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臧象解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臧象解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藏象
一、藏象学说的定义
l
l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
l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l 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l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l 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
l 按照脏腑生理功能的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即:
l 五脏
l 六腑
l 奇恒之腑
l
五脏
l 五脏名称:即心、肝、脾、肺、肾
l 五脏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l 附:前人把心包列入又称六脏,但心包位于心的外廓,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其病变基本同于心脏,故历来把它属于心,仍称五脏。
六腑
六腑名称: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具有
传化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l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l 备注:这里指的“满”、“实”,主要是针对精气和水谷的各自特点而言。
奇恒之腑
l 包括:脑、髓、骨、脉、胆、胞宫。
l 在形态上似腑,而功能上似脏,即不同于一般的六腑,故称“奇恒之腑”。
l 它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l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l 1、 脏与腑相互对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l 2、五脏与形体诸窍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整体。
1、脏与腑相互对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l 如: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就是相互对应,互为表里,脏在里,属阴;腑在表,属阳;
l 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是由经脉来联系的,彼此经气相通,相互作用,两者在生理上既对立又统一,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l 虽然脏腑各有功能,但并非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五脏与形体诸窍相互连接,构成了一 个整体
l 脏腑还与肢体组织(脉、筋、肉、皮毛、骨)、五官九窍(舌、目、口、鼻、耳及前后阴)等都是有机联系的。
l 五脏各有外侯,形体诸窍与五脏各有特定的联系。如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唇,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小结
l 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与制约的关系
l 六腑之间存在着承接合作的关系
l 脏腑之间存在着表里相合的关系
l 五脏与肢体官窍之间存在着归属开窍的关系等
l --构成了机体内外各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一节 五脏
㈠ 心
心居于上焦,坐于纵膈之上,两肺之间而偏左。具有主宰一身上下,统管五脏六腑的特殊职能,称“君主之官”。其经脉为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五行属火,主时于夏;其在体为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其华在面。病理特征为火热。其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人体的血液依靠心气的推动而在血脉中流行,输送至全身,心脏、血和脉管构成全身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就会导致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障碍。
2.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
神:广义的神
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 心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言其由阳气蒸腾津液,经玄府而排出体外;而津液与心血同源,所以有“夺血者无汗”之说。
4.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全身血脉归属于心;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由面部色泽反映。
5.开窍于舌——舌是心的外候,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
如:舌红、舌紫、舌淡、舌卷、舌强、口舌生疮等,反映了心的病理状态。
(二) 肺
肺为华盖,位居胸中,左右各一;肺朝百脉,上通喉咙,开窍于鼻,主一身之气,故称为“相傅之官”;其经脉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五行属金,主时于秋;其在体合皮毛,在志为忧、为悲,在液为涕,在窍为鼻,在味为辛。病理特征为燥。其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而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
指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同时吐出代谢后的浊气。
2)主一身之气:
宗气的生成;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
2、 肺主宣发肃降
l 宣发:
l 呼出体内浊气
l 向上向外输布脾转输的水谷精微
l 向外宣发卫气
l 肃降
l 吸入外界的清气
l 向下向内输布脾转输的水谷精微
l 肃降呼吸道异物,维持呼吸道洁净
3、肺主通调水道
l 指肺通过其宣发、肃降的生理特性可以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道路(三焦),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l 如:《素问·经脉别论》:“……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主通调水道的临床运用
l 如:若肺气失于肃降,水液不得下行,滞留于上,则下为小便不利而上为面目浮肿。
l 中医、中兽医临床上均有“提壶揭盖治尿闭”《血证论》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上源清,则下源自清。”
l 反之,若下焦气化不利,肾与膀胱失职,则水液停滞,甚至上迫于肺而致呼吸不利、喘促,医家谓之“水泛高原”。
4.肺主皮毛——营卫之气行于皮毛而充养腠理、御卫外侮,有赖于肺气宣发才能实现,故称。又《五藏生成》:“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诸气者皆属于肺。”
5. 开窍于鼻——指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都是肺气所主持。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门户。肺气调和,则呼吸畅利,嗅觉灵敏。《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7.肺液为涕——涕出于鼻,由肺主持,肺气和则津液上承,鼻窍得润而知香臭。肺气燥热,则鼻窍干涩;外邪袭肺,则鼻塞流涕。
㈢ 脾
脾位居中焦,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五行属土,分主四时(一说主长夏)。具有宣发与肃降、升清降浊的生理特性;其在体合肉,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窍为口,在味为甘,病理特征为湿。其主要功能:
1.脾主运化
l 运化水谷
l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l 运化水液
2.脾主统血——指脾气能统摄血液,使之正常循行于经脉,不使血溢于脉外。因脾虚而致出血者多归咎于脾虚。
3.脾主肌肉、四肢——指因脾胃的正常运化而使四肢肌肉得以濡养,并能正常活动。脾气虚弱,则见四肢消瘦,痿废不用,或浮肿;脾受湿困,则见四肢倦怠。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主摄食,脾主消化,故口为脾之上窍。脾健则知饥欲食,食能知味;脾病则食欲不振,口味反常。
5.脾液为涎——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主。
(四) 肝
肝位于腹部,右胁之内,横膈之下,胆附于肝,旧称“将军之官”。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经脉布于两胁。五行配属为木,主时于春。其生理特性肝体阴而用阳,喜畅达而恶抑郁;其在体合筋,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窍为目,在味为酸。病理特征为风。其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藏血
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1.贮藏血液
主要体现于肝内贮存有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之阳气的升腾,勿使其阳气升腾过亢,从而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平和畅达。
其次,肝藏血,具有一定的应急作用,以保证机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需要(如急性大出血时,对机体各脏的血液进行补充)。
2.调节血量
肝藏血的功能,还包含着调节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 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2.肝主疏泄
l 调畅气机(肝气郁结、肝气上逆)
l 调畅情志(情志不舒、急躁易怒)
l 促进运化: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
l 备注: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排精,亦与肝气疏泄有关系。
l 3.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腱及关节运动功能,须赖肝的精气滋养,故有“罢极之本”之称。肝气衰则筋不能动,肝风内动则抽搐震颤。
l 4.开窍于目 ——眼睛功用正常与否,与肝的精气盛衰密切相关,故名: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肝火上炎,可见两目肿赤;肝虚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明。
㈤ 肾
肾居下焦,其经脉为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五行属水,主时于冬。具有肾性潜藏、集阴阳水火于一脏、喜润恶燥等生理特性。其在体合骨,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窍为耳,在味为咸。病理特征为寒。其主要功能:
1.肾主藏精
l 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
l 包括气血精津液及饮食水谷精微等。
l 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
l 生殖之精的一部分直接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属于;生殖之精还包括人体发育成熟后形成的精子和卵子。肾为先天之本,所藏之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l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肾为水火之脏
肾精在肾气的作用下化生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
肾阴、肾阳又称为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也称为命门之水或命门之火。肾寓真阴真阳,故为水火之脏。
肾为水火之脏的临床意义有二:其一,一身之水火由肾所主,因此全身性水火失调的病变多属肾的水火失调,对肾的治疗是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其二,水火的失调以寒热为表现,所以对寒热的治疗应追究其本——水火之源的肾。
2、肾主水液
l 肾对水液有直接的蒸腾气化作用。肾位于下焦,接纳肺通调水道输送来的津液,将清者蒸腾于上,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浊者下输膀胱,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l 肾对津液代谢过程中的各个器官都有调节、推动、促进作用。肾藏精,为元气化生之源,如肺对津液的宣肃、脾对津液的转输等,动力皆源于肾。
l 肾是调节尿液排泄,维持机体津液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合三焦、膀胱,与肺、脾同司体内水液代谢与调节。
水液的具体代谢过程为:
l 水液由胃摄入体内,经过脾的运化,将水液转输于肺,肺将水液中的清中之清通过宣发作用而传散于全身,同时将水液中的清中之浊通过肃降作用而下行于肾,肾再经过其气化作用,将浊中之清再吸收而上输于肺,浊中之浊的无用部分则下注于膀胱而排出体外。
l 在这个水液代谢过程,虽然有多个脏腑参与了作用,但主宰整个津液代谢的却是肾脏。
l 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一方面可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理变化,另一方面也会出现小便清长、量多的表现。
3.肾主纳气——肾为元气之根,主纳气者,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4.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气化在发
骨,即骨骼。骨中有腔、隙,内藏以骨髓,故曰“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沦》);肾藏精,精能生髓,髓以养骨,故骨髓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滋养。
“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牙齿头发的生长、脱落,均与肾气盛衰有关。肾气盛,则齿更发长;肾气衰,则发堕齿槁。
5.开窍于耳与二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脉度》)。肾经上贯于耳,精气畅达,则耳聪目明。
二阴,指前阴与后阴,分别具有排尿、生殖和排泄粪便的功能。
第二节 六腑
1、胆
l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
l 胆与肝相连,互为表里。
l 《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
l 1.贮藏和排泄胆汁。
l --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
l 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胆的生理功能
2.主决断
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作用。
胆气充足--
胆气虚弱--
幻灯片42
2.胃
l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
l
l 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
l 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
l 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
胃的生理功能
l 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l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
l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
l 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
l
l 病理: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l
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l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
胃的生理功能
l 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l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
l 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l 病理: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3、小肠
l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
小肠的生理功能
l 1.受盛化物
l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
l 病理: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l
小肠的生理功能
l 2.泌别清浊
l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l 小肠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
l 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4、大肠
l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的主要作用
l 传化糟粕:
l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l 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
l 病理: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5、膀胱
l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膀胱的生理作用
l 贮尿和排尿
l 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
l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
l 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6.三焦
l 三焦 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l 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
l 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
l 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
l 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上、中、下三焦的特点
l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
l 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
l 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
2.总司人体的气化,是水液运行的道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病理:若三焦功能失常,多表现为水道不利,引起水液潴留,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
l
心与肺的关系—气和血的关系
l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l 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
l 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与脾的关系
l 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l 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
l 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病理举例:
l 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
l 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与肝的关系
l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运行和血量的调节及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
l 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
l 病理举例:心血虚与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l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
l 病理举例: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与肾
l 主要体现在“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l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
l 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
l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称为“心肾不交”。
l 如果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称为“水气凌心”。
肺与脾的关系
l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l 人体之气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脾气虚损,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
l 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生成痰饮,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喘息等症。
l 若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溏、水肿等症。
肝与肺的关系
l 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
l 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又称,“木火刑金”)。
l 如果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肾与肺的关系
l 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肺与水液代谢
l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l 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l 病理举例:
l 如果在病理状态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l
l 此外,肺肾二脏之阴液相互资生。若其中一方受损,必会影响另一方面。
l (五行关系中属“母子”关系)
l 病理举例:
l 临床常见“肺肾阴虚证”,可出现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l 治疗时肺肾之阴同补,“金水相生”。
肺、肾与呼吸运动
l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l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肝与脾的关系
l 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协调和饮食的消化两方面。
l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
l 病理举例:
l 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证。
l 若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肝失所养,可导致肝血不足;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
脾与肾的关系
l 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
l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
l 病理举例: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最终都可导致脾肾阳虚证。
l 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肝与肾的关系
l 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
l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肾精亏损,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会影响致肾精亏损。临床常用“肝肾同补”法。
l 此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
l 病理举例:
l 如果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