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朋友以及其他
约会,一般人都容易理解为狭义的男女朋友的见面。约会,甲和乙事先通过某种方式双方约定于某地某时见面的活动。广义的约会,这个概念反而被狭义的笼统理解吞噬掉了。
村里人说,吃了饭,我们一起上街买东西。你说,好。一会,他先吃饭完,就到你家门口的石板凳坐着等。你还在炒菜,菜好饭早熟了。端菜上桌吃饭,你照样像往常一样问他要不要再吃点,他从石板凳起身厨房来,也很客气的说,吃过了,你们吃就好了。吃好饭,你们一起其乐融融的上街。
城里人约会,两人事先某时某刻到某地见面,你提前十五分钟原则早到,熟悉周边的环境以及室内消防通道。而另一人则迟到四十五分钟。两人见面之后,他可能稍微说一下为什么迟到,或者你也懒得知晓他为什么迟到。总之,你们互相确认一下对方是真人,互相交流一下彼此需要传达的信息。写到这里,可能人们又会陷入一种狭隘的理解。确认眼神,互换信息,难道不是一种特工行为吗?其实,人与人见面,交流,本身就是一种现场式的信息互换。我说出我想说的话,你说出你想说的话,本身就是一种瞬时的信息互换模式。
另一场景模式,甲乙丙三人是同班同学,多年未见,甲忽然毫无预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早上六点钟就拨打电话问丙,乙是不是在哪个区域,怎么过去,接着又问丙所在的地方又是哪儿……丙回复:乙在A区B楼,在几号线W站C口出即可,到了你可以给他打电话,要么我给乙打电话,让乙给你回复电话。说完这个问题,丙接着说,我在哪哪哪,你要是中午有空过来,我们可以吃个饭逛逛附近。你可以同乙一起过来。
丙挂断电话后,给乙电话,说甲到这边住哪儿了。你要么给他打个电话,他要是愿意在你那边逛,你可以带他逛,你要是愿意随他一起来我这边逛也可以,不过,我应该不到你那边逛了。
甲挂断电话,觉得丙不够朋友,这里的不够朋友就是心里觉得丙装逼不愿意见他。而丙觉得,哪有这事呀。丙认为,甲来城市玩,当然欢迎了。不过,丙认为,甲来自己工作的城市玩,甲已经回复了两个明确的信息:(一)你要是想去乙那,我可以给你指路或者让乙给你打电话;(二)你要是来我这,我可以陪你逛逛附近的景点。
这里面涉及到信息传播中情绪/情感在语气中传播时候,接收信息方的内在心境的输入的问题。倘若信息发出端夹杂着某种生硬般的语气,而信息接收方肯定在接收到信息端源头信息的时候,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也在揣摩语气中的情绪/内在情感的传递。
说到内在情感的传递以及理解上的误差,不得不提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比如,朋友来跟你说话,你沉默待之,他反而会像个戏精一样揣测,是不是我打扰你了,是不是你生气了,又或者是不是我们的交流哪里出现了问题么?你看,沉默者代表着无数种被人误解的可能,而沉默者本身是无法涵扩所有他者的人设的,而人设方又以此种方式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未免会陷入某种有罪(情绪/人设)推定。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设在关系的另一端,可见其内在情感偏见的简单化。
有人来问我,如何定义朋友,朋友不存在某种血缘关系,滴血认亲的理论对于朋友是无效的。朋友,是两个人的交流的互动,朋友与朋友之间,不会彼此无休止的谈论我们两人本身到底是不是朋友,当两个人在交流互动的时候,这两个人不会傻逼到反问,我们到底现在是不是在说话,是不是在交流彼此的看法。只有当交流双方在向第三者描述彼此交流的东西,或者第三者询问你们关系的时候,你们才会向第三者回复说,我们是朋友。然而,这里的回复,我们是朋友,仅仅是他者眼中的朋友。而你们彼此的朋友关系,是由你们两人去定义彼此的边界以及朋友的定义域。而第三者仅仅知晓某种朋友的属性,而这属性哪怕与你们彼此的属性有某种差异性,并不影响他者认定你们是所谓的朋友关系。
比如我是阿威的朋友和阿威是我的朋友,两个朋友的定义域可能并不在同一范畴,然而并不影响说话者向第三者表明这种朋友的关系。
朋友的消解,就像力的消逝一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朋友也是相互的。当双方彼此之间同行多年,蓦然回首,发现原来你是这样/那样的而彻底无语分道扬镳。这不仅仅是两个个体的分离,也是一种词汇语义三观思想的决裂,这思想像烟花一样冲到天空,与同质性的烟花拥抱形成某种内核抑或再次爆炸,再次相聚,彼此循环于天空中。
朋友问,那他们冲破人海苍穹于天际间,他们会不会孤独。
孤独是另外一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