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缱绻付流年——品读李清照
我一直都以为,大宋王朝实在是一个变态的王朝,一方面赵匡胤怕极了地方武装的藩镇割据,于是杯酒释兵权让文官走到了安邦定国的前台,另一方面包括他在内的历任皇帝们同时又担心权力也可能过度集中在文人们的手里,所以还要时不时的打压一下朝廷重臣家中那些聪明绝顶的才子们。像晏小七,就很无奈的成了这个不良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空有满腹才华,却郁郁未得善终。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其实宋朝的社会风气相对而言却是历朝历代中最为宽松的,加之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所谓饱暖思淫欲,这些有钱有闲,安逸舒适的大宋子民们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学习琴棋书画,提高自己的修养,当然文学艺术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朝又是个很不错的王朝,因为它孕育出了易安居士这样有着绝世才情的女子。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故使其自小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称得上是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她和丈夫流落南方,再到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这段简介太理性也太干瘪,实在不能让我们充分领略到易安居士的绝代芳华。所以我们还是感性一点儿,穿越回那个朝代,去看一看她的成长轨迹。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李清照早年的一首小令,也该是她少年的生活写照。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朝大学士苏东坡的学生,其母也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在他们的熏陶之下,少年时就已工诗善词。在这首词中,正值青春年华的李清照,借助一系列颇具特征的动作描写,“蹴”、“整”、“溜”、“走”、“嗅”之间,把一个天真活泼,娇羞可爱的小姑娘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下阕,当她打过秋千满身是汗的时候,突然看见有个人影走进了花园,实在是唬了一大跳。我们说,宋朝的社会风气再宽松,但李清照毕竟是个女儿家,不宜抛头露面。何况其时她尚不知来者是谁,又晓得自己一副衣衫不整的狼狈样儿,心里多少有些慌张,只得含羞而走,以致于匆忙间甚至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干脆光着袜子跑开了。让她气恼的是,头上的金钗偏偏此时也来和她作对,居然也滑落了下来。捡是来不及捡了,只好随它去吧,然而这个活泼俏皮的小姑娘快到门口的时候,却又忍不住回过头来,想要瞅瞅那位不速之客到底是谁。好奇心如此之重,却又怕被人看出来了太过难为情,于是乎故作从容之态,顺手折下一枝青梅来嗅上一嗅,才又偷眼看了一看。五句诗,动作一个连着一个,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遇见生人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刻划得逼真传神,惟妙惟肖。年轻时候的李清照,性格活泼开朗,颇有几分不拘礼法。她既爱好琴棋书画,也喜欢划船、荡秋千以及“打马”之类的闺房外雅戏,这一点,和那些谨守闺训、不苟言笑的侯门千金大不相同,也曾遭时人诟病。例如王灼《碧鸡漫志》就说她“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当然这不过是一个道学家的口吻,实在不值一驳。但是也有人认为此词立意浅薄,淫靡庸俗,因而否定其为清照所作。这就真是是鸡蛋里找骨头了。细品之下,虽不能说立意多高,但是在宋朝诸多以妓入诗词的作品中,该首词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清新活泼的少女形象,纵然是“倚门回首”,却也因心中含羞,和淫靡庸俗实在不能划上等号。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赵明诚,二人志趣相投,可谓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而她也更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夫妻二人每有积蓄,便用于收集金石书画,全然不以布衣素颜为意。与此同时,李清照对于词的技法业已日臻成熟。宋时文人狎妓、纳妾成风,赵明诚似乎也不能免俗。或许是李清照彼时已年老色衰,给了他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或许也是因为常年远游在外寂寞难耐。总之,赵明诚想要纳妾的心思是渐渐明了了,这对于李清照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以前丈夫和其他士子们出入青楼听歌买醉,但毕竟只是娱乐,现在要来真的,岂能容忍?然而李清照究竟是一个聪明的女子,于是那年重阳节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游学的丈夫,写尽自己秋闺的寂寞与内心的惆怅。据《嫏嬛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此对妻子万般叹服,更因感其深情,纳妾之事,不了了之。
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生活,出仕为官。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赵李两家相继被卷入,并都蒙受了重大打击。仕途坎坷却换来伉俪情深。远离官场后的赵明诚携李清照屏居青州(今属山东)十年,夫妇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猜书斗茶花前,吟诗作赋月下。两人共治金石之学,李清照又独撰《词论》,阐述对词的看法,琴瑟和谐世所罕见。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复出官场,历任莱、缁(今均属山东)等地知州,李清照均随夫赴任所共同生活。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公元1127年,金兵长驱直入侵犯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宇,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 ,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虽为女子,但却满怀豪情侠气,一腔爱国热忱,丈夫临阵脱逃的行为让她深感羞愧,二人虽然并无争吵,但从此李清照对赵明诚的疏远冷淡代替了夫妻往昔的鱼水深情。1128年,战乱纷争中他们不得已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颠沛流离,偏偏二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李清照眼见大宋金瓯残缺,深感朝廷无能,行至乌江口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时,不由得浮想联翩,心潮汹涌。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夏日绝句》。其时赵明诚正站立在她身后,本就自责不已的他,闻听妻子的慷慨陈词之后更加愧悔难当,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在赴任湖州途中于建康急病发作而亡。其后李清照跟随南宋朝廷辗转江南,和丈夫一生收集的金石书画也逐渐丧失殆尽。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当孤寂飘零之际,一个堪称渣男的人物——张汝舟介入了李清照的生活,然而他本为骗取李清照钱财,才对其百般示好,所以当无依无靠的李清照顶世俗之风改嫁于他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立刻便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李清照洞察张汝舟真实用心,不堪屈辱的她坚决要与其离婚,竟招致了张汝舟的拳脚相加。其时,李清照又发现张汝舟的官职来源于谎报举数,便状告张汝舟。依大宋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最终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所幸李清照入狱后,由于翰林学士綦崇礼援手,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的李清照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活泼开朗,词作也再没有当年的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再嫁风波不但让她蒙受屈辱,而且招致道学者的污诟渲染,使她淡忘了赵明诚的苟且偷生,转而陷入对亡夫深深的思念,词作中不免也状写出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但是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多年的背井离乡,世俗的风刀霜剑,愈加伤害了李清照那颗已经残碎不堪的心,晚年的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流徙飘泊,在南宋的风雨飘摇中寂寞地死在了江南。壮志豪情都空许,一生缱绻付流年。宋王朝成就了李清照,却也成了李清照一生的痛。这位满怀杰出才情的女词人,或许至死也对家国之恨无法释怀!
伤易安
斜风,把雨丝
织成一幕轻愁
你藏在帘后
任凭寒气冷彻了你的肌肤
浸透你一身傲骨
从北国到江南
三月的烟花
绽放成妩媚的春色
而你,几经辗转
点点滴滴
都吟成了一句
——人比黄花瘦
双溪的小舟
搁浅在你不愿驻足的岸边
西楼的明月
在等待你的回眸
如梦令里
你说的那个卷帘人
还是
不曾把你的心事猜透
你将一生的才情
化成缱绻的文字
和一世缠绵
以至
无人再记起你的刚烈
生当作人杰的豪迈
不过是一个羸弱的女子
偶然的消遣
空留下 万千心事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我以这首诗作结,送给这位被称之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易安居士,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能消弥掉家国仇恨,不用寻寻觅觅,却能和心爱的人再续前缘,共结白首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