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人到了一定年纪,别跟儿女走得''太近''
以前老话总说:养儿防老。
这个传统的养老观念,在当今的社会家庭结构下不再是热门。
儿女们各自成家后,和父母住在一块的越来越少。
甚至在和儿女相处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
辛苦操劳了许多,反而会落下几句埋怨。
年老后,千万别跟儿女走得太近。
保持一定的距离,留下自己的空间,善待自己,也是善待儿女。
-01-
孩子成家后,尽量不要住在一起
如果身体状况还不错,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就尽量不要和孩子住在一起。
毕竟,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长辈们总是不同的。
朝夕相处下,不同的习惯、观念、性格,难免会产生摩擦。
这样一来,距离变近了,关系却远了。
想起一部爆火的电视剧,里面的剧情就很真实:
一对小夫妻在城里工作安家后,小日子甜蜜温馨,公公婆婆也在老家过着悠闲愉悦的晚年生活。
没事儿可以时常打电话彼此问候关心,关系倒也融洽。
但自从老两口搬到儿子家后,一切就慢慢地变了。
儿媳吃不惯婆婆做的饭,婆婆觉得她娇气;婆婆擅自把家里的装饰摆设给换了,儿媳心里不舒服。
后来,婆媳俩围绕着用水,吃饭,花钱问题,几乎每天都有小磨擦发生。
一家人慢慢地变得生分了,小两口的感情也受到了影响。
听说这样一个很合适的比喻,父母和成年子女最好保持着“一碗汤”的距离。
各有各的空间,又可以互相关怀,一碗热汤送到彼此家中,不烫不凉,正好可以喝。
-02-
不要过分插手儿女的事情
希望孩子生活顺遂,婚姻美满,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
但儿女们自己的生活,还是让他们自己去经营吧。
夫妻吵吵闹闹很正常,不要过分插手,这也是他们彼此磨合的过程。
他们的财务状况,什么时候要孩子,长辈关心几句就好,不必替他们安排。
如果什么事父母都掺和进来,往往会好心办坏事,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生活被别人干涉,哪怕是父母。
古人也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为人父母,学着装糊涂挺好,大事给点建议,小事不掺和。
孩子们高兴,做父母的也乐得清闲。
-03-
给儿女带孩子,千万不要逞强
父母都是心疼子女的,子女成家有孩子了,总是想多替他们分担一点。
当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孙儿更是亲不够,疼不够,巴不得天天带他们出去玩,吃好的喝好的。
但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还是要顾一下自己的身体,量力而为。
像邻居家的陈大姐,儿媳去年生了娃,她想跟孩子多亲近,明明身体不大好,还要逞强去带孩子,谁都劝不住。
带孩子是最辛苦的,几个月下来,陈大姐累得腰酸背痛,高血压犯了好几回,吓得老伴赶紧把她接回来休养。
人老了,如果身体各方面还行,就帮忙带一下儿孙。
如果力不从心,那就不要逞强,毕竟老年人身体健康,才是对子女最好的支持。
-04-
和孩子相处,要放平心态
看过这样一个笑话,挺有意思:
有位老婆婆,经常跟人说,自己儿子命苦,娶了一个懒老婆,好吃懒做不干家务,每天都是儿子做好了饭,端到床头给她吃。
别人问她,那你女儿嫁得好不好呢?
婆婆马上笑眯眯地说:“还好,女儿嫁得不错。女婿很会疼人,每天做好饭送到房间给她吃,什么活也不让她干!”
虽然是个笑话,但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其实也和故事中的婆婆一样。
总是希望儿媳女婿懂事点,多付出点,自己的儿女多享福。
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可千万不能这样做。
要是总对儿媳女婿提要求,甚至压制他们,脾气暴躁的,直接跟您翻脸。
脾气温柔的,一时忍了,时间长了也是对您有意见的。
在小家庭里夫妻俩针锋相对,大家庭中自然也不会和谐多少。
对待儿媳女婿,最好做到小错少说,更不出去与外人说。
他们的好,要常说,更要常与亲朋好友说。
学会放平自己的心态,不偏袒,不计较,不攀比。
这样,自己的孩子也不会从中为难,一家人才会更加和睦美满。
-05-
不要总把自己的付出挂在嘴边
生活中,父母一生气,就喜欢对子女说这些话:
“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
“为你做了这么多,我容易吗我?”
很多话,说起来特别顺口特别解气,可有时候真的会让孩子们感到难受。
他们会觉得是自己拖累了父母,甚至会觉得亲情,也似乎没那么无私纯粹。
父母为儿女,本是心甘情愿,所以不必把自己的付出,时常挂在嘴边。
若是因此增加了家庭矛盾,冲淡了亲子感情,真的得不偿失。
-06-
网上常有人说:
“人老了,一定要具备四要素,老本,老伴,老屋,老朋友。”
来源:有书(ID:youshucc),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