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晴天——闪了电”
就在前几天的某个晚上,基友问了我一个问题:
那些特别喜欢听歌的人,他们究竟想从歌里听出点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好,很大程度上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喜欢听歌。
很自然的,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听懂一首歌。
于是,在经过一大堆有内涵的港乐推荐之后,我决定开放一下自己的基本预期。
以便把好歌的范围释放到“个人推荐”这个层面上。
在“听懂一首歌意味着什么”这个系列之后,推送会过渡到单曲阶段。
今天我和大家聊的这首歌,很可能比许多00后的年龄都大。
这首歌就是曾经的KTV神曲之一:《流年》。
王菲实在是一个很特别的女歌手。
最近几天,我关于音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
任何试图在作品角度低估王菲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喜欢听歌的人,对上面这句话应该不会有任何异议。
这首歌首次出现在王菲的专辑中,是来自她个人的第九张国语专辑。
2001年版本的同名专辑《王菲2001》。
提问:《流年》和《人来人往》在表现力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回答:他们都是那种,足以在情绪上让人听哭的动人之歌。
《人来人往》听哭了陈辉阳,《流年》则让当时还是EMI台湾区总监的姚谦落泪。
陈晓娟的曲子柔和而温婉,恬淡中又不失细腻。
王菲接受采访时说“和自己的声线配合得极好”。
实际上,这偏偏是一首词曲俱佳的作品。
关于歌词,曾经有过这么个传说: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歌迷们最熟悉的梁先生,然而在他完成第一版歌词之后,作为演绎者的王菲并不满意——结果就是,某女人自己写下了歌词的开头:
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
用一种魔鬼的语言
换言之,这很可能是梁先生在作词生涯中罕见的,成为试稿者的小片段。
所幸这个人的确天纵奇才,极具个性的开头小节非但没有让他错愕,反而激发了他的灵感。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可能是华语乐坛最有灵性”的一副歌词。
整首歌最精彩动人的部分在哪里呢?
或许不是那句传了19年的“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而是下面这个小节:
你在我旁边
只打了个照面
五月的晴天
闪了电
不因为单纯的一见钟情,也没有后来岁月中既定的缠绵悱恻,有的只是初次邂逅时直达灵魂深处的震撼和动人。
这种感觉,或许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遇到了对的人。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能够坚定选择自己的人。
也只有真正具备大机缘,大气运之人,方才有这份契机能够遇到。
“他那天说我眼睛很会笑,那十秒灵魂大概已卖掉”写透了女人的沦陷。
“五月的晴天闪了电”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非君不可的宿命纠葛。
话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很久之前,某同学问过我的问题:
“++,在你们家的这一辈人中,有什么人是你比较佩服的嘛?”
“当然有啊,这个人就是我堂姐。”
确切的说,是我两个堂姐中年龄较大的那个。
为什么呢?
她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第一个出去打拼的小辈,她承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甚至在感情上也不甚顺利,即便如此,她依旧乐观坚强。
事实证明,上帝无法不善待那些,对生活始终抱有希望的人。
最后,她终于唱着对的那首歌,遇到了对的人——如今她儿女双全,已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幸福的存在。
熟悉我的朋友们可能要问:为啥写到《流年》这首歌就想起了她?
多年前的一次家庭聚会中,她独自一人坐在房间的另一头。
嗓音静谧且恬淡,安静的唱完了今天我写到的这首歌。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仿佛周遭的欢乐和喧嚣都已经和她无关。
什么是境界?这大概就是境界。
时至今日多年已过,我依旧觉得这是我听过最好的非专业演绎之一。
或许这真的就是人生,那时候我们总相信自己年轻,实际上呢?
年轻和老去之间的距离,或许真的只隔着下面这两样东西:
几首曾经入心,后来被铭记的歌。
几个曾经爱过,最终却离开的人。
很久以后,当我们发觉自己的情动时刻,当真不足一天时,我们或许才会真的想起那个人。
那个人曾经让你对未来充满期许,却消失在你的未来里。
那个人没有让你发自内心敢于幸免相逢,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你的言行和希冀。
对话时,无所不在的“可还行”和让老友都不止一次吐槽的口头禅“就酱”。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生命里有了这些印记呢?在劫难逃,自然不如不逃。
请相信我,这都出自改变你人生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