,白先勇被称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他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一日出生于广西,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战时期,湘桂大撤退时,他随着母亲、祖母从广西移居重庆。他念小学时就迷上小说,尤其爱看巴金的《家》《春》、《秋》,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小学五年级便开始读《红楼梦》,以至于今,他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
      抗战胜利,他随父迁居南京、上海,解放战争后期又去了香港、台湾。
白先勇高中毕业后考获台湾大学外文系。
      一九五八年,他在台湾大学外文系刚读完一年级,就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紧接着又发表了《入院》 (后改名为《我们看菊花去》)和《闷雷》。一九六0 年,他读三年级时, 和同班同学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等人创办了《现代文学》, 他自编自写,第一期就用两个笔名同时发表了《月梦》和《玉卿嫂》两篇小说。
      一九六一年,他大学毕业。一九六三年,他到美国专门培养作家的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作研究,在那里,他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小说技巧的基本训练。一九六五年获硕士学位后, 一直在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任教。
      自从一九六一年底在台湾写了《毕业》(《那晚的夜光》)之后,他停笔整整两年。这两年的间歇,说明他在创作道路上结束了早期的那个阶段,准备开始新的探索。
      一九六五年的春天,他写出并发表了《永远的尹雪艳》。此后的五年间,他陆续写出和发表了《一把青》、《岁除》、《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梁父吟》、《孤恋花》、《花桥荣记》、《秋思》、《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游园惊梦》、《冬夜》、《国葬》等。他把这十四篇小说结成一个集子,题为《台北人》。
      一九七七年,白先勇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孽子》。
      他的小说在美国、台湾海峡两岸以及港澳都享有盛誉。
      白先勇写的小说中,有一股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心灵的痛楚变成文字。”他的作品裹,有一股浓烈的民族味,感染力颇深。
       一九八七年,白先勇终于回到阔别四十年的祖国大陆,曾应邀在上海讲学,他很兴奋,因为这是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到上海后他选购了不少旧书刊,想搜集素材,写一本上海社会小说。他还多次上剧院,看戏欣赏艺术,都是以普通观众自己购票入场的。有一次,他看了上海昆剧团的《长生殿》,激动地跑到后台,祝贺蔡正仁、华文漪成功的演出,连声赞道:“太美了,太美了!”返台湾后,他在报刊上谈访沪观感时提到:“我感到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气质变得粗糙了,需要精致的文化来陶冶性情”。其所谓精致的文化,昆剧亦是其一。

上图 左起:何佳霖(香港作家)、白先勇、李远荣。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