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杨建英:“周”起一座房要花多大力气

“周”起一座房要花多大力气

作者:杨建英

卖豆腐丝的河北人小辜冲着村西口老王家连喊了八九声“豆腐丝唻……!卖豆腐丝唻……!”可王家的“梢门”愣是纹丝没动,不由得心生万分疑惑。

这程子心里纳闷儿的不只是小辜。你像:卖切糕的老唐、卖山楂糕的小刘、卖“炸排叉儿”的老孙还有收破烂儿换泥人儿、糖豆儿的小赵等等对王家的无动于衷也都疑惑万分。

老王家既是我们村的大户——人口多,五男二女七个孩子;又是我们村的“富户”——七个壮劳力,一个工分核两毛五分钱的年份,年终他们家都能决算出个五六百元。好几年了,稳居我们村“富不死”排行榜第一名。因此,这些走街串巷做小买卖的都喜欢围着他家转。常常是几嗓子过后,只见街门响动,年迈的老王左手拿盆儿或碗儿,右手拿钱或茶叶票、糖票换而食之,令我们这些只知道偷鸡蛋换糖果的苦孩子们羡慕不已。

正当小辜要喊第十嗓子之际,街对门出来倒炉灰的刘老五闷声闷气地说:“你甭嚎丧了,没用!”不等小辜发问,刘老五又自言自语地说:“老王家今年要盖房喽!嘿嘿,要一口气‘周’起两座房呢!”

小辜闻听吓得一吐舌头。

话说改革开放给我们村带来许多新生事物:大包干儿、求发家、邓丽君、霍元甲……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生活理念,比如这句话:要想一天不消停——请客;一年不消停— —盖房;一辈子不消停——找个情人。对于第一句和第三句大马村人是明白的。请客谁家没请过呀?孩子满月、儿女结婚(聘闺女叫“办花月儿”)、老人办丧事,可不就得折腾几天嘛。至于“情人”这个洋词稍微有点费解,可立马就有人解释:嗐——!情人就是两个人“瞎着”!——“搞破鞋”!邻村那谁和那谁不是瞎着嘛!文化大革命挂着破鞋游街,如今人都死了还被大家说道……

至于第二句嘛,村里人是完全不予认同嘀!

盖房子岂是一年不得消停?别的不说,光是准备砖瓦木料就有“一年盖房十年备料”之说。此外还有:思想准备、位置考虑、制式选择、周边协调、用工筛选,巴结村干部、团结众乡亲,拉拢管水的、管电的、管大牲口的等等,不折腾你个七死八活,十年八载不算完。

在村子里,村民们习惯把盖房子称为“周”房子,颇有深意。“周”,为北方土语话,扶起来的意思。一位老人摔倒了,旁边人就说:“快把他‘周’起来!”语意中含着亲切和小心翼翼。 好像用“拉起来、扶起来、搀起来”都显得生硬。我在字典里也没有查到这种用法,这是村民们的创意。一座即将盖成的房子,早在它立起来之前就已经成型了,只不过它还如一位瘫倒在地的老人一样,需要大家的周密帮扶,完备接济,恭敬拥举方能站立起来。

因此,村里人但非不得已,谁又敢轻易动盖房的念头?不要说“大包干儿”之前了,就是之后的头二年,家底不厚也是轻易不敢问津的。

我不知道那年头的风咋那么大?特别是在冬天,特别是在夜晚。

夜晚的风感觉上比白天的风内容更黑暗、更拥挤、更焦虑。它一路上跌跌撞撞,需要穿越的,光我知道就不下十个村庄:坨里、岗上、公主坟、西庄户、豆各庄、崇各庄、高圈、果各庄、小马村,最后才到我们大马村。然而,这么多的村庄丝毫没能绊住它猛烈地势头。

进到村庄里的风并没有顺势而去,而是醉鬼一般东游西逛,惹事生非。见到颓败的土墙撞一头,松垮的梢门踹两脚,破裂的窗棂抓几下。狗停止了狂吠,鸡瑟缩在窝里唧唧足足,猪在圈里,死死压住一蓬麦草一动不动,静若处子。一场风过后,谁家房顶上晾晒的白薯干儿被吹飞了;墙角堆放的棒子秸被吹散了;院里大杨树上的老鸹窝被吹落了,光洁纤细的枝条散落一地……

然而,一场清凉体面的风对于一个村庄来说意义还远不是这些。只有风可以使整个村庄颤栗癫狂,沉醉晕眩,激动不已。灌进村庄的风与喝进腹中的酒一样——风,就是能醉倒整个村庄的酒!

老话儿讲“夜黑风高日,杀人越货时”,这话在理儿。风的确可以壮怂人胆!在缺油少盐,无银沽酒的年月里,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风就是一瓶甘冽的酒。痛饮之后,贫困交加、消沉萎靡的村人便能做出许多惊人之举,比如盖房子这件天大的事。

是的,许多盖房的决定往往就是在这寒风呼啸的夜晚做出的!

每到冬季,南北方网友相互“掐架”。各自炫耀防寒利器:南方晒空调,北方晾暖气。我对这两样东西的态度是:喜欢,但并不喜爱。因为,它们有温度没温情。我心目中的取暖圣物当属于土炕。

当然了,每个人对温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想当年,七仙女为了坚定董永与她过下去的决心说:“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我认为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董永是湖北孝感人,属南方。那地方冬天只要能避住风雨,加之强大的爱情力量,虽为寒窑,可也不会寒到哪去的。

北方就不行了。冬季,单薄的土墙抵不住寒潮;翼薄的窗纸拢不住热气。但西北风吹来寒冷的同时,也吹来了“五个字儿”——这、都、不、是、事儿!因为,我们有土炕!家家户户一铺土炕占据了大半个屋子。有了它,再穷的人家就拥有了春天。

又是一个寒风吹彻的夜晚,破旧狭小的土屋里一家人躺在暖暖的热炕上拥被而眠。屋外北风呼啸,屋内炕洞里一背筐的“棒子瓤”燃烧殆尽,忽明忽暗。几块白薯被埋了进去。单等明早,睡热炕头的男人俯身探出手臂,扒开灰烬,取出温热喷香的烤白薯,一家人趴在被窝里大快朵颐。

而此时,男人的手臂却伸进了旁边女人的被窝儿里。男人睡在热炕头,被一股股热气烘托着腰身,肾上腺激素像烧开的水一样“哗哗作响”。

一伸,女人没有反应;

二伸,女人转背过身去;

三伸,女人猛然转回身,低声,愤愤说道:“作死呀,南头儿的小三儿还没睡实呢!”

如冷水浇头,男人沸腾的水登时就沉寂下来。

男人知道女人“恨”他。

当初,分家时他执意把三间北房让给了兄弟,而自己选择了这座窄小破旧的两间西房。谁让他是家中老大呢?他应该有这个高姿态。可现在,当初被村民们盛赞的举动,越来越被动了。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大丫头上初中了,总不能还和他挤在一铺炕上吧。他把里间屋给了女儿了。而如今,后面这两个小的也追债似地长大。老婆怨他,他不怨老婆。

此时外面的风越来越紧,一股股地撞着墙、踹着门、扣着窗,催命鬼似的仿佛在追问着什么。

好半天,在屋内死一般地沉寂里,男人梦呓般地说出两个字:盖房!

男人说完后就被自己吓住了。奇怪的是:此时,外面的风停了,一家人都醒了......

自从在黑夜里播种下这粒种子,一家人心里仿佛有了阳光。只不过,这片所谓的阳光,微弱的仿佛如豆的灯盏。稍有一丝微风都会使它寂灭烟升。一家人知道,喂饱这盏灯,烧的不能是油,而是血。

世间聚财的方式无非两种——开源与节流。当开源无源可开之时,人们只好把目光盯在了节流上。

一场可怕的“勒紧裤腰带”的行动开始了。

勒紧裤带,并非只是少吃少喝那么简单;而是,人们试图通过紧缩肚腹心胸,从而关闭所有视觉、听觉、嗅觉功能。于是,对走街串巷的小吃叫卖,充耳不闻;对时尚靓丽的衣衫,视而不见;对美味佳肴的香气,嗅而不觉。老人彻夜难眠的病痛,不会去医院,只是找小马村的“拐先生”抓几副汤药喝一喝了事;孩子用的铅笔都是短到攥不住时,仍会找一根旧钢笔管套进去接着使用。除了逢年过节,平常日子极少动荤腥。当众时他们少言寡语,内敛自哀。他们很少参与村里的热闹事,及使开怀而笑也是稍纵即逝。在他们潜意识中,快乐是奢侈的,有罪的!

他们变成了村中的圣人,是超脱世俗的老子,不识肉味的孔子,空乏其身的孟子。看着他们疲惫而又倔强的背影,村里人都暗挑大拇指——这一家子可真较劲呀!

当然了,如果您以为这一家人很痛苦,那就大错特错了,此时的他们,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们白天不会谈起盖房子的事。单等到夜晚,当黑夜屏蔽了难堪的现实,夜色填充了无情的差距,风声叫停了能力的质疑,他们才发觉离心中的目标很近。似乎只有寒风呼啸的夜晚,才能掩护他们构想着心中的梦。于是,他们每天都在期盼着夜晚的来临。

在无数个黑夜里,他们在梦中搭建着自己他们心中的圣殿。

男人说:这两年在大安山煤矿“拉脚”(搞运输)挣的那点钱,怕是不够。

女人说:没事,我去找我姐帮忙。我姐说,他们那边都搞承包了。我姐夫承包了一个厂子。我姐说了,用钱说话!在这种事上,女人永远比男人有主张。

男人说:盖三间吧,“一明两暗”。

女人说:要盖就盖五间,“三明两暗”——三间“老阳出”、两间“虹出头(虹,读jiàng)”。

所谓“老阳出”就是:房子的前门脸槛子墙以上全部由为木制门窗封挡,且留出廊厦,这样的房子阳光大量入室,通透、豁亮、大气;反之,“虹出头”就是:全由砖墙砌挡。因为,房子中间部分凹进去,使得两边的房子凸出来,看起来显得蠢笨。但是这样的房子整体看来端庄、气派,是当年农村人心中的美居。

在经过了无数个深夜的谋划,以及无数个日夜艰苦卓绝的奋争之后,盖房子所需资料全都备齐了。选良辰,择吉日,终于,在一个明朗的秋日里开工了。同时,考验两口子在村里“人缘”的时刻也到来了(若是盖房没人来,那就太那个了)。

在农村,衡量一个村子的大小,往往并不靠村体规模,村民数量,而常常是看这个村子的“功能结构”是否齐全,办个红白喜事,大事小情的用不着请外人。不像有的村庄,看着挺大,结果井台辘轳上换根井绳都要找外人。

我们村盖房几乎不求人——就是用不着请外边的人。你看:瓦工是老瓦匠方万庚团队,木工是方斌家族,罗振中的石匠、王润清“编笆”(王润清因腿脚不灵便,村人称之为“拐大爷”);王春生“打槽”——就是打地基。王春生会唱悠扬婉转、律动感极强的劳动号子,带领年轻力壮棒小伙儿们“打夯”。 就是将一块圆形石头,周围打眼后系几根绳子。打时数人拉着绳子将夯扬起,将石灰粉、黏土、细砂掺和而成的“三合土”,结结实实地砸进地基中。此外,还有黑五类分子汪学孟的“念喜歌”,几乎盖房子所涉及到的所有工种都全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大村庄!

早在头天晚上,两口子便提了一个“点心匣子”(各色糕点)、两瓶二锅头,六盒香山烟(注意:那时烟还没论“条”)来到掌控全村人力资源的队长家里打点。

第二天一上工,队长蹲在轧场的大碌碡上慢条斯理地抽着“黄花烟”(一种土烟)。

社员们渐渐聚拢过来等待派工。他并不着急,先是天一句,地一句地讲形势:什么革命又有新动向啦,“两个凡是”啦!足足扯了半个小时的“淡”。大家耐心地听着,其实,人人心知肚明今天要干什么?可都不说破。

最后,一个年岁大一点的社员开玩笑说:你今儿早上盐水喝多了吧?放这么多“咸”屁,要干嘛就说嘛!

大家哄堂大笑,队长也笑了。这才慢悠悠地说:今儿活不累。昨儿个菜园子的老李头跟我说,咱们的蔓菁地草太多了,蔓菁也是光长缨子不坐果。所以,今天的活就是,到蔓箐地拔拔草,撇撇秧子,拔的草、撇下的秧子自己拿回去喂猪,所以就不记工分了。说完站起身就走。

接着,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回过身说:哦,对了,今儿个某某盖房。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两口子这几年苦拉巴曳地不容易,愿意去的就去搭把手。人家大工管饭,小工也不亏待。准备了点心——“大八件”、“小八件”(各色糕点),茶水、烟,管够!好好给人家干,别“鸡巴”跟什么都没吃过、抽过的一样,没起色!

好,就这,散了吧!

结果,等大家来到盖房工地时才发现,原来管后园子的老李头早就来了。

这真是一场热闹的农村盛会。全村的能工巧匠全都汇齐了。大家见面分外亲热。饱受文革岁月折腾的村民们,早就期盼着这种亲亲热热的相聚。

然而,他们表达喜悦的方式很特别——相互“踩咕”(互开玩笑)。木匠拿瓦匠开涮,瓦匠寻木匠开心。“干净瓦匠,邋遢木匠”。老瓦匠砌一天墙,浑身上下沾不了几个灰点;木匠们忙乎一天,眉毛上都挂着木屑。木匠干不好,瓦匠会说:这是师娘教的吧?瓦匠活儿不灵,木匠贬其为:“二把刀”。

盖房子头等大事,除了打地基之外就是“立架”。

京郊农村传统民居是砖木结构。五间房讲究四梁八柱。一般都是先把梁柱立起来之后,才能砌墙,走瓦工活。这是木工的重头戏。正在生病的老木匠方斌放心不下,由家人搀扶亲临现场坐镇指挥。村里的壮劳力都来了,立架轻而易举。一切都很顺利,但是,等到最关键的安放大柁(主梁)时,却死活不能“落架”——对不上榫口。这可是不吉利的事!方斌的大儿子,轮着大板斧子砸,无论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登时,现场一片静寂。刚才还欢声笑语的场地鸦雀无声。瓦工们拎着瓦刀,叼着烟,乜斜着方斌大气不出。主家那两口子急的眼里冒出泪花,东张西望,手足无措。正此时,躺靠在椅子里的方斌猛然站起,身子一震,抖落肩上衣衫,急匆匆几步来到梁下,又蹭、蹭几下攀上柁顶,一把夺过大儿子手中的板斧,抬手就给了儿子一个响亮的耳光,全场一颤。老方斌跨身于柁头,高举板斧,口中念念有词:

黄道吉日来上梁,

紫微星君下天堂。

新梁新柱新房建,

九龙八卦居中央。

接着大喊一声:你给我落下吧!随之手起斧落,大柁肃然入榫。一时间,欢呼声、鞭炮声响彻云天。主家两口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趁着热闹,大家撺掇刚摘帽的“黑五类分子”汪学梦念喜歌。老汪却之不过,只好答应就唱几句。他也是被当时的场面感动了——

您这个梁,不是梁,它是穆桂英的一杆枪!

前有朱雀朝北斗,后有玄武向太阳。

此地正是兴隆地,富贵荣华大吉祥。

……

经过了一整天的艰苦奋战,到了傍晚时分,房子主体起来了。又一个高潮随之到来——“上笆泥”!

我们村所处的京西之地,民居构建很少是瓦房。覆盖房顶的程序一般是,先架房梁、梁上架檩、檩上钉椽,最后,屋顶的覆盖物用芦苇编织制好的大芦席,大家称之为——“笆”!

早在半个月前,“拐大爷”便带领家人日夜兼程,开始“编笆”。从卢沟桥买来的芦苇,细长、柔韧、光洁,编出的“笆”像炕席一样花纹均匀、紧密、品相端庄。

大家抬着卷好的大笆,覆盖在房顶,前后左右竟然严丝合缝,毫厘不爽,绝了!

上“笆泥”了!用“花秸”(麦草)掺和黄土和成的稀泥,是覆盖笆的好材料。大家用桶、用盆、用铁锹、用布袋,把稀泥运到房顶,摊平、抹匀、封严。至此,这座酝酿多年的房子,总算是“周”起来了!

又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风平浪静,屋内却心潮起伏。女人躺在堂屋的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孩子们都各回各屋“死眼”(土话:睡觉)去了。

此时的女人被各种气味包裹着:槐木的味道、芦苇的味道、粉墙的味道、炕坯的味道、窗纸的味道、油漆的味道以及身边男人的味道,使女人既兴奋又恍惚。

忽然,女人听到头顶新糊的顶棚上有窸窸窣窣之声,她知道这是老鼠们在忙着搬家。女人不恼。幸福的喜悦不能只是由人来独享。

兴奋的女人把手伸进男人的被窝,然而,迎接她的是浓稠的鼾声——

男人太累了!

女人不管,固执地拉出男人的一条臂膀,一头枕了上去。

后半夜起风了。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房山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社科联专职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第三期新疆作家班学员。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乡书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本月《就读这篇》《品读》回顾

闫玉莲:后院儿大妈

李新枝:女人,先爱自己,再爱别人

杨建平:老井

钱绪彬:捡板栗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

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徐国忠 | “匠人”徐易

    总第144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这一天,县电视台<匠人本色>节目组突然来到壶洼村,由村支书于斌领着,找到了徐易.徐易摸着后脑勺子,这事和我不搭界呀,我怎么会成匠人呢? 节目组一 ...

  • 五台故事 | 蒋坊村民间传说和变迁(之二)原创

    作者简介:赵子文(网名:笑口常开),山西五台县蒋坊村人氏,生于一九五一年,七一年于太原参加工作,至今在太原居住五十年,现已退休.平生喜欢读书写点杂感作为自娱自乐充实自己的生活. 在明.清时期,五台境内 ...

  • 游 寺 庄

    一 平直宽阔道, 土沃地肥丰. 门口清泉绕, 青砖瓦盖房. 崖巉潭水映, 绿树傍家园. 此处桃源境, 村名叫寺庄. 二 青龙山麓寺庄泉, 汩汩甘泉涌又甜. 山映泉中一美画, 同窗驻足已流连. 注:寺庄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三)建房子

    [前言]近代著名文人梁实秋曾调侃说,要想一天不安生,请客:要想一年不安生,盖房:要想一辈子不安生,娶姨太太.可见,盖房子是一件大事,麻烦事.下边作者简单归纳了建房的一些礼仪,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 ...

  • 眉山市辜姓村庄

    眉山市辜姓人口2.7万人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视高街道洪塘村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视高街道白腊村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北斗镇城堰村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北斗镇灵芝村 四川省眉山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桑湖纪事

    桑湖纪事 杨建英 一 一阵清脆而嘹亮的灰雁鸣叫,惊醒了桑湖湿地初春寂静的黎明.同时也惊醒了桑湖村青年牧民巴合提以及年轻漂亮的牧民古丽努尔的夜梦. 蒙胧中的巴合提觉得这是马的嘶鸣,古丽努尔以为这是羊的咩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棒糁儿粥 老咸菜

    棒糁儿粥 老咸菜 杨建英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了一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话一出,一家伙就火便全中国.煌居媒体头条,雄霸网络首页,泛滥于大小文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杨建英 一 潘长江主演过一个电视剧叫<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戏还说的过去,但是很反感这个名字. 豆包儿--皮儿是面,馅儿是豆儿,从里到外都是正儿八经的粮食,怎么就不能当干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杨建英 一 小时候在大马村,最让我兴奋的事,除了过年,就是村里的红白喜事了. 红事就是喜事,莫过于结婚娶媳妇.只是这喜事太短.太快.而且我所关心的只是扔喜糖一个环节.呼啦一下子,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杨建英 许多人把童年的记忆称作--灵魂的细软.而我的细软里,总有一些"粗硬"的东西,枝枝楞楞的.拔又拔不掉,捡又捡不出,抚又抚不平.有时在睡梦中被它硌醒:有时在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杨建英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这句话,不敢说全天下的孩子耳熟能详,起码中国的孩子都很熟悉.只不过因南北方方言差异,或许被称为:俺娘.俺爹.俺大.俺爷等等叫法不同罢了.其实,意思都是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姓甚名谁

    姓甚名谁 杨建英 一 这几年我一直咬牙切齿地想改名,因为,我认为我这些年诸事不顺,一个劲儿地头朝下"走背字儿"是完全与我这名字没起好有关. 我极为羡慕那些把自己的姓名与人们耳熟能祥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杨建英 下班啦,大家纷纷离去.坐在对面的小路一脸忧郁地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家伙前些日子忙着装修房子,净早退.今天这是咋啦? 见我一脸的疑惑,他伤感地说:"昨天收到山东老家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杨建英 多年前,我的一位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的朋友,一到家就找到我,大诉在北京的种种不适.首当其冲地就是北京的饭太难吃:"那叫啥东西呀,根本就没法吃!一碗馄饨半碗酱油,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