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却成千古颂,留城以首巴将军 兼评杜晓明先生《巴蔓子》

背信却成千古颂,留城以首巴将军

兼评杜晓明先生《巴蔓子》

江雁

巴渝七星岗,盈盈见古陵。

将军巴蔓子,断头谢三城。

巴人感恩分,楚王葬上卿。

忠义动巴楚,千古慕英灵。

——《巴蔓子》 杜晓明

倘若没有亲赴巴渝,谁可曾听说过巴蔓子这个人?我承认,我孤陋寡闻。我从来也不知道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曾经有过这么一位将军,分明是违背了承诺,却赢得了敌我双方共同的尊敬和赞誉。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得感谢这首诗的作者,诗人晓明先生。因为他的这一首诗,我之于历史的某一处空白,得以填补。

在我看来,古典诗歌给予人的认知功能无非就是如下两种:一、我们可以用诗启蒙,并且教育人们从诗中学习处世为人之理。也就是古人所谓“诗教”。二、我们可以用后来人的眼光,去解读诗歌中所反映的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等。

晓明先生是今人,但是他却能以古体诗的形式去解读古人,我料想他应该是跟我持同样看法的。但是他比我更高明处在于,以诗来解读历史人物。

因为读了晓明先生的这首诗,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巴蔓子将军的事迹。具体可来读一读晋朝常璩的《华阳国志》:

“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从这段文字来看,这位巴蔓子将军,不仅仅亲手割下了自己的头颅,而且割后亦并没有倒下,反而是“以头授楚使。”

豪壮不豪壮?热血不热血?当然了,这样的文字,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其夸张的成分。然而即便是证实了它有夸张的成分在,我们是不是还该考虑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让后人将他塑造成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古人重信诺,对于背信弃义者,向来不吝鞭挞。然而巴蔓子却偏偏缔造了一个奇迹:他严重背信了,可是被骗的人视他为良将,他自己国家的君臣百姓更视他为英雄。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道理很简单。

巴蔓子将军的背信,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整片国土沦亡和只损失三城,孰轻孰重,我们清楚,巴蔓子将军更清楚。所以,他“许以三城”给楚国,为的就是能救完卵于覆巢之下。当不能自救的时候,善于假手他人,这本来就是一种智慧。

而当战事平息,面对楚国让他兑现承诺的要求,作为一国之将,巴蔓子将军自然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国土拱手让出。所以,他选择了这样一种壮烈的方式,既是给楚国一个交代,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惩罚。

所以,他的“背信”,其实是另一种取义成仁。所以,他当得起楚王“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的感慨,当得起楚国对他“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的隆重。

也所以,晓明先生说:“忠义动巴楚,千古慕英灵。”我觉得,这可以看作是一位后世豪杰对一位古代英雄的一种由衷的赞美。毕竟,诗歌从写作者本人的角度出发,也有一种功能,叫做“诗言志”。

(0)

相关推荐

  • 【转】民间故事:秀才与贪官

    说不上是哪个朝代了,城里有个30多岁的张秀才.因官场黑暗,他虽满腹经纶,却屡试不弟,只好流落街头,靠卖字为生. 这一年,有敌军围城,三个月不撤,城中百姓苦不堪言.这天,时值寒冬,大雪纷纷扬扬,没有晴天 ...

  • 重庆地域文化的根

    作者  荣昌赵良 在千里峡江,人们对盐的称呼相当奇特,称之为"盐巴".为什么要在盐的字后再添个"巴"字做后缀呢?要知道"巴"字在现代汉语里并 ...

  • 诗意重庆

    重庆地理地图微信公众号消息,自古以来,重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厚重深远的文化历史让历代文人墨客留步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在巴渝大地留下了灿烂诗篇."夜发清溪 ...

  • (原创文言文二十)一世一历涉,一条廊一封幽素

    为私意之间从吾城经,为爱烟火之盛自吾乡意,为爱生者吾之间自春秋携,是涉万里之沧桑自我之百味果遇见. 是我之鸿门宴门中七步诗佳. 一世一历涉,一条廊一封幽素. 为千古顾眄之菊山,是古眄之桂花,为想眷之小 ...

  • 范仲淹的这首词,其中十个字,就道尽了边塞风光,惊艳千古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自唐代以来,边塞诗就成了古典诗歌中想象力最丰富,思想性最深刻,艺术性也最强的一部分.或描写奇异的边塞风光,或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表达戍 ...

  • 行走丨巴国与巴蔓子墓

    重庆也有三次定都的历史,最早定都的国号为"巴",三星堆出土处为古蜀国的都城,初具雏形城市规模,它位于两江会合处的江口,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适合于人类早期氏族群居(原始社会)的渔猎生 ...

  • 王献之被离婚成一生的痛,写给前妻的信,成千古名帖

    在古代士族豪门之间.名门之间通过接亲进行联姻,连皇室都不例外,皇室为了巩固政权还会与外族进行联姻,也会跟士族.名门进行联姻.王献之就是因为联姻找到了挚爱,但也因为联姻又失去了挚爱.<奉对帖> ...

  • 王献之被离婚成为一生的痛,而写给前妻的信,成千古名帖!

    在古代士族豪门之间.名门之间通过接亲进行联姻,连皇室都不例外,皇室为了巩固政权还会与外族进行联姻,也会跟士族.名门进行联姻.王献之就是因为联姻找到了挚爱,但也因为联姻又失去了挚爱.<奉对帖> ...

  • 《滕王阁序》:王勃是如何把“求职信”写成千古名篇的?

    文/C叔 水没过头顶的时候,王勃想起一件事,借来的路费可能还不了了.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的八月,一艘从交趾驶向广州的船,翻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永远停留在了27岁.就在前一年,他刚在南昌,为第一次 ...

  • 宁金成 || 鞋子颂(外八首)

    鞋子颂(外八首) 宁金成 有了人的存在 你犹如朋友 亲如兄弟 帮辛劳的人们 度过了 不平凡的坎坷人生 你的执着陪伴 帮辛劳的人们 度过了 无奈的春夏秋冬 泥泞与雪天 饱经了苦辣酸甜 然而 你从不喊冤叫 ...

  • 【波城看世界】女儿的钢琴老师----晓明

    女儿的钢琴老师 美国的音乐教育从小学开始,小学生大约二.三年级时加入学校的管弦乐队,学习大.中.小提琴及小号等乐器演奏.但是学校不教授钢琴,因此很多家长聘请私人钢琴教师为小朋友提供课外辅导,意在音乐的 ...

  • 苏轼临死前给儿子留了一首诗,短短四句话,成了千古名句

    我们小时候学语文,经常会有学到苏轼这个人的古诗词,我们只知道苏轼是一个很有文学的人,但是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在我的印象中,苏轼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还是一个十足的吃货,东坡肉就是他发明出来的,在 ...

  • 宋代一篇84字的游记,信手写来却成千古经典,老师要求人人会背!

    宋人一篇84字的游记,信手写来却成千古经典,老师要求人人会背!苏轼的一篇短文,虽然只有84个字,却成教材常客,到底好在哪里? 有句俗话,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本意是指懂行的 ...

  • 宋人的一篇游记,只有84个字,信手写来却成千古经典,老师要求人人会背!

    宋人一篇84字的游记,信手写来却成千古经典,老师要求人人会背!苏轼的一篇短文,虽然只有84个字,却成教材常客,到底好在哪里? 有句俗话,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本意是指懂行的 ...

  • 美女上联讽刺和尚, 和尚对下联直击美女痛点, 如今已成千古绝对

    苏东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大文豪,当然在他的身边肯定也还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物,其中要属他的妹妹苏小妹和好朋友佛印最著名,两人的才华也是非常有名气的,那么这两人要是碰在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苏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