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60.《南湖传习录》之“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太极要真的按拳论练,不用很多年,有个3、5年就能有所小成。但是谁能克服这些后天本能呢?很难。比如放松,大家都认为放松有什么用啊,锻炼身体哪有不使劲的?松,还能有用吗?老师天天说松,练的人也得耍点小心眼。自己暗暗的使劲。非得练上身了,明白了,可是多少年的岁月也就过去了。所以——
第一,对放松不要怀疑,否则只能走弯路。
第二,要理清站桩、盘拳、推手的关系。
站桩、盘拳、推手,这是三位一体的东西,你不能练成三样东西。站桩就站桩,找松找静,这个松、静要干嘛啊,和架子是什么关系啊?不知道。和推手是什么关系啊?也不清楚。这就互相脱开了。站桩就是养生,其实里头有架子的东西,也有推手的东西,要去培养。盘架子,过去叫“行功”,叫“太极行功”,不叫太极拳。拳论上也是这么说的。行功和拳是什么关系?行的是什么?站桩就叫“静”功,推手是“用”功。推手没说让你用招用力吧。用功,用的什么功?——太极拳。这三个是相辅相成。
现在是怎么回事?盘拳去找什么“暗劲”,推手是顶劲。什么是暗劲啊,不就是暗中使力嘛。盘拳是为了去掉身上这些僵力,滞力,进一步提高之后,化掉招法,找里头的劲路。把招改成劲,这叫内劲,含而不露。有意柔,无意刚,下功夫去找松柔。松如无骨,松透了。练太极拳不是劲没有了,是都集中了,转移了,都沉到脚下去了。等用的时候,脚和接触点“说话”。不仅是太极拳,实际什么拳术到了高层,都是如此,只不过,太极拳是突出要求这一点。尚云祥说,打一寸的拳,他不松不柔不空,脚底下没东西,丹田里没东西,怎么能打出来?这都是一个理。
所以盘拳按规矩来,培养推手时的“劲”,推手拿人练,互相培养敏感。什么叫听劲,什么是力点,这些都搞好了,能用10年吗?有点悟性,3、5年足矣。王子英先生18岁懂劲,张继之先生20岁懂劲,都出来了,也就三年多的时间。有些人弄了一辈子也没明白,顶牛顶了一辈子。这就是走了弯路了。
现在有人评论说,过去这些老先生都是“假的”。可是这个假的,你十年八年也练不出来。所谓真的,俩礼拜就够了。这属于自己不了解,胡乱下结论。
过去老先生讲,你要真懂了太极拳,周身得拿气“洗”了。气是什么呢?他感觉非常舒服。松开了之后,感觉身上那么轻松,那么美,过去管这就叫“气”。气,就是一种形容词,区别于力,区别于僵劲、滞力。还有神啊,意啊,都别有深意。
杨露禅来北京,人称“神拳杨无敌”,这个神,是精神的神,并不是鬼神的神。但是,后来拿这个把太极拳神化了。
轻灵不是目的,是手段,用此手段,取胜对方,其中有惊弹,还有抖擞,还有软弹,这些都是短力,不是长力,长力是拥力、堵劲、截劲。所谓弹劲,就像打乒乓球,不能持球。武术界也称爆发力。他是短促的、轻灵的。
不推手只练拳行吗?也行,但是你要把太极拳的含义都明白,就不可能了。比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到底这个路线是怎么回事,只有通过和对手的反复实践才能明白。不推手,盘拳就是空的。
现在就是在空架子里大做文章,包括虚实、阴阳、八条身法……这个文章做的越多,太极拳被弄的越复杂,离真正的含义越远。因为他所规定的这些身法,比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灵顶劲……这些都是为推手讲的,有个时间段。
沉肩坠肘什么时候用?盘拳用他干吗?一用不就滞了吗?你梗着脖子虚灵顶劲,不就滞了吗?气血不就上去了?这些手法推手的时候才用的。沉肩坠肘,其实就是为了松肩松肘,真正沉肩坠肘是别人托你胳膊的时候用,擎住劲的时候用,然后还要走身法。要用就两条,盘拳的时候让你更放松,推手的时候用,用它才能贯穿一个“整”。别人不托你,你自己沉肘干吗?托的时候再沉。
虚领顶劲什么时候用?对方拔根的时候。周身身法提起来。
不研究推手,就在架子上大做文章,比如什么眼睛平视,收下颌,这不就等于把自己绑起来了吗?其实即使是用的时候也是要自然,古人这么写,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拳论大部分说的都是推手,王宗岳的拳论说的都是推手,十三式歌讲的也是,包括武禹襄、李亦畬的“五字诀”。现在把这些都用在拳里了,讲的最多的是“双重”,两脚不能同时用力,两手不能同时用力等等。如果这算“双重”人就别站着了,站着就双重了嘛。
“沾连黏随不丢顶”,不丢是不丢开、脱离开接触点,不是头顶。“猴头永不抛”、“虚领顶劲”讲的都是推手。
站桩,就是要消除身上所有的僵力,培养松劲。在松静的过程中,物自下沉,慢慢脚上就有东西了。脚也要放松,你先要把这个架子搭起来。等你推手懂劲了,再往里头灌。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是一步功夫,不是一个形容词。等你站到这个程度,你身上是什么感觉?盘拳也是放松,不管是37个动作还是108势,整个一趟拳,身上没有一个僵劲,都到俩脚上,这都是基本功的训练。推手的时候就用脚底下和接触点的劲,这两点得能“说上话”,会“说话”了,不丢不顶了,慢慢才能变化无穷,架子就能跟着这个感觉走。
推手的时候,那个鼓荡劲,一按,“当”一下就出去了。有了这个鼓荡了,就明白了丹田是什么样子、脚底下是什么样子、身上是什么样子,然后把这些灌到站桩里头,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但是这些东西只能从推手里得到,推手得不着,那都是空的。懂了推手,你才能知道架子,你哪点练的是背,哪点练的是肩,哪点是练的是胯,哪点是练的是气……架子才出这个东西。
比如吴式拳,为什么从中线提溜手呢?为什么一走,十指尖要从中线走啊?这都是和推手密切结合的。为什么气归中,不能偏?你不走中线,你的气永远是偏的。你手稍微一抬,气就上浮,你腕子坐了一点劲,它就滞。这些都是很细的东西。你要把这些细节都养成习惯,练拳就是改变我们的习惯。这么科学地练,有2、3年就很好了。推手也能很漂亮,注意是推手,不是打架,这要分清楚。我们既然说京戏,就别说变脸,那是川剧。
我能赶上这些老前辈的时代,真是有幸。杨禹廷、王子英、李文杰、张继之,这都是王茂斋先生的弟子,还有吴鉴泉先生的学生,受益不少。这些人,我那时候是挨家跑,后来往温师叔家里跑。这些老前辈都不是专业教拳的,自娱自乐。所以,他们说的东西都非常实在。后来老先生们都过世了,我就在回忆当中慢慢摸索,老师讲的当时不一定明白,非得练上身了,才明白,这不是当年王师爷说的吗?这么着逐渐对号入座,当时就算你记到本上了,你没记到身上,那还是没有明白。通过多年实践,上到身上,这才恍然大悟。
比如双重,王子英先生讲,什么叫双重,顶牛就是双重。当时就是不知道,还是较劲。较了多少年。不是老师一说就不顶了,这有个实践过程,但是你得知道顶是不对的,无意识的顶上了,知道了就别顶了,松开找别的吧。刘老师和张继之先生有时候也能茬上,一茬上,俩老头都乐了,你看咱俩怎么这么笨呢!他们功夫都差不多,也有这个现象。然后他们就研究怎么把手“摘”开,边练边研究。
附:近期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