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再次重逢
再次重逢
5年前,在北京市宛平城中,我遇到一个人,他是2000年初来的北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他说:“1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知道这里有这样一个纪念馆,离自己住的地方也不远,但当时是真的好穷,每天又好累,从没来看过。”我问:“这次怎么想起来了?”“在网上看见明年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所以就来了。”言毕,他望着那紧闭的馆门,不自觉地低了一个声调:“可是闭馆了。”从馆前离开,我们一起向卢沟桥移步。看着那一个个石狮,我想起了那张摄于“七七事变”前夕的著名照片,还有发源于故乡的那首《大刀曲》。他则一直沉默着未言一语。离开的时候,他突然说:“我开车来的,送送你吧。不过咱俩要往外走走,我把车停在外面了。”倾刻之后,他又说到:“我开的是日系车,不好意思开进来。”次年,纪念馆开馆后,我又曾一个人去过一次,馆内人头攒动,有老人,有青年,有孩子,还有外国友人,我想要在人群中找到他却未能如愿,但想起他说的那句“不好意思开进来”,我坚信他一定来过。
4年前,在九省通衢的武汉,清明时节恰逢周末,我和战友顶着细雨外出去二七纪念馆。在二七纪念碑前,我见到一对母女。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穿着雨衣,一脸纯真仰着脖子望着高大的纪念碑,地上摆着一朵沾满晶莹水珠的菊花。我没有去打扰这对母女,只是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个雨天里最美的风景。及至她们离开,我还在憧憬,如果以后也有一个女儿,她也愿意在假日不去游乐场,不要肯德基,而是乖乖地听我给她讲述先烈的故事,也许她暂时不能完全懂得我想告诉她什么,但她那一脸的认真就已值得我欣喜。
1年前,我去上海转车,顺路会面好久不见的朋友。短暂的停留时间,朋友陪我去了一大会址,在民族英雄邓世昌画像前,一个十余岁样子的男孩儿对他的父亲说:“这是民族英雄邓世昌,当时他的船沉了,他的狗叼着他的衣服想要救他,但他把狗也摁进了水里,一块牺牲了。”关于黄海海战,我最初的记忆源于中学老师的讲述,但我却不记得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打开百度,搜索到信息与那个男孩儿的讲述没有出入,不由得对这个孩子有些钦佩。于是,我一直跟随着这对父子,大多的时候是孩子在说,父亲在听,不时点个头表示认可,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话,孩子则开始若有所思。
也许是对历史的敬畏,也许更多的是穿着这身军装的缘故,每至一地,我都会去看一看当地的纪念馆,特别是与我党我军密切相关的纪念馆,而每次参观的时候,除了想要学习或重温那些刻进历史的印记,我更多的期待是能遇到宛平城中、二七纪念碑前、一大会址里的他。记得著名军旅作家徐剑老师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岁月的荒漠,也许会使所有的历史漂白褪色,但只要一个民族的精神不死,英雄的故事和歌就永远活着。我想,正是存在着我曾遇到过一个又一个他,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会不断得以传承,并永远终将不死。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伊心:某部组织干事,一个爱文字、爱行走、爱摄影的呓人。文字散见于解放军报、军事故事会、军营文化天地等报刊杂志。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