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9)

本篇目录:

**********************************

591.王店粮仓群

20世纪50年代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592.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1979年                           浙江省温岭市

593.戴安澜故居

1904年                           安徽省无为县

594.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

1911年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

595.老芜湖海关旧址

1919年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596.张治中故居

1890年                           安徽省巢湖市

597.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

1933年                           安徽省金寨县

598.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

1934年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599.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1936~1937年                      安徽省休宁县

600.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1943年                           安徽省潜山市

*********************************

591.王店粮仓群


王店粮仓群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建于20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约5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83平方米。粮仓群自西向东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共计14个,均为房式仓与立筒仓结合的组合型苏式粮仓。


“王店粮仓群的存在,直接反映了嘉兴与大运河相辅相成的兴衰关系。”秀洲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过去漕粮运输依靠水运,因此嘉兴地区在大运河畔建了不少粮仓。其中王店粮仓群位于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长水塘畔,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


王店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在嘉兴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模式的史实,因此建筑本身同样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002年,随着当时的粮仓所有者原王店粮管所改制,粮仓群停止使用。随后,粮仓群周边逐渐被大量“低小散”企业所占据。2017年,王店镇回购了周边土地,大力腾退700余家“低小散”企业,对整个粮仓群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整改。


还邀请驻镇规划师加以设计,把霉烂漏水的屋檐作适当修整,在不破坏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其周边废弃的房屋进行整修布置,让沉寂许久的粮仓群旧貌换新颜,重回大众视野。2017年,秀洲区首个乡镇“城市客厅”在粮仓群边诞生。此外,由粮仓群周边废旧房屋改建而成的嘉兴市图书馆王店分馆已正式开放、王店镇党群服务中心也即将启用,王店粮仓群区域将成为王店镇全新的地标。


2019年10月7日,王店粮仓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2.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江厦潮汐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双向潮汐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北端江厦港。1980年5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电站设计安装6台500千瓦双向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0千瓦,可昼夜发电14~15小时,每年可向电网提供1000多万千瓦时电能。乐清湾最大潮差8.39米,平均潮差5.08米。江厦港为封闭式海港,港口筑高15.5米的粘土心墙堆石坝,形成一座港湾水库,总库容490万立方米,发电有效库容270万立方米。


20世纪80年代中国装机容量最大的潮汐电站,在世界上名列第三位。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江厦港(见彩图),潮汐属半日潮,平均潮差5.08m,最大潮差8.39m,与著名的钱塘江最大潮差相近。利用已建的原“七一”塘围垦海涂工程改建,工程于1973年动工,1980年第1台机组发电,1986年第5台机组发电。第6台机组暂不安装留作新型机组试验用。


电站开发方式为单水库双向发电,控制流域面积29.1平方公里,水库防洪库容136.5万立方米,发电库容336万立方米,发电水库面积1.37平方公里。电站建筑物有堤坝、水闸、发电厂房和升压站各一座。堤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在海中抛石、土而成。坝基为饱和海涂淤泥质粘土,层厚46m。堤坝全长670m,最大坝高15.1m。充、泄水闸地基为含砾晶屑凝灰岩,分5孔,泄量290立方米/秒。发电厂房内安装5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有500、600、700kW三种),分正、反向发电,正、反向泄水四种工况运行,发电水头为0.8~5.5m,每天发电时间约15h,为防止沿海盐雾腐蚀,升压站采用户内式布置。


电站生产运营部的副值长蔡程鹏骄傲地说。1号机组技术革新后更换下来的旧机组,如今被搬出水面,放入展览馆展示。“这一台机组,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的第一台双向潮汐发电机组,填补了当时国内的空白。现在新投运的1号机组,也是世界先进水平。”蔡程鹏说。

2019年10月7日,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3.戴安澜故居


戴安澜故居位于无为县洪巷镇和村,有一幢风格独特的老屋,其屋墙砖是1:3:7制式,内隔墙是木板相扣式墙体,是我国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结构。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现洪巷镇)风和戴村,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陆军200师师长。戴安澜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

戴安澜牺牲后,王荷馨把悲痛埋在心底,坚强实践着丈夫的嘱托。她将国民政府的特恤金二十万元拿出来创办私立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以期培养更多的人才建设祖国。新中国建立后,王荷馨在担任上海里弄民事调解员时,由于尽职尽责,深得群众爱戴,从而获得市里颁发的“三八红旗手”。戴安澜身上传承着博大的慈。戴安澜和王荷馨生育了四个子女。戴安澜给他们分别取名:覆东、靖东、藩篱和澄东。四个儿女也没有辜负将军的遗愿,一个个成才成家,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戴覆东,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靖东,精通德语、俄语、英语,南京理工学院教授。戴藩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立下战功,后一直在工会工作,曾担任政协委员。戴澄东,高级工程师,先后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无为市政府和洪巷镇有关负责同志前往上海市宝山区,在将军女儿戴蕃蓠家中接收捐赠。此次捐赠的有军团功勋勋章、荣誉奖状、共和国双百人物荣誉证书及纪念章等将军生前的战斗勋章、历史文献、日常用品,共计75件,是迄今数量最多的一次捐赠。这些文物资料进一步充实、丰富、提高故居及展览馆馆藏,对研究将军生平事迹、抗战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48年5月3日,戴安澜卜葬于芜湖市小赭山。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19年10月,国务院核定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并予以公布。其中,无为市戴安澜故居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革芜湖市委会推动戴安澜故居得到保护和修缮。

戴安澜将军灵柩经昆明、安顺、贵阳到广西全州,暂厝于香山寺。公元1944年,戴安澜将军的家人寓居花溪,灵柩又从全州移到花溪,停柩于葫芦坡西麓。公元1948年,戴安澜将军的灵柩,从花溪迁回故乡芜湖。贵筑县(注:现贵阳市花溪区)县长康棣依照花溪人民之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皮靴、军帽在原葬灵柩处,建了衣冠墓。


戴安澜将军,真不愧为后来被周恩来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神勇之将!六十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今天中华大地的昌盛, 是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缅怀他们。同时我以一个抗日老兵的名义呼吁:为了人类的和平、安定、自由和幸福, 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

戴安澜(1904~1942),安徽省无为人。是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原名戴炳阳,1924年,为表达“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壮志,改名为“安澜”。曾参与长城古北口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随枣之战、长沙保卫战等。1939年任第200师少将师长,该师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1942年,率中国远征军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不久殉国。他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昆仑关战役是戴安澜的杰作之一。1939年11月15日,日本攻占钦州、防城,进占昆仑关,严重威胁桂越国际交通线。国军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来抵挡日军进攻,桂南战役打响。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戴安澜率领第200师加入战斗。日军占领昆仑关后,修建了坚固的堡垒,中国进队的进攻严重受阻。为了夺取昆仑关,戴安澜将军亲率两个团兵力,以大刀、铲刀一路斩草开路,割破日军设下满山遍野的铁丝网,向昆仑关发起猛攻。到1939年12月31日,中国反攻军队肃清了昆仑关全部残敌。戴安澜因指挥有方和重伤不下火线,被蒋介石称赞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2019年10月7日,戴安澜故居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4.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大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动脉,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


该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单车道。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现仍在使用。1937年日寇侵华,国民党撤退时曾将1~7孔梁破坏,1938年9月日军将1、2、3孔修复,并将破坏严重的4、5、6、7部分桥梁更换。1949年1月解放战争时,大铁桥又经历了多次破坏、修复。在解放后至2005年间,蚌埠铁路局曾多次对该桥桥梁进行修复和加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铁路大桥的建造高度对淮河航运的发展出现了限制,2001年,铁路部门在淮河大铁桥下游25米处又修建了淮河铁路二桥,至此,淮河铁路大桥双桥并立,实现了双向通车。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于201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10月,升级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5.老芜湖海关旧址


老芜湖海关旧址是1919年的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滨江公园内。自建成至今,老芜湖海关见证了芜湖近代沧桑巨变,成为我们城市的宝贵记忆。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第二年,芜湖海关正式建立,定为三等海关,专门征收轮船装运进出口货物的税款,兼管港口、航政、代办邮政、气象等业务,还负责稽查鸦片走私。老芜湖海关最初是在中江塔附近租民房办公。


1917年,芜湖海关开始建设,历时3年,耗银19.4万两,于191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老芜湖海关建于1919年,耗资白银19.4万两。她是旧中国40余处海关之一,专门征收轮船装运的进出口货物的税款。1937年,日军进犯芜湖。次年,芜湖沦陷,芜湖海关闭关,人员南撤。1946年,国民政府裁撤芜湖海关,由南京海关兼管,海关大楼成为当时的安徽省货物税局办公楼。建国后,大楼被长江芜湖航道处接收。


2004年10月,老芜湖海关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2019年升级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6.张治中故居


张治中故居建于1927年,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距巢湖市城区35公里,为巢湖地区典型的农村居民房舍。原有5间4进6厢共26间房屋,第4迸和后两厢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现存的有两进两厢、一侧室,19间房屋,由卧室、客厅、侍卫室、库房、厨房等组成,占地222平方米。故居为砖木结构,小瓦屋面,门首悬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张治中故居”花岗岩匾额,故居内现陈列张治中图片60多幅,并按当年的原样陈列着张治中将军的-用品、部分遗物等。


 安徽省巢县人,1890年10月27日出生于一个清苦家庭。读过私塾,当过学徒、备补兵。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上海参加学生军。1912年入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分派到安徽“安武军”中当见习生,后去广州投奔孙中山,参加了反清运动。后任川军第三独立旅参谋长,协助桂军建立桂军军官学校。1924年底起,任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副总队长、代理总队长兼任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与周恩来等中共党员来往密切,思想上受到很大影响。北伐战争中任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兼革命军学兵团团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左右为难,决定辞职出国暂避,遍访欧美诸国。1928年7月回国,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不久任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军事教育工作。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发生后,他主动请缕,带兵杀敌。2月26日,率领第五军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从南京开赴上海参战,庙行之战,歼敌3000多人。这是淞沪战役的第一次大胜仗。1934年春,奉命指挥第四路军进攻福建反蒋政权,他采取和谈方式解决了福建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京沪警备司令和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积极主张对日作战。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任左翼军总指挥,率部与日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在收复罗店时,冒着弹雨前往火线指挥作战。同年11月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在湘一年,以“廉、正、勇、勤”作为省训,制定了以“军事第一为基点”的施政方针,在革新政治、整顿吏治、安定后方、组建抗日武装、修筑国防工事、动员民众抗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他赞成国共团结抗日,与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等共产党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湖南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1938年11月因执行蒋介石焦土抗战政策,酿成长沙大火,受到革职留任处分。1939年2月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主管军事,深得蒋介石信任。

1940年9月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青团书记长。他增设了文化工作委员会,撤销了破孩进步青年的战时工作团;还呈书蒋介石,反对撤销新四军番号。抗战胜利后,积极主张国共两党和平共处,曾代表国民党三次赴延安,为争取和平往返奔波,做了大量工作,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8月,他第一次赴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后又护送毛泽东返回延安。1945年11月致函蒋介石,提出中共问题要采取政治方式解决。不久,代表国民党政府与周恩来谈判签订了军队整编方案。1946年2月他第三次到达延安,受到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同年3月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根据周恩来的嘱托,释放了被盛世才关押的100余名中共党员和其他爱国人士。国共关系破裂后,他仍劝蒋介石“力谋恢复和平”。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主持国民党政府工作,国共两党重新开始和平谈判。他作为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于4月1日赴北平,与中国共产-表团拟定的《国共和平协定草案》为基础进行谈判。草案被国民党政府拒绝后,他接受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真诚劝导,留在北平,并于6月26日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投向光明。9月,他参与策动西北国民党军队起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他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反对内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国防研究小组组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是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1969年4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故居南约100米,是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与故居隔塘相望。校内有张治中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所建的桂翁堂,现开辟为展示张治中先生所创办的黄麓师范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和光辉业绩的展厅,通过征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系统展现了张治中先生为家乡教育和国家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在黄麓师范校园内为张治中先生塑汉白玉全身像一尊,再现将军的风范。


1988年6月故居定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2019年10月7日,张治中故居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7.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


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汪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岳西县河图镇凉亭坳。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平面布局为一轴两进左右跨院的四合院形式。砖木结构,硬山式单檐庑殿顶,小青瓦屋面,清水墙,抬梁架,三合土地面。通共房屋57间,建筑占地面积824平方米。


1935年2月3日,高敬亭根据鄂豫皖省委留下的指示信,在此祠召开大会,将82师及手枪团与方永乐率领的鄂东北独立团合编为红二十八军,全军1000余人,由高敬亭任军政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党、政、军工作。这是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从此揭开了大别山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序幕。


红28军在鄂豫皖地区经艰苦作战,开辟了几十个县范围的鄂豫皖边游击区。1938年2月中旬,红28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另外:1935年12月30日,陕北红军和游击队在瓦窑堡组成红军第28军,隶属红一方面军建制,刘志丹任军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杨森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后唐延杰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辖3个团,共1200余人。1936年3~11月,先后参加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和山城堡战役。4月14日,刘志丹在东征战役中牺牲,宋时轮任军长。1937年2月,红28军编入援西军。8月,在陕西省富平县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


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暨岳西谈判旧址群分布于岳西县西北片四个乡镇,分别为河图镇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包家乡鹞落坪军政旧址、五河镇小河南会议旧址、青天乡鄂豫皖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旧址四处。

高敬亭(1907年8月12日-1939年6月),原名高志原,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红军主要领导人。曾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


1935年1月,高敬亭主持第三次重建红二十八军,任军政治委员。他领导红二十八军和苏区人民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国民党正规军数十个团,歼敌5000余人,有力支援了四支主力红军部队长征。

1938年3月8日,高敬亭奉中共中央命令,率军抗日。7月在高敬亭的指挥下,先后在皖中连续取得了13次战斗胜利。在高敬亭率四支队与日军浴血奋战之时,由于受错误路线影响,将他秘密逮捕,并押在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场储家围子。6月24日上午8时,将高敬亭枪杀在青龙场。时年,高敬亭年仅32岁。高敬亭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红军主要领导人,也是一位党内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曾误杀过不少自己的同志,而他最终又被自己的同志误杀。直到1975年毛泽东亲自批示为他平反,对他的争议才有所平息。

1938年7月中旬,党中央相继派郑维山、肖望东、程启文、方毅等到达鄂豫皖。其后,董必武、叶剑英、郭述申等也到达七里坪,传达党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同年10月2日,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下辖七、八、九团,共3100多人。高敬亭任四支队司令员,肖望东为政治部主任。

根据中央“高敬亭部可沿皖山山脉进至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的命令,1938年3月,高敬亭率部奔赴皖中和皖东,成为新四军进军敌后最早的部队。他们在进军和县、含山等地途中,发现处处是难民,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皇军不可战胜”的论调甚嚣尘上。高敬亭决定打几个胜仗,鼓舞军民士气。1938年5月16日,高部在巢县蒋家河口战斗中击毙日军第六师团巢县守备队20多人而自己无一伤亡,揭开了华中敌后游击战的序幕。这也是新四军挺进敌后的第一仗,比苏南韦岗战斗还早一个月。当日,蒋介石亲自致电叶挺、项英:“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5、6月间,又先后发动大小战斗数十次,毙伤日伪军800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

高敬亭功昭大别山,征战皖中、皖东,功勋卓著。虽不能说高敬亭是常胜将军,但他领导的部队,确是胜利之师。高敬亭在对敌斗争中是胜利者,但在革命内部斗争中,却被革命的子弹所误伤。高敬亭在任红二十八军政委时,由于受“肃反”扩大化的影响,错杀过自己的战友,但那是在失去党中央领导,在敌军围困万千重,一时难辨真伪的情况下发生的,当然,后来对高敬亭的批判斗争,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条款,如拥兵自重、独立王国、山大王主义、违抗中央指示、不服从军部指挥、消极抗战、破坏统一战线等等。最后批判他是“反革命”、“反党”、“反中央”,完全超出了原则界线。上述加在高敬亭头上的罪过,多是在高敬亭领导四支队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可前面所列的高敬亭率领四支队东进抗日所取得的战绩,列新四军各支队之首,这本身就证明他是忠于党的,更是积极抗战的,是执行中央命令的,而不是反革命、反党、反中央。

无须讳言,高敬亭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远离党中央,缺乏组织监督,独揽一方党政军大权,养成了一些独断专行、一言堂的家长作风,这对其当时和后来正确处理上级和同事之间关系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肃反”扩大化问题上,他错杀了一些同志,积怨很多。他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坚持大别山作战和他领导的四支队东进抗日不断取得的胜利,也使他产生了居功心理。他创建的以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巢县为中心,背靠大别山的皖中抗日根据,不愿让给国民党,是他“拒不执行新四军军部命令”延宕进军皖中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最终被处决的主要原因。1939年6月4日,高敬亭在肥东青龙厂被捕,24日被枪决。高敬亭这位共产党的优秀儿子,国民党花10万银元买他的人头没买到,却被自己人的子弹夺去了年仅32岁的生命。1939年6月24日上午8时,将高敬亭枪杀在青龙场。年仅32岁的高敬亭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地说:“死对共产党人无所畏惧,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我是共产党员,我要死在红地毯上。请代转史玉清同志(高敬亭爱人),孩子送给人民抚养。我是忠于工农革命的军人!”

1937年底,党中央派郑维山、萧望东等去4支队,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他们时说:“高敬亭同志在大别山,以那样少的部队,吸引国民党17万正规部队,支援了主力红军长征,是作出重大贡献的。”1975年10月,几位过早离开工作岗位在合肥休息的原红二十八军、新四军四支队的老首长告诉史玉清:“主席、总理的身体都不太好了,要抓紧申诉。”史玉清把高敬亭的一切都告诉了女儿高凤英。11月10日,高凤英在父亲老部下、老战友的帮助下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长信。同年11月30日,毛泽东主席收到信后批示:“请汪(汪东兴,笔者注)向了解此案的同志询问一下,以其结果告我。”12月9日,汪东兴将调查的事情真相如实向主席汇报。毛泽东主席在报告上指示:“请军委讨论一次,我意此案处理不当,其责任我怀疑主要是项英。”1976年1月和9月,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197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机密5号文件--《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

1938年2月,高敬亭到武汉,周恩来同志对他说:“中央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艰苦、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你们的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住这样一支红军部队,这是很了不起的。”

1980年4月19日,高敬亭将军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合肥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副主席、徐向前元帅、谭震林、栗裕、肖望东将军,张劲夫程子华郭述申首长以及高将军的部下万海峰林维先李世安将军等40多人送了花圈,300多老部下、老战友参加了安放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合肥接见了史玉清和高凤英,亲切地说:“如果有人认为平反后还应有尾巴,那是错误的。”他对高凤英说:“你有一位好爸爸,要向他学习。”

1988年11月,徐向前元帅题词:坚持鄂豫皖武装斗争未断,功召大别山业绩永存史册。

1988年11月8日,原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同志题词:高敬亭同志在重建红二十八军、坚持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中,在抗战初期组建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永远值得我们的尊敬怀念。

1988年11月14日,原中纪委副书记郭述申题词:高敬亭同志永垂不朽。

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岳西旧址于1986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升级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8.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

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位于安徽芜湖市镜湖区吉和南路26号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由西班牙修士蒲庐设计并监造,建于1934年,主要功能是教学。山下五层,山上两层,阶梯状收减,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占地4133.88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3.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日”字形。

该建筑在省内留存少,具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钢筋混泥土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多用拱券,将建筑物的压力分解到柱子上,力学原理运用十分到位。同时还兼顾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取向和表现形式,山墙采用徽派马头墙式样。是中西建筑形式完美结合的成功实例之一。

当年在建造这座大楼时,建筑师大胆采用许多新型建筑材料,从而让大楼不仅外表美观,也非常坚固耐久。同时,还兼顾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取向和表现形式,山墙采用徽派马头墙式样,并通过必要的变化使其与主体风格相协调,是中西建筑形式完美结合的成功案例之一。

葛立三在《芜湖近代城市与建筑》一书中也认为:“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教学楼采用清水砖外墙,配以暗红色木门窗和红机制平瓦屋面,显得既淡雅又艳丽。该建筑的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顶部平屋顶做了西式栏杆,底层入口处做了气派的西式教室外台。加上多处山墙顶部的徽派马头墙的式样,中西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

内思学校主要功能是教学,校舍依山而建,随形就势,呈阶梯状收减,得以充分利用空间。当年,学校内部功能齐全,教学、实验室、实习工厂、剧院、舞厅等一应俱全。

2012年6月21日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内思学校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9.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位于安徽休宁县汪村乡。1936年4月,皖浙赣省委成立后常驻在此,直至1937年1月下旬离开。省委书记关英及刘毓标等省委领导经常在此研究工作。关英等住二楼,三楼为省委印刷厂。旧址为三层砖瓦楼房,整体保存较好。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之一;也是最早成立党支部、赤卫队、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的地方。旧址占地约99平方米,为三层砖瓦楼房,省委书记关英及组织部长刘毓标等省委领导人曾经在此居住和工作。维修工程历经50天,耗资约20万元,重点对屋面进行了整修,并更换了腐烂的木构件。


以石屋坑村为中心,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当地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给予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在附近的葛藤坞、野猪塘、螺丝宕、平鼻岭等密林中,至今还存留当年农民团和赤卫队建立的秘密棚、红军医院和红军开挖的战壕。与旧址相隔50米处的红军屋,是当年红军开会、休息和训练的地方。


2019年10月,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00.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潜山野寨中学校园内,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麓,始建于1942年,1943年竣工,安葬有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985位抗战阵亡将士遗骸。176师是著名的19路军的余脉,是唯一一支两度参加淞沪抗战的中国军队,曾转战万里,浴血抗日。


1943年,由皖、鄂两省13县知名人士捐资,在野寨修建了包括公墓和12座纪念性建筑在内的陵园,安葬176师抗战阵亡将士,并依陵建“景忠中学”(今野寨中学),以校护陵,培养烈士遗族及地方优秀青年。这是全国唯一一座留存于中学校园内的大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野寨中学也是全国唯一为保护烈士陵园而建立的学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记录了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记录了大别山区中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的历史,是全民族抗战和江淮、大别山地区抗战历史的宝贵遗存。这一历史遗迹充分展现了誓死捍卫国家,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天柱山镇野寨街50号。该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始建于1942年,主墓区面积3432平方米,主要安葬从战场搜寻的国民革命军第48军第176师985位抗战阵亡将士遗骸。公墓附属纪念性建筑包括忠烈祠、景忠厅、纪念塔、浩然亭、觉后亭、光岳亭等。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原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升级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芜湖这一地入选!

    2021.8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公告>,安徽省仅有三个乡镇获此荣誉,其中,红杨镇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 ...

  • 芜湖~2000年古城新生

    芜湖在公元前109年设县,有2000多年历史,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孙权为拱卫都城建邺安全,于公元223年将芜湖城迁至县内的鸡毛山一带,这是芜湖作为"城"的最早年代,也是&quo ...

  • 云游世界: 这个魔都让我找到了回家路

    [留美学子]第1883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引言: 2020年的疫情让我们曾经"诗与远方"的傲游嘎然截止. [留美学子]将在 "云游 ...

  • 芜湖雨耕山里藏有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百年建筑

    芜湖,素来有半城山半城水的风韵,其中,雨耕山因其异域风情而具有独特魅力.1876年,芜湖开埠通商,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纷纷进入芜湖,设租界.建官邸.造教堂.开学校,建造了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客观上对芜 ...

  • 【凡夫沙龙】当有朋自远方来,你一般会带朋友去哪玩?

    读者来函 一个温暖冬日的下午,陪老妈回到四十多年前工作过的地方,原名芜湖电校,现名雨耕山.老人曾参加电校翻修项目,她摸着木质百叶窗,长长的风钩,感叹岁月匆匆-- 昔日红墙院的青瓦,牛奶坊的石磨,半亩园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234处) 本篇目录: ************************************ 517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2)

    本篇目录: ******************************************** 521.新开河火车站旧址 1903年                            天津市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3)

    本篇目录: ************************************* 531.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6)

    本篇目录: *************************************** 561.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和省政府旧址 1945-1949年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7)

    本篇目录: ************************************** 571.上海科学会堂 1958年                               上海市黄浦区 5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8)

    本篇目录: **************************************** 581.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1894-1924年                      浙江省温州市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0)

    本篇目录: ********************************** 601.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1954年                          安徽省霍山县 602.涡河一桥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1)

    本篇目录: ************************************** 611.景胜别墅 1948年                     福建省石狮市 612.九江姑塘海关旧址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3)

    本篇目录: ******************************************* 631.济南万竹园 1917年                              山东省济南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4)

    本篇目录: ******************************************* 641.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