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七——咏史、感怀、山水诗之杂合体


1

在黑暗中出发。穿过节日的大街。

这是一次向故乡的旅行。蜀道,如今不再难了。

当黎明来临,我们已进入秦岭腹地,

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下午已经到达千年古城。

扩张使尘土遮天蔽日。新街道呈现旧面貌。

如果不是导航仪,我们会找不到进入村庄的路。

记忆,在这里完全丧失。等见到已坍塌的

不成样的石砌拱门,几段残缺的墙堞,才恢复记忆。

“太脏了”。这是我站在巷子里说出的第一句话。

垃圾堆在墙角、臭水四处乱溢。

直到走进叔叔的院子,听到看家狗的狂吠;

直到在叔叔的招呼下坐进厢房,心里才稍为平静。

寒喧、喝水。再一次走到院子中打量,

仍然没有找着回到故乡的感觉——“墙上的紫藤

爬得很好嘛”。“这棵泡桐长得很不错”。

我知道,说这样的话,不过是没有话找点说辞。

2

宽阔的、浑黄的水,永远的急流。

历史如果写在这样的水面上,我们能看到什么?

在我身后,一座古城已经消失,仅留下

十几丈坍塌的城堞——蒿草在裂罅处茂盛生长。

隔河相望另一个省,祖先们怎么西渡?

羊皮筏在急流中艰难漂移,有没有落水而亡者,

族谱上没有记载。不过,这条河吞噬的

生命太多,面对它我只能敬畏。甚至心存畏惧。

怎么能不畏惧?泛滥的水不止一次

淹没大片土地,离我老家的村庄只有一里;

出门就能望见水之浩淼连接天宇。

“人定胜天”,在它面前就像假和尚骗人的佞语。

如果必须说点什么,我能够说出的是,

站在古老的渡口,我真的是“心事浩淼……”。

奔流的水就像不断提出问题:“我们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犹如提出我们民族的哲学母题。

3

他对我讲家族的分裂;田、墓园、宅基地

的争夺,使亲情彻底消失,没出五服的亲戚们,

如今已“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而供奉祖先的祠堂,已近坍塌,却没人出面修葺。

使我沮丧。走在巷子里,我更沮丧。

半边房已经看不到了。新修的建筑,

把丑发挥到极致。哪里还能找到我熟悉的一切,

坐在巷口闲谝的女人,或者,垃圾中刨食的狗?

分割,扩张,曾经安静的墓园已不再安静,

被距离不到五十米的高速铁路、军营侵扰。

当我拜谒时,想到地下的祖先不可能安眠,

他们被火车和士兵的操练侵扰,肯定会不断吃惊。

让我觉得在这里唯心主义不如唯物主义。

如果有另一个世界与来世,

“那些手握燃烧的灰烬,在永恒的黑暗中赶路的人”,

我不知道,还能拿出什么东西去与他们相会。

4

玄武、朱雀。城中瓮城。正史没有记载的,

我们在稗史中寻找;统治者玄歌曼舞中发号施令,

两个丰腴的女人,一个把廷臣当成了药渣,

另一个的娇嗲,差点将丈夫的王朝搞得改变姓氏。

谈论她们,上千年从来没有停止,

已经成为国家的变形记。虽然我没有加入谈论,

那是因为“祸从口出”束缚了我。

要不然,我会这样说:她们的世纪是香艳世纪。

也是审美与审丑并存的世纪。我并不愿

提到那样的世纪。就像我读家族宗祠里的楹联,

“礼定三千周制度,仪成四品汉文章”,

要是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肯定就成了不孝之子。

看待她们,我宁愿以看待传奇的目光——

也以这样的目光看待一切——华岳庙街,少昊寺,

玉泉院,在我看来所有的供奉都反对精神;

不过是说明,此时此刻,寻找自己成为更难的事。

5

学习永无止境。丢失的秘密必须找回。

只是,我还能找到装在黑木箱,搁在炕头上方

木架的线装古册吗?还能找回心无旁骛,

抄写古老典籍,把圣贤的精神教授于人的事迹吗?

我觉得他已隐匿,把自己逼到陡峭的山顶,

从夜空中采气。那些绝壁上的云蹬,那些洞穴,

曾经是一种精神——选择远离人群的方式,

在孤寂中把信仰搞得比一座山还要坚硬。而寻找他,

就像夜晚用肉眼观天象;总是隔几层。神秘,

无力把握其中的奥妙。使得街头巷议中的猜测、推衍,

口口相传,演玄而又玄的故事,把他一再神话,

成为传奇——拜慕,曾是乡俗,曾是我的敬畏之源。

只是,我与他之间隔着的巨大罅隙,

肯定已无法修补。因为家族中大多数人对他的朝拜,

不过是以自私为出发点。而不是

看到他的恒心——对尘世的纸醉金迷彻底放弃。

6

这是前车之鉴……太多了,只要回溯,

我们总能看到,毁坏、重建、衰败、兴盛,

在这块土地上犹如月亮运行。甚至让人产生幻觉,

走在路上,都可能碰上天降灾祸,或者意外之事。

我当然不想这样。就像我不想翻阅典籍,

读到的都是狼烟四起,城池焚毁,

连道士都被追得像逃窜的兔子。至于杀戮,

不光是战争的杀戮,还有权谋带来的兄弟阋于墙。

如今,哪怕站在一片空旷的田地里,

脚下都可能埋葬着死于非命的人。

或者埋藏着王候将相。正是这样,当叔叔告诉我,

老宅下隐藏着几百平米的地穴,我没有一点吃惊。

只是转而想到一代又一代人,在纷乱世道,

拼命求生,非常不容易。就凭这样的事实,

我应该说些什么?“我们哪怕非常小心,

仍然会踩在别人的尸骨上”。“肯定是唐突的事情”。

7

自我纪念和血脉的保存是困难的。

当我的叔叔说,“逊”和“孙”,不断地迁徙

改变一切,意谓着,在走中迷失了自我。

我说,这重要么——重要的,不是意义,是真相。

所以我不谈论曾经的辉煌,“一巷一坊,

秩序井然,日日人声鼎沸,马鸣车喧”。

我谈论的是,一场大火、几次战争带来的饥馑,

最终把人逼成大盗,使斯文尽逝,辱没了先人。

让我只能哑然,思想人性的因果关系;

对路上碰到的族人在面相上寻找善恶的蛛丝马迹。

可怜的是,善是一种能力。应该

带来现实的秩序,而不是对混乱和肮脏熟视无睹。

为此,我必须读史;坑杀、腐刑、流徙,

制造了太多可述可泣的事,让我不相信盛世之说。

就像我从来不认为吃饱了肚子便是幸福。

鸿毛与泰山,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切肤之疼痛。

8

但我知道,仍然是对“道”的迷惘,

使我不断想到骑牛消失的人,一缕青烟千年不散,

萦绕在我眼前。但是“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做到了吗?关隘、街衢、店铺,让我看不出来。

搞得内心的城池重门叠户,犹如迷宫。

还在作为目标的不是逍遥游,也不是终南山隐,

而是把信仰物质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至于荒凉也被做成风景,被迫展览强辞夺理的美,

和单向度的前途。使得我抚摸斑剥的老墙,

头脑中已经还原不出任何古老的场面。

它们已经是只能在想象中出现的空中楼阁,

高悬在精神的晦暗天空,告诉我,仰望不过是赎罪。

不过是告诉自己,蹂躏河山这样的事

我们做得太多了。现在的趋势是还会继续蹂躏下去。

也许用不了多久,当河山一破再破,这样的

事情会出现在眼前——最终,人成为大地的敌人。

9

我不得不因此想象转向;千里外的成都。

国运交换时期父亲被迫的逃亡,改变了他的一生。

虽然口音一直没变,但是动荡的经历

已使他成为另一个他——自己家族变化的旁观者。

没有他就没有我。这种事实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我,其实是逃亡的产物)?归属感,

必须落实的观念,成为不断纠缠我的观念。

认祖归宗的过程,变成感受边缘化的过程。可怕吗?

可怕……。越是具体的面对具体的土地,

越是体会与之距离的遥远。对于我,不论是叔叔,

还是堂兄,接触的越深入精神越是疏远。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受,它们的出现的确相当残酷。

来,就是为了离开?这是无所归依的永久的逃亡。

我能否如此理解?旧井,巷子拐角的石头,

它们的旧貌也是新颜;也是偏离。我了解到的

情况是,自己似乎已经丧失了精神上回家的可能性。

10

如果我说:现实的速度犹如狮子

在嗜血的路上狂奔。意思是,我必须无奈地承认,

每次回乡都是自我清理,也在把我推向

更远的远离。我只能说对家族了解的越多,失望越多。

因此返回出发地的旅途——太乙宫、青铜关,

——让我失去了观赏风景的兴致。

我心里计算的是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一公里路到底

花费了多少时间。它们与我的生命构成什么样的关系。

分析的越清晰,越看不清。

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叛逆者。离开几十年,

骨头里再也没接收到老家的地气。

使我意识到,回乡已不是翻越秦岭山脉那么简单,

也不是跨过南北气候分界线那么明确。

意识、习惯、地理、环境、社会,构成了樊蓠,

也建筑了我认同的人生。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老家,

回不回去没有关系。虽然,我并不愿做叛逆者……


诗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六——为阿西而作

诗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五——咏史、感怀、山水诗之杂合体

诗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四——咏史、感怀、山水诗之杂合体

诗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三——咏史、感怀、山水诗之杂合体

诗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二 ——感怀、咏物、山水诗之杂合体

诗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一 ——感怀、咏物、山水诗之杂合体

(0)

相关推荐

  • 盼归来

    盼归来 他来了!匆匆地从异地回乡,带回了满满的老家的气息.那是我眷念不已的快乐啊! 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曾将幼儿时期的我放在老家跟着奶奶生活.记忆中,叔叔常抱着我,踱步在门前的庭院.我紧贴在他怀里,常能 ...

  • 在农村,为何有些人过年不回家,但清明时节会尽量赶回家扫墓?

    文/农夫也疯狂 在农夫的家乡这边,有三个节日,在外打拼的游子,基本都会至少有一个节日会回农村老家.一个是过年,另外一个是清明节,还有一个那就是七月半中元节了.这是在我们当地最为重要的三个传统节日了.有 ...

  • 师利国:回味到老家团年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现在党的政策好,人们都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真是今非昔比.记得五六十年代,大年三十早上还有借盐准备 ...

  • 【清明】祭拜的是祖先,延续的是家族生命力

    【清明】祭拜的是祖先,延续的是家族生命力

  • 花非花 || 小巷春秋

    小巷春秋 文/李素琴 我一次又一次地梦回到矮土墙围成的那条小巷.那条故乡的小巷.那里萦绕着我童年的欢乐. 站在巷口,我默默地凝视着,小巷的脊背弯曲了,红砖的院墙没有成为一条笔直的直线,而是一家凸一家凹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点灯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王运美   /   图:堆糖 我的家乡有一个流传久远的风俗,就是在除夕和元宵节这天要上山 ...

  • 西周金文《史墙盘》

    史墙盘 墙盘,西周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 ...

  • 欢乐老家行

    2021.4.4/星期日/阴/第95篇日记 清明节,我们回了老家. 天公作美,今天一天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气候宜人. 在老家,公公婆婆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都是我们本地特色,从小吃到大的最受味蕾欢迎也是 ...

  • 东莞市万江——詹氏宗祠(15)

    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下午,乘过年放假到万江下坝古村落一游,突然发现位于东莞市万江区下坝村--詹氏宗祠. 据宗祠介绍:詹氏宗祠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2007年重修.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 ...

  • 记忆中的仓巷子

    友情提示:本文1038字,阅读约需3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在潍城区,有人知道十笏园,有人知道城隍庙,还有人知道城隍庙肉火烧很好吃也很有名气,但有多少人知道两条古老的巷子,仓巷子与金 ...

  • 将家谱封藏在祖像腹内有什么说法?

    1966年底,红卫兵在曲阜二十九天,捣毁孔庙,破坏孔府.孔林.刨平了孔坟,将大成殿孔子像开膛.破肚,泥胎里竟然有古书.银制内脏等物品. 在很多寺庙的佛像中都有这种做法,就是将佛教的经书封藏于佛像腹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