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外滩(三)

从长阳路到长治路

长阳路,旧名华德路,取自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的“洋枪队”首领华德(又译华尔),西至海门路,东抵内江路,全长4.5公里,是沪东的一条干道。从大连路地铁站出,往西走长阳路一小段。出站不远有小洋楼,应该是老房子,现在是天津市政府一个部门驻上海工作处。
再过去不远,就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它在虹口区及整个上海市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区内的道路、街巷、寺庙、会堂、民宅等,基本完整保留了历史上的街区格局,区内的提篮桥监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优秀建筑。
提篮桥的得名,要从昆明路173号的下海庙说起。这座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那时,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鱼,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这座小庙应运而生。
据说,下海庙在下海浦的东面,嘉庆年间(1796—1820年),跨下海浦的这座桥也建了起来。于是,住在河西的人到位于河东的下海庙敬香,就会提着装有鲜花香烛、供品的竹篮,从桥上走过。于是,这座桥就被叫做了“提篮桥”。
提篮桥曾因百姓“敬香提篮”而得名。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下海浦被填平,提篮桥也被拆除,尽管桥没了,但由于这个区域已成为当时城市的一个中心点,提篮桥也由最初的桥名,延伸成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区片地名”,泛指今大连路以西、公平路以东、唐山路以南至黄浦江的地段。
下海庙,这座当地渔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抗日战争初期,房屋被日军炮火全部焚毁。1941年起,募资重建,基本保持原有规模。几度兴废,1991年修复、开放,成为上海佛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
提篮桥监狱。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工部局董事会批准在新扩张的美租界茂海路汇山路(今海门路霍山路)征地营建监狱。1901年底新监狱破土动工,1903年5月18日正式开始使用,正式名称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由于它位于提篮桥和华德路(今长阳路),也被俗称为“提篮桥监狱”和“华德路监狱”。
提篮桥监狱经过多次扩建,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设施最精良的监狱。100多年里,这里关押过普通犯人,也关过进步文人、革命志士、汉奸,甚至日本战犯,在上海语言中,“提篮桥”除了是地名外,还逐渐成为监狱的代名词。
提篮桥监狱西侧,又是一个没有挂牌子的大门,门楣上挂有警徽。
房顶上标有“1903”字样,说明这是与提蓝桥监狱同年代的建筑,也可能就是监狱建筑的一部分。
4年前来过这里,两个大门都是挂了牌子的,提篮桥监狱大门口还挂有“优秀历史建筑”牌子(以上4张照片为2015年8月摄)
由长阳路向北拐入舟山路,一侧是高墙,另一侧是小店铺。
监狱的后面是昆明路,高墙下是停车场。
沿昆明路西行,113弄长春里。
弄堂里全是石库门房子,房子门前搭建了小棚子,把通道挤得窄窄的。
一个小区外一栋奇怪的建筑,其阳台上凸出一个大大的“漏斗”。经打听,原来这里早年是一家豆制品加工厂,“漏斗”是用来排豆渣用的。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最大的看点是,这里比较完整保留了二战时期犹太难民避难上海时期的建筑风貌,集中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今天,带你走走“方舟之路”的多处旧址: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现址,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是一所正统的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
二战期间,逃亡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大多居住在虹口,摩西会堂成为当时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旧址现已恢复成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
在纪念馆的对面是白马咖啡馆(复建),由1939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与亲友开的咖啡店。
1939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与亲友,盘下了长阳路临潼路口的一座小楼,开起咖啡店,并给自己的新店取了个浪漫名字——“白马咖啡馆”。而难民中不乏有点心、面包制作或调酒高手等,都被莫斯伯格聘请来帮忙,他还在围墙隔出的小院四周,架置起鲜花、雕塑和油画……温馨的氛围、周到的服务,使得这里成为了犹太难民们日常聚集的场所。
从咖啡馆可看出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过着平常生活,与本土市民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彼此照应的和睦关系。如今,市民仍能来这里品尝美味咖啡,追忆昔日“小维也纳”的岁月痕迹。
从白马咖啡馆往东斜对面,就是当时犹太难民救济组织承租房屋设立的收容所。
当时,上海共有7个犹太难民收容所,长阳路138弄(原万国商团白俄营房)内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收容人数逾千。
第一难民中心西侧是舟山路54弄小区,看上去像是新式里弄。
舟山路54弄小区对面是长阳路50弄小区,青砖砌筑,红砖门拱腰线,洋味十足。

长阳路50弄小区里面。

这片房子建于1910年,上海近代时期外廊式建筑风格。二战时期,一批犹太难民居住于此。
临街的舟山路59号,是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布鲁门塞尔十多岁时,随父母从欧洲逃亡至上海虹口避难,就居住在这儿,二战结束后返回美国,曾在卡特政府出任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还曾数次携带家属访问旧居,他将虹口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年近九旬的布鲁门塞尔故地重游时,由衷地感慨到:“在上海,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霍山路119号,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于1914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为国际上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救济组织。1938年欧洲犹太难民大批涌进上海时,在此设立驻沪分支机构,成为了支援欧洲犹太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上海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的资金,多从该委员会获得。难怪数万犹太人拥入上海,吃穿用度无忧,多亏了这个国际组织的援助。
2004年,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对面是霍山公园。
霍山公园初称斯塔德公园,1917年,由租界当局建造,也称舟山公园,1918年正式对外开放,1931年始对华人开放,1944年6月改名霍山公园。
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常来此休息、聚会。1947年4月22日,8000名犹太人在这里集会,抗议英国当局将四名“伊尔贡”(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组织成员处死,这是上海犹太人规模最大的一次政治活动。
霍山路(汇山路)85号远东反战大会旧址。砖木结构三层小楼,弧形门窗,清水砖墙,红瓦屋顶。
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在此主持远东反战大会。2003年公布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罗伊屋顶花园旧址。罗伊屋顶花园也称麦司考脱屋顶花园,其旧址位于当时的百老汇大戏院顶层,是二战期间隔离区域内犹太难民最大的消夏处。百老汇大戏院由美商奥迪安大戏院公司投资,1928年建造,1930年9月开张。
战争期间,避难于虹口的犹太难民租下了戏院顶层改为社交场所,是那时远近闻名的犹太难民聚会地,犹太艺术家们经常在此举行音乐会。每逢节假日,众多犹太人便会换上最好的服装前去出席屋顶花园各种聚会与活动,一起品茗、跳舞、听爵士乐。
行至海门路,就到了东长治路。东长治路长1551米,19世纪60年代筑,因位于熙华德路(以美驻沪领事名命名)以东,命名东熙华德路。民国32年(1943年)以山西长治加方位词改今名。

沿途有不少动迁区域。

东长治路公平路。

东长治路高阳路。

长治大厦,近高阳路,由一栋6层现代建筑和一栋3层木质结构的法式建筑拼接而成,为一处中西合璧的创意园区,其前身是一家洋行的仓库。
白玉兰广场地跨东大名路和东长治路,官宣地址为东长治路588号。
在东长治路看白玉兰广场。
白玉兰广场对面东长治路505号,是根据雷士德遗嘱在上海建立一所医工学院——原雷士德工学院。1934年雷士德工学院在虹口(今东长治路505号)建成开学。雷士德工学院主建筑的平面与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风的战斗机,而建筑的细部及窗架多以天平、角尺、齿轮、圆规、烧杯等科学仪器与机械图案作装饰,显示这是一所工学院,堪称上海众多建筑中建筑形态与用度结合得最好的建筑。
大楼主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外墙的底层勒脚石砌,上部贴的是浅色的面砖。底层前边有一排尖券门的外廊,上边是阳台。而至五层贯有券形装饰框。大楼的外观是英国哥特式与装饰艺术派结合。
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在上海,度过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且于1926年在上海去世。亨利·雷士德1840年出生于英国的南安普顿,弟兄4人,他是老么。他在一所大学攻读建筑学,获学士学位后返回家乡。不幸的是,他的3个哥哥都患上了一种不知名的病而先后去世,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无限的恐惧。一位医生指点他——离开家乡,离开英国,离得越远越好。于是,雷士德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惆怅,于1867年与他的另一位同胞马立师搭乘一条货轮来到上海。
上海开埠之初,进入上海的侨民主要为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总数只不过百余人,其中极少专业的或职业的建筑师或工程师。雷士德成为进入上海最早的建筑师之一。雷士德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但根据他的遗嘱,学校不设宗教课程与教育,不使用其他学校教材,以教师的讲稿为教材,规定以华人子弟为主要学生,并适当接纳除英、美、法三国以外的其他国籍学生。雷士德工学院于1934年开学,1944年停办,培养出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全部沦陷,1942年12月,雷士德工学院被日本同文书院强行接管,改名叫东亚工业学院,日军宪兵队驻扎过这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海军接管,后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航务学院迁并大连海运学院,这里一直是上海海员医院。今天,海员医院的牌子早就摘了,有恶犬把门,里面成了停车场所。
东长治路过虹口港往西,就叫长治路。此桥过去叫“中虹桥”,大名路在外侧叫“外虹桥”。
长治路西起大名路,东至长治路桥。长422米,清同治三年(1864年)筑,以美驻沪领事名命名熙华德路(Seward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山西长治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同仁医院旧址位于中虹桥西堍,今长治路159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院因房屋为侵沪日军占用,遂迁至九江路219号。长治路旧址解放后改作居民住宅。
同仁医院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教士、医学博士创办于1881年,为上海近代最早的西洋医院之一。
长治路129-135号,该建筑也应该是优秀历史建筑,抗战时期日本人用于开旅馆。

长治路闵行路。

闵行路居民区,临街店面齐整。石库门人家——新康里。
长治路西头回望,浦西第一高楼耸立。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城市故事,留住城市记忆,让后人更多地了解城市的昨天与今天!
(2019年9月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