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的老渔翁 | 舅爷是个着实人

舅爷是个着实人

文|发呆的老渔翁

舅爷,算是我们家所有亲戚中大家公认的着实人,也是我至今经常会念想的几个过世长辈之一。

着实,在我们河南老家,一般指的是一个人比较厚道、老实、本分,有时也讥笑某个人没出息,但词意总的来说属于中等偏好;用在舅爷身上,感觉真的非常妥帖,老人家一辈子没其他本事、只会种个庄稼,与世无争、平淡随和,不管在我的奶奶、他的二姐面前,还是在我们这些小孩子面前,言语不多、乐乐呵呵,就这么简单。

印象最深的,是舅爷黝黑的脸庞;河南人黄白色居多,像舅爷那样黑的彻底确实不太常见。舅爷经常戴一顶灰色的火车头帽子,脖子上习惯性地打着灰色的围脖,冬天总是穿着灰色的棉裤棉袄,中间系一条灰色的战带。在我们那里,战带通常是指长长的粗布条拧成鹌鹑蛋粗细、系在棉袄的中下段的带子,相当于腰带。可以说,舅爷与灰色有缘,正像他的一辈子一样,没有什么靓丽的时候。

01

奶奶娘家,是距离我们三里远、隔了两个小村庄的杨营,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我唯一的舅爷。在现存最早的1969年春节全家福中,除了爷爷奶奶、我的父母叔婶、我的兄弟姐妹,舅爷是唯一的编外成员,不,应该说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之一。非常可惜的是,这张老照片毁损非常严重,舅爷的上半身几乎模糊不清,目前已经找不到舅爷生前的其他照片。

舅爷大名叫长有,十分常见、接地气,尽管一辈子也不怎么富裕。听老辈人讲,舅爷并不是亲生的,具体怎么回事,一直没有人说清楚,也没有人去关心。在我的记忆中,舅爷和奶奶――也即他的二姐最亲,隔三差五就来我们家,二姐长二姐短地叫着,碰到什么农活就会搭把手干着;奶奶通常会“长有、长有”地叫着舅爷的名字,有时也会嗔怪“唉,你这个人咋就真着实哩”,语气中透着亲热和无奈。

我们家从上到下,都和舅爷比较热络。倔强耿直的爷爷在舅爷来时,也会有难得的笑脸。我的父母都会很亲热地说“舅来了,快屋里坐”,不管再艰难,也会想办法炒俩菜来招待。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是说不出的亲近舅爷,他戴的帽子围脖、旱烟袋等等,我们都会试着戴一下、比划着抽一下,舅爷往往不会拒绝,总是笑呵呵地,我们也乐呵呵地,温暖有趣。

02

最有意思的,是每年到舅爷家走亲戚。从奶奶那辈算起,她娘家算是老亲了;按照我们当地风俗,每年正月初二是雷打不动走老亲的日子,之后才能走其他亲戚。

舅爷打了一辈子光棍,住的房子类似现在城市的一室一厅,进门是客厅、也算卧室,靠着东山墙放一张床。里屋是厨房,光线不太好,暗乎乎的,砌着锅台、放着水缸,摆着木架、堆放各种物品。房屋四周空空落落、没和其他住宅连的太近,前面是一片宽敞的空场地,再往前是一个大大的菜园子,里面种着各种瓜果蔬菜,因为主要是上农家肥,空气中经常会飘来浓浓淡淡的臭味,好在农村人已经非常习惯,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妥。

每年正月初二早上,我们几家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十多个,在二叔、三叔的带领下走着去舅爷家串亲戚;因为人多、又是早上,耽耽搁搁凑齐人数、晃晃悠悠走到舅爷家,往往已经八点多了。而通常这时候舅爷已经做好一大锅大杂烩汤、熥好油条和枣卷馒头,请邻居家媳妇们帮助炒几个热菜,从左邻右舍借来桌子和椅子,一切准备齐当,就到村头迎接我们大部队的到来。

对舅爷来说,这是每年唯一一次人数众多的场面,也是他最忙碌、最高兴的一天。一般情况下,二叔、三叔及我的大哥、二哥在主桌上陪着舅爷喝两盅;我们这些小孩子安排在在另一桌,抢筷子的、要饭碗的、吃油条的、想吃菜的,好一顿忙乱才能安顿好。舅爷总是乐呵呵地,不时地招呼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娃们儿,多吃菜,都吃饱啊”,脸上堆满了笑,本来清癯的脸,皱纹堆积更明显了。

03

因为我常年在外读书工作,逢年过节才回老家,偶尔和舅爷见一面,老人家总是一如既往的言语不多,但总是关心,总是说“在外面不容易啊,可得照顾好自个”;舅爷之后的相关情况了解就更少,甚至包括具体哪一年过世,我也搞不清楚了,印象中曾经在某一个春节去给他的坟头烧过纸,就再也没有去过。

舅爷后来上了年纪,面临着如何养老的问题;在各方的撮合下,过继了本家族一个孙子辈,小名狗子,大名反而很少有人叫了。狗子好像是当过兵,红光满面,见人笑呵呵,对舅爷比较孝敬。奶奶在世时常说,长有也算有福啊,有些亲的都不一定能照应那么好,狗子是好人呐。

狗子还是一个厨师,我家红白喜事经常请他过来帮忙。而这时候,舅爷也就一起过来,帮着做菜的狗子忙乎一些事情,比如烧开水、上蜂窝煤等等,恍然间让人感受到家人般的亲情和温暖。

舅爷去世多年,我还时时想起正月初二走亲戚的热闹场面,想起舅爷站在村头翘首遥望的情景,想起舅爷给我们发一角、两角压岁钱的情景,想起小堂妹吃完饭后哭闹着非要把作为礼物的糖封子重新要回、舅爷一脸乐呵呵的情景,想起舅爷黝黑的脸、凸起的青筋、熏黄的手指甲,以及晚年因为有病不停抖动的手……

一切的美好已经成为珍贵的回忆,注定会时不时地从内心某个角落泛起,温暖我们自己最柔软的部分。

这就是我的舅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着实人。

图|网络

---End---

个人简介:发呆的老渔翁,原名江和伟,生于1970年左右,一个地地道道的邓州人。1993年南开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东北大连、丹东等地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曾在《南开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探索》、《城市开发》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从小爱好文学和历史,时常写点小诗和文章,纯属副业、自娱自乐,没有任何头衔,不曾见诸报端,把玩自赏而已。

Jan. 03

2018

(0)

相关推荐

  • 刘文华 | 游王家崖水库

    TRAVEL 小时候,每逢暑假,常随奶奶去舅爷家走亲戚.舅爷家在产西,隶属于宝鸡县.窑洞前就是水渠,附近有水库.后来,我从大人的嘴里知道,那水库叫王家崖水库,是千河水蓄积而成的. 有一次,有幸坐班车跟 ...

  • 信阳人拜年,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军哥微信:37096414    新 年 好 今天是大年初三, 军哥在这里 ...

  • 聂学运作品丨奶奶

    奶奶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奶奶走的那年,我才二十多岁,刚成家两.三个年头.奶奶是得病后去世的,走时六十来岁. 记得奶奶是在那一年六月初一(农历)同四奶一起去闸上烧香,回来时被一阵旋风刮了一 ...

  • 【滋水 · 随笔】冀晓琴:新婆

    新婆 文丨冀晓琴 打我记事起,新婆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的背几乎弯曲成九十度,正是农民里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典型形象.她常年穿着膝盖,屁股上打着补丁的蓝色裤子,灰色上衣胳 ...

  • 峻溪和大舅爷

    峻溪和大舅爷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4《祖母》/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我在渭南上学,接到爷爷去世电报的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山岭间一轮夕阳,红彤彤收敛了光芒. 我工作后,把爷爷晚年的一张照片放大了,装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9《少年叔父》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母亲去世是六月天,秋禾已起,气候燥热.出殡那天,夜里落了雨,气候凉爽起来,但雨,天亮未住.出殡是在半上午,正在着急,雨忽然停了,到了下丧一刻,云开雾散, ...

  • 153期/匡燮作品《父亲》(下)梁剑清读

    梁剑说:匡燮老师是我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老师,也是迄今为止除父母外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师长之一.老师为人豁达,行文恣意,一生文人本色不改.不了解先生童年与家庭出处的人,仅从其名其文判断,就如当年他的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的年/李维维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又来了,在人们还没有期盼中来了.总觉得现在一年太短了,越来越短,一年比一年短.儿子高兴的看着新衣服,期待着年的到来,我却害怕过年. 一年比一年怕,一种莫名的怕,不纯粹是怕自己老去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20《少年叔父》下/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小舅爷见两个外甥老远来借钱,一定是家里有急难,把钱给了,还要留下吃顿饭.二叔.三叔说:"我们不饿,这就回去了."小舅爷一把拉住不放, ...

  • 记忆中的那些农村亲戚

    难得晴天,出门,在人多的地方凑会热闹,观战扑克局,被酣畅淋漓的对擂氛围吸引,置身局外,却有种身在其中的惬意.小院的人常常见面,熟悉得几十米开外,看背景就能知道何许人也.远处走来的陌生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