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内迁启示录,三国诸侯贪图廉价劳动力兵源,放任草原难民入塞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书接上文。东汉中后期,朝廷对北方草原的干涉是非常失败的。
南匈奴本来是汉帝国培养的傀儡,占据漠南长期与北方游牧势力对抗。
结果公元118年后,中原派遣到草原上的官员常常为所欲为,折辱、废立、杀害单于和部落贵族。
以至于匈奴内部混乱不堪,体系架构逐渐瓦解,产生了规模可观的难民潮。
一、趁虚而入
这场变故的最终结局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难民成批越过长城涌入内陆。
随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胡内迁,衣冠南渡,北方大地生民百余一,千里无人烟。
当然本文想要重点讨论并不是事件的结果,而是经过,古代可没什么人权说法。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永嘉之乱,期间百余年,曹操、袁绍、袁术、司马懿等等轮流登场,个个都是英豪。
他们上位期间到底在做什么?胡人难民为什么可以畅通无阻地向南迁徙?
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还是要先将时间线拉回东汉末年。
上个视频曾讲过,由于中原官吏长期过度干涉草原内政,南匈奴的统治能力一直在下降。
到了后来,单于庭甚至要靠汉军直接出兵镇压部落骚乱,才能勉强维持统治。
也正因为如此,南匈奴王国几乎和东汉同时崩溃。
黄巾之乱爆发后,洛阳试图调动匈奴军平叛,结果命令刚刚下达羌渠单于就在叛乱中被杀。
他的儿子于扶罗带着亲信南下告御状,搬救兵,然后发现天下大乱根本无人受理。
这个阶段南匈奴作为一个政权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后汉书》记载于扶罗告不了状想回草原,结果:
“复欲归国,国人不受,乃止河东。”
那么草原上是不是又有新的统治者呢?也不是,当时的状况是:
“南庭遂虚其位,以老王行国事。”
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匈奴各部落既不想服从合法继位的单于,也选不出众望所归的新君主。
于是就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王勉强维持秩序,和无政府状态已经相当接近了。
难民入塞
如果仅仅如此,后来胡人内迁的浪潮还不至于如此巨大。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何进先后招丁原、董卓进京,这是个影响重大的决策。
丁原当时的职位是并州刺史,董卓则是并州牧,他们几乎带走了当地全部的精锐边防军。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一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这里有必要罗列下并州辖区。
汉代该州下辖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地。
这些地名对许多历史爱好者来说简直称得上如雷贯耳,几乎都是在史料中频繁出现的重要国防要塞。
汉朝边军一撤,相当于长城防线门户洞开,草原难民南下畅通无阻。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整理了包括《后汉书》、《三国志》、《魏书》等在内的零碎记录。
一方面,匈奴人确实存在主动南下定居的情况。
以告状失败的于扶罗为例,他滞留于河东一带,天下大乱后,长期招揽草原旧部参与战争。
公元189年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于扶罗与袁绍结盟后又反悔,被袁军击溃。
公元192年,此人率匈奴部众试图入侵河南,在内黄附近被曹操打败。
公元193年,他和黄巾军余部、袁术结盟,在匡亭与曹军交战,又遭遇了沉重打击。
看上去是不是屡战屡败很丢脸?但这并不重要,能够在汉朝腹地持续作战,本身就说明其已经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另一方面,上文提过南匈奴此时已接近无政府状态,无政府即意味着松散,容易被裹挟。
所以很多诸侯,尤其是靠近北方边疆的诸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常常会主动跑到草原上强迫胡人当兵。
如《三国志》中记载董卓军中,杂有:
“匈奴、屠各(汉化匈奴)、湟中义从,西羌八种。”
《晋书》里提到袁绍手下:
“兼戎狄之众。”
这些现象的最终结果就是当曹操统一北方后,突然发现自己治下存在大量胡人移民。
二、廉价劳动力
难民潮肯定是从边境向腹地扩散的,当时情况最严重的是并州。《三国志》曰:
“时荒乱之余,胡、狄雄张,吏民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各位寇害。”
作为游牧王国,匈奴已经没了,但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仍以部落形式广泛存在。
并州地界,大概就是今天的黄河以北,山西地区。
草原移民在这片区域建立大量定居点,他们对种田肯定是不太擅长的,所以主要生产方式就是“零元购”。
以至于当地土著居民乱世活不下去,也跟着“叛入其部落”,一块出门抢劫。
任何一个王朝稳定之后,都绝不可能容忍这种情况持续发展,那么该怎么办?
这些草原移民,是应该驱逐?消灭?融合?利用?亦或者是容忍?
很不幸,曹操的选择是容忍和利用,这确实是无奈之举,他需要廉价劳动力,还有大量兵源。
当时的情况是,北方大地经历了战乱,人口数量大规模坍塌。
按照《后汉书》的说法:
“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
空有地盘,没有人口,无论是赋税还是兵源都开始变得极其紧张,即史料中的:
“以一郡之人,供三帝之用,斯亦勤矣。”
没有钱,没有人,南方还有孙权和刘备没有平定,光节流是不行的,必须开源。
随后曹操任命干吏梁习出任并州刺史,此人确实特别能干。
先是任命匈奴定居点的头目担任本地各级官员,然后将其部众编入户口,教他们种田纳税。
同时抽掉壮丁南下打仗,也就是后来曹军中著名的“义从胡”,壮丁的家属们则全部迁移到邺城当人质。
如果胡人们听话也就算了,不听话的,大军一到,全部剿灭。
雷厉风行下,《三国志》赞叹道:
“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表面上看,大臣梁习短时间内稳定了局面,为曹操开辟了新的财源、兵源,实现了人口增长。
实际上,这根本就是建立在承认胡人内迁,甚至是鼓励胡人内迁的基础上的!
尝到甜头后,曹操和他的继任者们甚至主动出塞,跑到草原上强迫胡人迁入中原。
当然这就不限于匈奴人了,包括氐人、羌人、鲜卑、后来演变成羯族的杂胡等等都包括在内。
以氐人为例,他们大致经过了五次大规模迁徙进入了关中了陇右,我做了个表。
由此可见,这些部族的移民欲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至少有三次是被迫的。
不管怎么样,到了三国中后期,胡人们已经成了朝廷重要的赋税来源。
例如夏侯渊曾经在下辩:
“收氐谷十万斛。”
诸葛亮六出祁山期间,郭淮率军阻击,陇右军粮不足,于是:
“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
这些胡人,无论是难民还是移民,自愿或者被迫,事实上都成为了中原帝国的燃料。
而且时间线越靠后,北方庙堂之上的统治者们越无所顾忌。
曹操我们还可以用迫于无奈为其辩解,司马炎篡位后,仍然国门大开,胡人入塞络绎不绝。
更神奇的是西晋朝堂上关于是否继续引入胡人的讨论,赞成的意见居然以巨大优势获胜。
晋武帝司马炎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也很容易理解,胡人入塞,虽然也必须种田纳税,但作为外来户他们往往是没有生产资料的。
想要生存,只能依附于别人当佃户,甚至是奴婢。《晋书》就曾提到太原豪强:
“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那么西晋朝堂上都是些什么人?九品中正制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官员一定是豪强,豪强大概率能成为官员,胡人就是他们家族产业中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
利益攸关下,什么帝国的未来,巨大的隐患,都顾不得了。
三、反向移民
现在让我们重新将目光回到曹操刚刚平定北方的时候,另一条政策同样催化了胡人内迁潮。
纵观历史,大多数王朝在战乱重建时往往会选择移民,例如汉光武帝刘秀。
公元46年,他在草原上扶持南匈奴时,不顾当时中原人口凋敝的现状,将大量居民迁徙到了长城沿线。
稠密的人口是抵挡移民潮最好的办法,此后双方长期杂处,匈奴人居住区域始终没有扩散。
曹操是反过来的,胡人内迁后,他将边境汉人大批迁徙到内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三国志》中记载了曹操与李典的一次对话,其中有一句:
“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
曹魏集团当时的人口中心在兖、豫、司、冀四州,长安、洛阳赤地千里,邺、谯、许昌人烟稀少。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充实进来,就很难顶住刘备和孙权,统治随时可能崩塌。
这种情况下,北方边境地区理所当然会成为最先被放弃的对象。
同样抛弃的还有汉中、关陇,曹操灭张鲁后抵挡不住刘备的进攻,将当地居民大量迁出。
魏武帝曹操
基于此,相当数量的胡人迁入中原时,甚至不会遭到本土居民的抵制。
例如上文提到的氐族,他们见到的是人口坍塌后一望无际的,空荡荡的肥沃土地。
当然我个人的意见,你也不能从道德方面指责曹操,战争中谁也不比谁高尚。
他干的事情历代许多君主都干过,迁徙民众防止资敌本来就是争霸中的常见手段。
即便是刘秀也曾将边关民众迁走,只要事后再迁回去,不就没什么事了吗?
曹魏唯一值得唾弃的,就是其没有快速消灭吴、蜀两国,以至于民众长期无法返回故土,最终被钻了空子。
总而言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客观规律,是无法避免的。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四条。
第一,天下大乱很可怕,但大乱下各方势均力敌更可怕,久拖不决就可能被外人捡漏。
第二,不要见小利而忘身,有些诱惑虽然短期内好处多多,长远看却是要命的,比如引入外部廉价劳动力。
第三,想要顶住外部移民潮,最佳手段无疑是保持自身人口的繁盛。
第四,人口坍塌时如果能保住土地,那还不算糟,未来或许还会迎来人口反弹。如果连土地都被占去了,灾难也就不远了。
参考资料:
《晋书》
《魏书》
《三国志》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