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想上位就得把领导秉性摸透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7-03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文皇帝后元六年 前158年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
月馀,汉后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译文】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霸上和棘门驻军的军营,都是车马径直奔驰而入,将领和军官们都骑着马迎送。不久又前往细柳营劳军,军官士卒都披着铠甲,利刃出鞘,弓弩引而不发,皇帝的先遣卫队到了,无法进入军营。
先遣官说:“天子即将驾到!“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令,不听天子诏命!”没过多久,刘恒到了,还是进不去。
于是刘恒派使者持节告诉周亚夫说:“朕想入营劳军。”周亚夫这才下令:“打开营门”。守卫营门的将士对随行武官说:“将军有规定:军中不得奔驰跑马。”于是刘恒就乘马缓行。
到了军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向汉文帝拱手行礼说:“甲胄在身,跪拜不便,请允许臣行军礼。“天子因此感动,脸上神情发生改变,扶着车前栏杆俯身致意,并让人传话道:“朕敬重地慰劳将军。”刘恒完成礼仪而回。
已出军门,臣子们都非常震惊。皇上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刚才霸上、棘门的军队,如同儿戏,将领实在是让人不放心。至于周亚夫,有谁能够侵犯吗!”皇上赞不绝口了很久。
一个多月后,汉军赶到边境晚了点,匈奴已撤离边塞,汉军也就罢兵了。于是任命周亚夫为中尉。
【解析】这段材料的背景是前158年匈奴入侵。一方面,刘恒安排了军队前往边境。另一方面,刘恒安排了军队拱卫长安,防止匈奴千里奔袭,被实施斩首行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个地方,驻扎的是拱卫长安的部队。
以下是刘恒的劳军路线(标注的是大概位置)。
从刘恒的劳军路线看,先看望了驻扎在霸上的宗亲刘礼,再看望了开国老臣徐厉,最后是官二代周亚夫。按照亲疏、尊卑、长幼顺序来,没毛病。
今天要讲的不是地形,放个图是让大家对这段材料更直观些。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周亚夫。刘恒细柳营劳军碰到的事,很有可能就是周亚夫故意为之,其目的就是博一个出线的机会。为什么?
一、周亚夫有博出位的动机
《资治通鉴》初,文帝且崩,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这是文帝死前交代太子的话,意思是说:“万一有急事,周亚夫可以重用。”刘恒说的这句话,是在细柳劳军之后。听话听音,其实刘恒这句话的内在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急事,就不要重用周亚夫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周亚夫是二代勋贵,刘恒不想重用二代勋贵,重用这些人,授权出去的权力,一旦放出,难以收回来,谁不想收放自如?
细柳劳军之前,刘恒对周亚夫会是什么想法?之前刘恒对周亚夫的想法只会更加不堪。翻上去看看这次匈奴入侵时,刘恒的布防就明白了。接着丢图。
《资治通鉴》六年癸未,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也就是说这一次入侵,匈奴有两路。一路是上郡方向(今陕西绥德县),另一路是云中方向(今内蒙古托克托县)。
刘恒把周亚夫安排在细柳,其实作用不大,只是用来防御可能从河西走廊来的匈奴骑兵。事实上,匈奴是没有这一路兵线的,刘恒这么做,只是考虑到各种情况,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安排周亚夫在这个位置,只是防患看不见但可能出现的敌人、同时形成品字阵型,众星巩月,互为犄角,顶不住的时候,可以互相支援,这完全是把周亚夫当预备队了。在这次守卫长安的行动中,周亚夫基本就是安排来打酱油的。
正因为周亚夫身份特殊,脑门上贴着一张二代勋贵的条子,让刘恒反感,所以才得不到重用。不用官二代,是后元时代的趋势,包括陈平的儿子,灌婴的儿子,都是籍籍无名,没有被重用的机会。而周亚夫要做的,就是摸清领导心思,主动去获取好感,破除这种反感,得到被重用的机会。
二、周亚夫有博出位的行为
1.刘恒视察霸上、棘门军队,都是直接驰入,连通报的程序都没有。这说明将领们都是知道皇帝今天要来的,所以提前打了招呼。既然其他将领知道,周亚夫也会知道这个事。周亚夫知道皇帝今天要来考察,不仅不迎来送往,反而摆出军威,利刃出鞘,弓箭拉满。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把弓弩对准刘恒,万一哪个士兵手滑了,刘恒就GG了。
2.刘恒的先遣官提前过来打招呼,军门都尉竟然可以不通报就私自做决定。还说什么:“军中只闻军令,不听皇帝诏命。”首先是私自做决定不通报这个事,军门都尉如果权力这么大,那将军就会被蒙蔽,很可能是周亚夫提前交代了这个事。
然后就是“只闻军令,不闻皇帝诏令。”这话要是被朱元璋听到,周亚夫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偏偏不好好说话。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显示军中的令行禁止。
3.周亚夫不行跪礼
周亚夫以甲胄在身为由,只行了一个拱手礼。这个理由不怎么充分,甲胄在身,双膝跪地确实容易站不起来,但周亚夫完全可以行个单膝跪礼,周亚夫不行单膝跪礼,只行拱手礼,其实也是刻意为之。
三、刘恒为什么觉得周亚夫好?
总的来说,周亚夫一路都在装逼卖直,皇帝亲临周亚夫连面都不露,只是让人传话打开营门。见了面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简单的拱拱手就算行礼了,这不是接待皇帝的好态度,甚至拿来接待朋友都不合适。周亚夫为什么要这么干?
我认为周亚夫就是要激怒皇帝,就是要让皇帝心里很不爽。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周亚夫的目的达到了,史书没有说刘恒被周亚夫这么为难后是什么情绪,只说了一句“天子为动,改容。”通过联系上下文,刘恒这里的改容,我认为应该是由暗怒转为感动。
皇帝怒的是周亚夫把自己万金之躯致于刀箭之下,怒的是周亚夫态度傲慢、不按照最高规格接待自己。就好比领导到分公司考察,却被告知没有工作证不能进门,中午用餐被安排和员工一起吃食堂,还得亲自排队。如果公司一直有等级尊卑分明的传统,一般领导是很难接受这种安排的,刘恒心里有气很正常。
那么刘恒为什么由愤怒变为感动。通读上下文,觉得周亚夫的军队除了执行力强,没有发现其他闪光点。关键还是在周亚夫自己身上: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刘恒改容是在周亚夫行拱手礼之后,看了好久都没发现感动点,这段材料有什么东西能让刘恒由愤怒变为感动?
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霸上、棘门的将军见皇帝的时候都没有披甲,或者是穿的轻甲,因为他们是骑马迎接刘恒的,骑在马上是穿不了重甲的;而周亚夫披的是重甲,已经重到了下跪都不方便的地步。刘恒感动的是,周亚夫整天整夜的穿着重甲,一副盔甲的重量是30-50斤左右,想一想整天穿着这玩意是什么感觉。
只有这样,刘恒才会感动。觉得周亚夫是一个负责任的人,霸上、棘门那些将领都是妖艳贱货,一整天只知道拍马屁,却不会干点实事。
刘恒最开始对周亚夫的误解越大,当误解消除之后,感动也就越大。因为人的心态从误会到感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愧疚弥补心态。
就好比男女朋友约会,约好了7点,男方却迟到了半小时,电话也联系不上,这个时候姑娘心里就会有气。这时候如果男方半小时以后才到,告诉女方自己迟到是因为开车路过一家店,偶然看见了一个姑娘喜欢的东西,但是人很多,需要排队购买,但是手机没电了,所以迟到了,同时道个歉,接着把东西给到姑娘。这个时候,姑娘大概率就会由被耍的愤怒转为感动,过程中还会产生愧疚弥补心态,感情往往能更近一步,这时候提出来的要求,往往更容易被满足。
就好比周亚夫,经过了这个事以后,文帝没过多久就把他提为中尉,中尉这个官,负责保卫皇城,属于和皇帝关系比较近的职位,这就是对他的弥补,因为刘恒一开始误会他了,产生了弥补心态。因此,周亚夫也成功的走进了刘恒的心中。正是因为摸透了刘恒的秉性,周亚夫才敢这么大胆的博上位,如果刘恒换成朱元璋,周亚夫这么干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