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
导读:我们的远古祖先,认为他们生活的这个地方就叫中國,而中國就是天下;汉唐时期,华夏民族真的建立起了一个天下國家,海纳百川、胸襟开阔;但不知为何,从宋朝开始、直到明清,这个老大天下帝國就在一天天地失去自信。
那么,一个國家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中國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究竟是一个文化、种族、领土上的共同体,抑或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什么是中國?
文 | 立峰
1、中國是一个历史概念
中國,是一个我们太过熟悉、却又常常引发争论的概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以中國人自居,并以华夏的文明和历史为傲。但如果真被问到:究竟什么是中國?却又一下子说不清楚。
有些东西,往往越觉得理所当然,就越没有那么简单,“中國”这个概念就恰恰如此。在华夏历史上,它就是一直是个曾被反反复复、争论不休的概念。
比如从晚清到民国,一个曾经引起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是:
中國究竟应该是一个继承清朝版图的多民族國家,还是个地理上仅仅涵盖长城以南的汉人國度呢?
要知道,“中國”这个概念,本来就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历史的沿袭中、被人为塑造的,并在反复的争论中、才逐渐清晰的。
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有本书叫《宅兹中國》,试图从历史中追寻中國的来龙去脉。所谓“宅兹中國”,是刻在西周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的铭文,意思是:居住在一个叫做中國的地方。
铭文表明: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在中原建造东都雒邑。其中的“中國”,即是指中原。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明确提到“中國”一词的地方。
无独有偶,芝加哥大学博士、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也写了一本名叫《说中国》的书,同样在努力从历史中、探寻中国的来龙去脉。
葛兆光教授曾说:平时人们多半不会在意“中國”的含义,只有当对國家命运感到焦虑时,才会去反思诸如“究竟什么是中国”这样的问题。而这种焦虑,往往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比如:
当时的宋朝,先后受到辽国、西夏、金国和蒙古等北方游牧䈣權的轮番威胁,从而引发了宋代士大夫对“何为中國”这个问题的无尽焦虑。比如,北宋有两篇文章十分引人瞩目:
文明的中國奉行礼乐;野蛮的夷狄则披发文身,若中国与夷狄在地理上混居、文化上混杂,则國将不國。所以当务之急,是区分中国与夷狄,其中以抵制外来佛教最为迫切。
两篇文章,都是当时社会心理的缩影。若将宋朝与唐朝相比,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唐朝是个世界性帝国,东亚大陆各个族群都对唐朝表示了臣服;而蜷缩于中原东南一隅的宋朝,却自始至终,挣扎于北方民族不断来犯的压力和阴影之下。
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让宋朝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绪,他们强调,只有中原汉人的儒家传统,才代表了独特的中國文化及正统身份。其中,既不乏文化上的优越与自豪,却同时不免怀有深深的自卑和焦虑。
而宋朝的民族情绪,还表现为清晰的边界意识,即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划定的清晰边界。其实边界意识是随着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比如欧洲,直到近代的拿破仑战争,才真正有了民族國家、國家边界等意识和观念。
显然古代的宋朝,就因外族压力而滋生出深深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早早具备了诸如民族、边界等观念和意识。因而,宋朝总在不断强调汉人文化的优越性及其儒家道统的正统性。
这样的民族意识,也是中國民族主義产生的遥远源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國人开始反思“中國”这个概念,并提出了类似“何为中国”的问题。
赵孟坚《墨兰图》 南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可见,中國民族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朝,并在后来的历史中被反复提出,直到晚清、民国时期达到高潮。时至今日,民族主义的话题,还依旧被反复提及讨论、不断强调。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國?它的涵义又该如何解读呢?
1、如果以國界界定,目前的中國版图,只有短短71年的历史;而在漫长的历史沿袭中,中华帝國的边界,始终都是来回变动、模糊不清的;
2、如果以民族界定,那么生活在这片疆域的诸多民族,也同样并非从来就有的、当然也不是一尘不变的;甚至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也经历过无数次极其复杂的民族融合;
3、如果用文化界定,中國能否被定义为一个儒教国家呢?就好像西方被称为基督教世界那样。但事实是,中國的佛教、道教,也一直非常兴盛;甚至有些地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样十分普及。
那么,究竟何为中國?中國应以国土边境、血缘民族来划分,还是以文化传承、价值观念来定义?似乎越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就愈发显得混乱、说不清楚了。
2、天下國家的诞生
如果索性抛开那些五花八门的主观标准,去历史中寻找答案,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中國”所指代的就是天下,或曰天下国家。
那时的华夏先民,心胸是开阔包容的,他们站在广阔无垠的华夏大地、放眼四望,压根儿就找不到什么地理边界;当遇上其他族群,只要愿意认同其华夏文化的,就都能被接纳进这个文化共同体当中。
作为天下國家的中國,在早期历史上,正是通过不断的文化认同,来扩大自己的疆域的。她发源于商周,发展于秦汉,在隋唐时到达了巅峰,又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如同一具血肉之躯,走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
宋代马远所作《黄河逆流图》
既然天下国家是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区域;边界外的族群,认同华夏文化的,便可融入其中;所以,也被称为中华文明圈;若追溯它的起源,恐怕多半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
中华文明固然是一种古老的文明,但梁启超之所以提出四大文明古國的说法,同样是因为当时的中國,在与西方文明不期而遇时,所感受到的不安与焦虑;并期待以此激起国人的民族自豪。
梁先生认为,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它重要的古代文明还有: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而他却独独没有提及、深刻影响现代文明的古希腊、古罗马与希伯来文明。
若展开世界地图,便可发现,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古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及早期印度河文明,都规模较小。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四周相对平坦、拥有广阔的空间。而我们的祖先,便误将这里当成了整个世界。这便是天下观念的起源。
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属于得天独厚的冲击平原,土质松软肥沃、适宜农业耕植;而且地势平坦、广袤无垠。相比之下,其他几个文明区域周围,都分布着沙漠、高山、海洋等天然的地理屏障。
生活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之上,我们的祖先便愈发坚信,这就是整个世界。所以无论做什么,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天下,而不仅仅是眼前那一亩三分地。
所谓古代四大文明区域 其实只是挂一漏万
正是在天下观念的影响下,商周时期就出现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同心圆治理模式。从商朝到周朝,它们的统治范围,都呈现从中心向四周不断扩大的状态。
商朝曾频繁迁都,原因可能是洪水等自然灾害、或是族群之间的战争。无论何种原因,客观结果都使它的影响范围,逐渐超出了黄河中游,不断向黄河下游、淮河流域覆盖,形成了所谓的中原地区。而之后的周朝,继续向周边拓展分封,将早期的中华文明不断传播到了更大的范围。
绿色范围为商朝核心疆域 图片来自Wiki
不但如此,周朝还将商朝的同心圆模式实现了製度化。周朝首先取得中原地区(现陕西关中)的统治權,并以此为中心,在周围(河南地区)建造洛邑;然后通过宗法製和分封製,在国都周围建立诸侯国,派遣自己的亲信,分别担任各诸侯國君。诸侯国君的义务是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赋,并在需要时领兵勤王。
于是,周朝也就建成了一个以中原为核心的天下國家。因为缺乏天然的地理边界,周朝人同样没有边界意识,能把自己人同外人区分开来的,只有文化。
商周时期的文化,没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主要就是生活方式。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较早,当地人向四周开拓时,总会遇上些吃的穿的和自己不同的人。而这些生活方式,便是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文化标志。
儒家在《礼记》里,就给周边的异族人取了不同的名称:比如东边是“夷”;西边是“戎”,南边是“蛮”,北边是“狄”。即所谓的蛮夷戎狄。正如《礼记》所述:
东夷的特点是:“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指吃生食);
西戎的特点是:“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不吃五谷);
而北狄的“狄”字,是反犬旁 火,描述了牧羊人带着牧羊犬,守在火堆旁边以防猛兽叼走牛羊的场景;说明北狄以放牧为生。等等
这些蛮夷戎狄,只要愿意学习、接受中原文化,便可被归入华夏;但若坚持原先生活方式、拒不改变的,则仍被视为夷狄。这就是所谓的华夷之分。
文化不断发展,到西周发展出了礼乐文化。而礼乐,其实就是周公制定的治理天下的製度:
1、礼,是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具体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
2、乐,是由统治者製定的、在典礼祭祀等场合的仪式和音乐,周公认为它兼具教化人心的作用。
由周朝所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均奉行礼乐文化。因而,是否奉行礼乐文化,同样是区分华夏与夷狄的标志。
无论蛮夷戎狄,只要愿意接受华夏文化,便可成为华夏的一员。比如:
1、周朝希望同化东夷的山东地区,便派姜太公去建立齐国、传播文化。于是乎,东夷成了齐国、融入了华夏。
2、后来的秦国,同样是臣服周天子的西戎的一支,专为周天子养马喂马,他们的首领名叫非子。而后来的秦國国君、包括秦始皇,全都是非子的后人。
类似例子很多,周朝通过文化认同,不断拓展着华夏的区域。天下国家的雏形,便由此诞生。
3、儒家的大一统逻辑
但是这个雏形非常脆弱,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圈内部的各诸侯国便接连不断、爆发战争。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于“天下国家”的向往。
战国时期,有本解读《春秋》的书叫做《公羊传》,其中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设想,说建立天下国家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1、内其国而外诸夏:在华夏文化圈处于诸侯分裂时期,各诸侯國都将别國当作外人、相互提防;
2、内诸夏而外夷狄:当华夏文化圈实现统一,内部的东西南北皆为一家,但周边却还有不接受华夏文化的族群,仍是夷狄;
3、天下大小远近若一:即普天之下、皆成一家,再无华夏、夷狄之分,彼此界线彻底消除的状态。这便是儒家向往的大同社会、或曰理想社会。
有趣的是,真实的历史、正符合儒家的大一统逻辑,现实与理想几乎如出一辙,从那以后,就始终按照《公羊传》所设定好的剧情,不断向前推进:
1、战国时期,华夏处于分裂的第一阶段;
2、秦汉时期,华夏来到统一的第二阶段,但北方游牧民族仍与中原保持距离;
3、隋唐时期,东亚大陆的各个族群,都被纳入了华夏的天下国家的体系之中,这便是第三个阶段。
⭐️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华夏统一为一个整体,并在䈣治、经济和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建设:
1、䈣治上建立了中泱集權。将權力直接贯彻到基层,将所有百姓都纳入管理范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税收管理,由中泱派出的官吏统一收缴人头税。
2、製定统一的经济製度,如统一币、统一交通。秦始皇发行秦半两,西汉又发行了五铢钱。
至于交通路网,在秦朝就早已建立,到汉朝被进一步完善。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当时路网已呈现三纵三横、覆盖全国。正是在完善路网的基础上,郡县作为基本行政单位,也成为了商品的集散中心。
3、在秦汉帝國统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思想文化。秦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禁止民间办私学,教育由官吏负责传授、内容则是朝廷的法令。民间除了医药、种植和占卜类书籍,其它书籍一律不得私藏。
这种做法显然不得人心、推行效果极差。因为秦朝法律本来就过于严酷,又与其它六國的民风相去甚远。自然遭到极大抵制,这也成为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于是汉朝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王朝前期,明智地实行了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方式;到了王朝中期,䈣權稍稳,汉武帝又施行独尊儒术,在全国上下推广儒家学说,以统一思想、建立共识,也更易于百姓接受、在民间培养文化认同。
因为儒家思想本就源自周礼、来源于民间,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里和睦,都是些人之常情;加上朝廷的大力宣扬,百姓接受起来更加水到渠成。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儒家思想,让华夏文化再次在全国上下找到认同、产生共鸣。
经过秦汉几代君主始终不懈的製度建设,华夏文明圈,终于被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统一体:
1、向北,秦汉王朝对强悍的北方匈奴部落,始终有所忌惮,并因此劳民伤财、建造长城;而当军事、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并足以防御边患、抗衡北方,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终于实现了“逐匈奴于漠北”的宏图大志,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2、往南,秦汉王朝同样没有停止向前推进,逐步将东南沿海纳入了统治范围,并在山地崎岖、交通不便的云贵地区建立据点,进一步扩大了华夏文明圈的外围。
秦汉王朝虽然在中原地区统一了华夏文明圈,但距离所谓的天下國家、仍有差距。因为华夏属于农业文明,而北方却大多是游牧文明,两者虽一直都摩擦不断、相互威胁,并始终难以同化、无法妥协。
即便后来匈奴被迫远走西亚欧洲,鲜卑等其它北方民族,又不失时机、填补空白,崛起为与中原对抗的新的威胁。而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也始终存在着一道鲜明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就叫做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线的北边,降水量较少,因而形成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而线的南边,降水量较多,故而孕育了大规模的农耕文明。有趣的是,这条线与长城刚好基本重合,也正是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泾渭分明的一条分界线。
⭐️隋唐时期
但到了隋唐时期,分界线却不知不觉消失了;唐朝,终于成了一个开放的天下国家。从东亚的浩瀚海洋、到中亚的草原沙漠,大唐王朝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态度,将各个族群吸引、链接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就连划分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那道长城,都被彻底废弃了。
唐朝之所以成为天下国家的巅峰,因为它做到了三件事:製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
1、製度无边界,即将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製度,融合在一起。
在隋唐以前的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导致不同製度相互混杂。所以,隋唐统一中国后,便从以前混乱的製度中选取精华、重新融合。因为隋唐两朝皇室之中,本身就掺杂了不少鲜卑血统,所以才能在製度融合方面做得特别成功。比如:
唐朝有项兵农合一的製度,叫府兵制,便是由鲜卑人的军事製度改造而来的。府兵制的初衷是种族隔离:鲜卑人做职业军人负责打仗,军队也由鲜卑贵族统率;而汉人则专门务农。唐朝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製度创新:
(1)打破种族隔离,无论汉人或鲜卑人,都既可务农、也可当兵。农民平时种田、闲时受训、战时打仗。于是,府兵制便成了一种兵农合一製度。
(2)统率军兵的最高指挥,则从鲜卑贵族改成了皇帝,只有皇帝才有调兵權。
这些改动,都是给鲜卑製度加入了汉人色彩。类似例子很多,唐朝正是以这样开放的心胸,融合汉族和北方民族的长处、进行製度创新,使两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此乃製度无边界。
唐朝 周肪《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
2、文化无边界,唐朝能主动吸纳外来文化。
(1)在衣着上,唐代服装摒弃传统汉服的宽袍大袖,而吸收胡服的窄袖、收腰;在生活上,借鉴北方的高桌大椅,而放弃了之前席地跪坐的习惯;在饮食上,引入了如胡椒等外来食品。
(2)将来自印度的数学和医学、来自中亚的天文学,全都纳入了华夏的文化系统。
(3)重要的是思想领域,放弃汉朝拘泥儒家、统一思想的做法,而是对各种思想流派,包括佛教、道教,都采取宽容的态度。
总之,唐朝对不同思想、各种宗教,都极其宽容,体现了它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气度。这就是文化无边界。
张萱《捣练图》唐(宋幕本) 现藏美国波土顿美术馆
3、最有趣的要数外交无边界,即在对外关系上来者不拒。
如果说秦汉时期,长城被视为一种边界;那么唐朝,就是个消灭了边界的天下國家。唐太宗曾被草原部族尊为天可汗,他既是中国皇帝,也是草原部族的大汗,被称为天下共主。
周围的少数民族领袖都臣服于唐朝,他们有的还被赋予了唐朝的官衔。甚至日本列岛上最大的将军,都顶着唐朝大都督的头衔。
更好玩的是,唐朝的官僚体系,对所有民族开放,甚至朝鲜人和日本人,也都被允许来唐朝参加科举考试。
1、朝鲜有位叫崔致远的,真的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县尉。
2、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也中了进士,一路当官,当到左散骑常侍,即皇帝的顾问。
像唐朝这样,对外国人开放䈣治、开放官僚体系的,在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此为外交无边界。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朝人真的觉得“我就是天下”,敞开大门、海纳百川。日本使臣和僧侣来到这里,总要买上一堆书带回去,感觉如获至宝。其中不但有儒家经典和佛经,还有《素女经》之类有关房中术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书。
而唐朝则听之任之,不觉得这是泄露机密、或有辱斯文,反而认为是以夏变夷,即以华夏文化改造夷狄。相比之下,书籍买卖在宋朝,却有着诸多限制:
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下诏,除了《论语》《孟子》,其它书籍一律不允许在边境交易。
而宋徽宗大观年间,交趾(今天的越南)派使臣来宋,要求开放书籍贸易,宋朝虽许诺开放,但附加规定:兵书、地理、历法等书籍、涉及技术和國家机密,一律不得出售。
唐朝疆域图 橙色部分为唐朝的稳定疆域
其他为短暂管辖 或影响力扩张之区域 图片来自Wiki
可见唐朝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国家。《公羊传》中所描述的天下体系,从秦汉开始发展,到隋唐到达巅峰。可惜好景不长,这个老大的天下国家,从那以后便开始一天天地失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