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马尔克斯:我见到了海明威

马尔克斯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玛丽·威尔许经过圣米榭勒大道。他在对街往卢森堡公园的方向走,穿着破旧的牛仔裤、格子衬衫,戴一顶棒球帽。惟一看起来跟他不搭调的是一副小圆金属框眼镜,仿佛很年轻就当上祖父似的。他已经59岁了,体格壮硕,想不看见都不行,他无疑想表现出粗犷的味道,可惜没有给人这种感觉,他的臀部很窄,粗糙的伐木靴上方是一双略显瘦削的腿。在旧书摊和索邦大学出来的大批学子当中,他显得生气蓬勃,想不到四年后他就去世了。

好像总是这样,在一刹那间,我发现自己被分成了两个角色,而且在相互竞争。我不知道该上前去请他接受访问,还是过街去向他表达我对他无限的景仰。但不管怎么做对我来说都很不容易。当时我和现在一样,说得一口幼稚园英语,也不清楚他的斗牛士西班牙语说得怎么样。为了不要破坏这一刻,我两样都没做,只像人猿泰山那样用双手圈在嘴巴外面,向对街的人行道大喊:“大——大——大师!”海明威明白在众多学生中不会有第二个大师,就转过头来,举起手用卡斯蒂亚语像小孩子似地对我大叫:“再见,朋友!”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

当时我28岁,是报社从业人员,在哥伦比亚出版过一本小说,得了一个文学奖,可是仍在巴黎漫无目的地飘荡着。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当年他们的作品只要出版过的我一律没放过,但我不是把他们当作互补性的读物,而是两种南辕北辙截然不同的文学创作形式。一位是威廉·福克纳,我一直无缘见到他,只能想像他是卡尔迪埃·布勒松拍的那张著名肖像中的模样,在两只白狗旁边,穿着衬衫在手臂上抓痒的农夫。另一位就是在对街和我说再见,立刻又消失在人群中的人,留给我一种感觉,曾经有什么已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而且从来没有消失过。

不知道是谁说过,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我相信此言不假。我们不满意书页上暴露出来的秘诀:甚至把书翻过来检查它的接缝。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书拆到不能再拆,直到我们了解作者个人的写作模式,再装回去。

但这样分析福克纳的小说,就未免令人气馁,他似乎没有一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反而是在他的圣经世界里瞎闯,仿佛在一个摆满水晶的店里放开一群山羊。分解他的作品,感觉就像一堆剩下的弹簧和螺丝,根本不可能再组合成原来的样子。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比不上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就像货车的螺丝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也许就因为这样,福克纳启发了我的灵魂,海明威却是对我的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不仅是他的著作,还有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惊人知识。

《巴黎评论》登的那篇他和乔治·普林顿历史性的访谈中,他揭示了一套和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说法:经济的不虞匮乏和健康的身体对写作有帮助;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好记起写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没有访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常有人说新闻会扼杀一个作家,其实正好相反,只要能赶快把新闻那一套丢开,倒可以成就一个作家。

他说:“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不到死的那天是不会停笔的。”最后他的经验发现,除非知道第二天要从哪里接下去,否则不能中断每天的工作。我认为这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作家最可怕的梦魇就是早上面对空白稿纸的痛苦,他这番话无异于一贴万灵丹。

海明威的作品全都显现了他如昙花一现般灿烂的精神。这是可以理解的。他对技巧那种严格的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在长篇小说广泛而冒险的范围中无法维系下去。这是他出类拔萃的特质,也是他不该企图逾越的局限。就因为如此,海明威的余文赘语比其他作家的更显眼,他的小说就像是写过了头,比例不相称的短篇小说。对比之下,他的短篇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让你觉得少了什么,这也正是其神秘优美之所在。当代大作家博尔赫斯也有同样的局限,但他懂得不要贸然逾越。

弗朗西斯·麦康伯一枪射死狮子,可以说给读者上了一堂打猎课,但也正是写作方法的总结。海明威在一篇短篇小说中描写一头来自里瑞亚的公牛,从头牛士胸前擦过,又像“转角的猫”似地快速跑回来。容我斗胆一言,我相信这样的观察,就是那种最伟大的作家才会冒出来的傻气小灵感。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这种简单而令人目眩的发现,显示此时他已经调整了他对文学写作的定义: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

海明威

对技巧的自觉无疑是海明威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而以较工整的短篇小说扬名立万的理由。谈到《丧钟为谁而鸣》,他说并没预先计划好故事架构,而是每天边写边想。这用不着他说,看也看得出来。对比之下,他那些即兴创作的短篇小说却无懈可击。就像某个5月天因为暴风雪,使得圣伊西德罗庆典的斗牛表演被迫取消,那天下午他在马德里的自助式公寓写了三个短篇小说,据他自己跟乔治·普林顿说,这三篇分别是《杀人者》、《十个印第安人》和《今天是星期五》,全都非常严谨。照这样说来,我个人觉得他的功力最施展不开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雨中的猫》。

虽然这对他的命运似乎是一大嘲讽,我倒觉得他最迷人最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成功的长篇小说:《过河入林》。就像他本人透露的,这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说,不料误打误撞成了长篇小说,很难理解以他如此卓越的技巧,会出现这么多结构上的缺失和方法上的错误,极不自然,甚至矫揉造作的对话,竟然出自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此书在1950年出版,遭到严厉批评,但这些书评是错误的。海明威深感伤痛,从哈瓦那发了一封措词激烈的电报来为自己辩护,像他这种地位的作家,这么做似乎有损颜面。这不只是他最好的作品,也是最具个人色彩的长篇小说。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写下此书,对过往那些一去不回的岁月带着强烈的怀念,也强烈地预感到自己没几年好活了。他过去的作品尽管美丽而温柔,却没有注入多少个人色彩,或清晰传达他作品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怀:胜利之无用。书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静而自然,其实变相预示了海明威后来以自杀终结自己的一生。

长年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对他又如此热爱,会让人分不清小说和现实。曾有许多日子,我在圣米榭勒广场的咖啡厅看上老久的书,觉得这里愉快、温暖、友善、适合写作,我总希望能再度发现那个漂亮清新,头发像乌鸦翅膀一样斜过脸庞的女孩,海明威用文笔中的那种无情的占有力量,为她写道:“你属于我,巴黎属于我。”他所描写的一切,他曾拥有的每一刻都永远属于他。

每回经过欧德翁大道12号,就会看到他和西尔维亚·毕奇在一家现在早就变了样的书店聊天消磨时间,直到傍晚6点,詹姆斯·乔伊斯可能正好经过。在肯亚平原,才看了一次,那些水牛和狮子还有最秘密的打猎秘诀就归他所有了,斗牛士、拳击手、艺术家和枪手,一出现就纳入他的麾下。意大利、西班牙、古巴,大半个地球的地方,只要提过,就给他侵占了。

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寇吉马是《老人与海》那个孤独渔夫的家,村里有块纪念老渔夫英勇事迹的匾额,伴随着海明威的箔金半身像。费加德拉维吉亚是海明威在古巴的避难所,他死前没多久还在那儿住过,阴凉树下的房子还保持原状,里面有他各式各样的藏书、打猎的战利品、写作台、他巨大的肖像剪影,还有他周游列国收集来的小饰品,这些都是属于他的,但凡曾被他拥有的,就让他赋予了灵魂,在他死后,带着这种灵魂,单独活在世上。

几年前,我有缘坐上了卡斯特罗的车,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文学读者,我在座位上看到一本红皮小书。卡斯特罗告诉我:“这是我景仰的大师海明威。”真的,海明威在死后20年依然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就像那个早晨一样永恒不灭然而又昙花一现,那应该是个5月天,他隔着圣米榭勒大道对我说:“再见,朋友。”

-END-

(0)

相关推荐

  • 【名家专栏】冯积岐:读书【《品味经典:读书笔记》独家连载之一】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读书 文/冯积岐 -01- 我记得,我从十一二岁时就开始读小说.那时候,读小学四五年级,小说中的不少字词不认识,就越过去,囫囵吞枣地读.小 ...

  • 海明威为何会自杀?在他的小说里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梅荷 一.他为什么要自杀?直到我看完他所有的短篇小说 读海明威的小说,心情很复杂,也很沉重,前提是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自杀?一个优秀的有着突出贡献的作家,为什么要自杀呢?直到我看完他所有的短篇 ...

  • 岳占东//李洱与顾建平关于长篇小说的对话

    59.李洱与顾建平关于长篇小说的对话 时间:5月7日(星期三) 天气:晴 上午是关于长篇小说的文学对话.对话的嘉宾老师是,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作家李洱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顾建平两位老师. 对话的方 ...

  • 石华鹏:写作的来路与写作的老师

    没有来路的写作终究有些飘忽 有一次听书法家们聊天.一位说,配得上"艺术"二字的书法,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笔笔有来路,二是整体有去向.这两句话虽有些武断,但细细品味却颇有些道理.篆. ...

  • 马尔克斯丨我所知道的海明威

    我所知道的海明威 文丨马尔克斯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玛丽·威尔许经过圣米榭勒大道.他在对街往卢森堡公园的方向走,穿着破旧的牛仔裤.格子衬衫,戴一顶棒球帽.惟 ...

  • 马尔克斯:谈海明威

    最"海明威"的肖像之一,拍摄于1957年 文/加西亚.马尔克斯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玛丽·威尔许经过圣米榭勒大道.他在对街往卢森堡公园的 ...

  • 加西亚·马尔克斯:遇见海明威的一刹那

    今天是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3.6 - 2014.4.17)的忌辰.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代表.诺奖 ...

  • 马尔克斯:当我遇见海明威……

    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代表.诺奖得主.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的马尔克斯,也有落魄的青年时期.那时他在巴黎漫无目的地游荡,忽然有一天,偶遇了他的文学英雄海明威,生命从此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我一眼 ...

  • 打造最优工作节奏的3个方法:达尔文、海明威、丘吉尔等都在用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69本书 <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 ...

  • 听名著:海明威《老人与海》全集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完美之作,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

  • 《老人与海》---海明威在古巴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1928年4月,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乘坐英国轮船奥丽塔号,由法国的拉罗歇尔港动身前往美国的基韦斯特岛.经过两个星期的航行,奥丽塔号顺利渡过大西洋,到达哈瓦那.这是海明威初次踏上古巴国土,陪伴他的是他 ...

  • 铁打的汉子 才尽的江郎|海明威新版文集三人谈

    海明威 主题:<海明威文集>新书发布会 地点:中信书店·启皓店 嘉宾:止  庵  学者.作家 徐则臣  作家 鲁  敏  作家 主持:宋  玲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中国人最早读到的 正是 ...

  • 海明威的四次婚姻告诉女人:你对一个男人越好,他就会越快抛弃你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评价他:"他凭一己之力,几乎影响和改变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文学,以及人们的思考方式." 张爱玲称他的作品,是自己最挚爱的外国文学作品. 王小波说,从他的小说中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