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疝证门

<目录>卷五\疝证门
<篇名>疝证总括
属性:诸疝厥阴,任脉病,外因风寒邪聚凝,内因湿热为寒郁,证皆牵睾引腹疼,
胎疝多因禀赋病,总审热纵寒痛疼,血左不移气右动,湿则坠重虚坠轻。
[注]
厥阴环阴器入少腹,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故诸病疝莫不属之也,
小儿病此,多因先天不足,本藏虚弱,
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寒邪凝结而成有之,
或因湿热郁于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井于血队,流入厥阴,
厥阴属肝,其性急速,故牵引睾丸少腹绞痛也,
又有胎疝一证,多因孕妇啼泣过伤,动于阴气,结聚不散,
令儿生下即成此证者,
大扺热则多纵,寒则多痛,在血分者不移,在气分者多动,
湿肿坠则重,虚肿坠则轻,因证施治,自切中病情矣。
%
疝证门

<目录>卷五\疝证门
<篇名>寒疝
属性:寒湿内蓄日已深,复被风冷水气侵,囊冷硬痛成寒疝,乌头桂枝金茱神。
[注]
寒疝者,因儿平日过食生冷,或卧湿地,以致阴结于内,气滞不行,
为日既久,复为风冷所束,水湿所伤,
故发时囊冷结硬,牵引少腹作痛,
初得之兼表者,以乌头桂枝汤主之,寒甚者,以金茱丸治之。
(乌头桂枝汤) 桂枝 赤芍药 甘草炙 乌头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乌头桂枝治寒疝,解表温中法最良,广桂枝同赤芍药,乌头甘草引生姜。
(金茱丸) 金铃子肉一两 吴茱萸五钱 以上为细末,酒煮麴糊为丸,
如麻子大,每服数丸,盐汤下。
%
疝证门

<目录>卷五\疝证门
<篇名>湿热感寒疝
属性:厚味过度生湿热,复触风寒疝气成,囊纵红肿常刺痛,乌头栀子服即宁。
[注]
小儿平素过食厚味,致生湿热,湿热之气下行,流入囊中,
复为风寒所束,而疝证成矣,发时囊纵红肿,常常刺痛,
当以乌头栀子汤调治之,庶疝可愈矣。
(乌头栀子汤) 乌头 栀子炒 引用顺流水入姜汁煎服。
(方歌)
湿热感寒疝气疼,乌头栀子汤最灵,栀子乌头姜汁共,顺流水煎病即宁。
%
疝证门

<目录>卷五\疝证门
<篇名>胎疝
属性:胎疝多因母过啼,儿生胞硬痛无时,轻用十味苍蘖治,重用金铃川楝宜。
[注]
胎疝者,因孕妇啼泣过伤,气结不散,蕴于胞中,令儿生下胞硬疼痛,
轻者十味苍蘖散主之,重者以金钤散或川楝丸主之。
(十味苍蘖散) 青皮醋炒 川附子炮 黄蘖 南山查肉酒炒 苍术米泔水浸
香附制 益智仁 元胡索醋炒 桃仁 甘草炙 引用小茴香水煎服。
(方歌)
十味苍蘖治胎疝,青皮川附蘖查苍,香附益智元胡索,桃仁甘草引茴香。
(金铃散) 三棱 莪术各三钱 陈皮 赤茯苓各五钱 茴香三钱 甘草二钱生
槟榔 枳壳各三钱麸炒 □藤□ 青皮各四钱炒 南木香三钱 金铃子肉一两
以上除槟榔木香不过火,余焙共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无灰酒调服。
(川楝丸) 木香 槟榔 三棱 莪术各三钱 青皮醋炒 陈皮各四钱
川楝肉八钱 芫花五分醋炒 辣桂二钱 牵牛二钱生取仁 巴豆三粒去油
共为极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姜汤送下。
%
疝证门

<目录>卷五\疝证门
<篇名>阴肿
属性:阴囊肿大邪气凝,风痒湿坠热多疼,疏风五苓导赤散,偏坠守效尤最灵。
[注]
阴器者,乃诸经之总会也,因邪客于少阴厥阴之经,
湿热之气与风冷之气相搏,气不得通,
故结聚而阴囊肿大,总之风盛多痒,湿盛多坠,热盛多疼,
如外肾肤囊肿大,痒痛坠下,此风湿袭于下也,宜疏风五芩散主之,
如外肾肤囊肿光亮,此因心火移热于小肠故也,宜加味五苓散或导赤散主之,
更有偏坠一证,或左或右,睾丸作肿者,
此因食积不消,湿气下行故也,宜加味守效丸主之。
(疏风五苓散) 防风 苍术米泔水浸 肉桂 羌活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阴肿疏风五苓散,防风苍术肉桂羌,猪苓泽泻赤苓术,煎服之时入生姜。
(加味五苓散)金铃子 白术土炒 泽泻 木通 茴香炒 赤茯苓 橘核仁
肉桂 槟榔 猪苓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方歌)
五苓散内用金铃,白术泽泻与木通,茴香赤苓橘核配,肉桂槟榔合猪苓。
(导赤散) 方见不小便。
(加味守效丸) 南星 山查肉酒炒 苍术各二钱炒 白芷 半夏姜制 橘核仁
神麴各一两 炒海藻 昆布各五钱 吴茱萸 青皮醋炒 元胡索醋炒
荔枝核各一两炒 以上共为末,神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
疝证门

<目录>卷五\疝证门
<篇名>小肠气
属性:痛引腰脊小肠气,加味香苏温散宜,上冲心痛失笑散,有形胡卢巴丸医。
[注]
小肠气一证,其受病与疝气等,
亦因湿气在内,而寒气又束于外也,
发时少腹胀,控睾丸引腰脊,上冲心痛而不肿是也,治宜分别形状,
如引腰而痛者,加味香苏散温散之,
痛而冲心气者,加味失笑散主之,
如少腹中有形如卵,上下往来,痛不可忍者,宜胡卢巴丸主 。
(加味香苏散)苍术米泔水浸 陈皮 川楝肉 甘草 苏叶 香附酯炒
引用连须葱白水酒兑煎服。
(方歌)
加味香苏散苍术,广陈皮与川楝肉,甘草苏叶香附同,连须葱白共煎服。
(加味失笑散) 五灵脂 蒲黄隔纸炒 元胡索各等分醋炒 共为细末,
每服一二钱,水酒调下
(胡卢巴丸) 胡卢巴炒 川楝子各四钱蒸去皮核焙 川乌去皮脐
巴戟肉各一钱五分 茴香三钱 吴茱萸二钱五分半酒半醋浸一宿焙
牵牛二钱炒 以上共为细末,酒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数丸,空心温酒下。

(0)

相关推荐

  • 二陈汤加减方有哪些

    浏览:1184次作者:天鱼 发布时间:2019-07-17 20:06:36 养生之家导读:二陈汤由法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10克,炙甘草5克,乌梅2个,生姜3片组成.水煎服.那么二陈汤加减方有哪 ...

  • 『医宗金鉴』淋证门

    <目录>卷五\淋证门 <篇名>淋证总括 属性:诸淋皆缘寒热湿,下移膀胱溲无时,水道涩滞常作痛,寒热石血随证医. [注] 小儿淋证,或因风寒袭人,或因湿热下移,乘入膀胱,以致水道 ...

  • 『医宗金鉴』痰证门

    <目录>卷五\痰证门 <篇名>痰证总括 属性:痰因津液不四布,阴盛为饮阳盛痰,稠粘黄色为燥热,清稀色自乃湿寒. [注] 痰者,水谷所化之津液不能四布,留于胸中而成者也, 多因饮 ...

  • 『医宗金鉴』癖疾门

    <目录>卷五\癖疾门 <篇名>癖疾总括 属性:癖疾过食肠胃满,浊液外溢被寒凝,潮热饮冷肌削瘦,腹满硬块面黄青. [注] 癖疾一证,皆因饮食过节,肠胃瑱满,浊汁外溢,复感寒气凝结 ...

  • 『医宗金鉴』积滞门

    <目录>卷五\积滞门 <篇名>积滞总括 属性:小儿养生食与乳,撙节失宜积滞成,停乳伤食宜分晰,因证调治保安宁. [注] 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纳受,脾主运化,乳贵有时 ...

  • 『医宗金鉴』<目录>卷五\杂证门

    <目录>卷五\杂证门 <篇名>二便秘结 属性:小儿热结二便秘,口渴舌干唇面红,八正尿秘少腹满,神芎便秘腹胀疼. [注] 此证多因乳食停滞生热,结于肠胃,以致二便秘结, 其候舌干 ...

  • 『医宗金鉴』<目录>卷五\汗证门

    <目录>卷五\汗证门 <篇名>汗证总括 属性:自汗属阳有虚实,或因胃热或表虚,睡中盗汗为阴弱,心虚血热随证医. [注] 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发泄于外者为汗 ...

  • 『医宗金鉴』<目录>卷五\喘证门

    <目录>卷五\喘证门 <篇名>喘证总括 属性:喘则呼吸气急促,抬肩欠肚哮有声,实热气粗胸满□,寒虚痰饮马脾风. [注] 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外候抬肩欠肚, 若更喉中有声响 ...

  • 『医宗金鉴』<目录>卷五\泻证门

    <目录>卷五\泻证门 <篇名>泻证总括 属性: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 [注] 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 然致病之原各异, ...

  • 『医宗金鉴』<目录>卷五\疳证门

    <目录>卷五\疳证门 <篇名>疳证总括 属性:大人为劳小儿疳,乳食伤脾是病原,甘肥失节生积热,气血津液被熬煎, 初患尿泔午潮热,日久青筋肚大坚,面色青黄肌肉瘦,皮毛憔悴眼睛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