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一

出则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年轻人和尊长在一起时,要处处表现出对尊长的恭敬和尊重。如果尊长站立着,年轻人就不能自己先坐下来,要等候尊长入座。尊长入座后,让年轻人坐下,这时才可以坐下。如果尊长没让你坐,就应继续站着。程门立雪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北宋时的杨时,进士出身,拜理学大师程颐为师。杨时已四十多岁,学问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喜爱,被视为得意门生。一次杨时和同学游酢一起去向程颐请教,不巧正赶上老师打盹。于是两个就静立在门外,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空飘起鹅毛大雪,但他二人仍恭敬地站在雪地等候。直到老师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力地将自己的全部学问教给杨时。后来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并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时也正赶上诸葛亮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恭恭敬敬站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感动,才说出安天下的妙计并随刘备出山,成就了蜀汉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怎样和尊长说话?声音要低,语速要缓,不能粗声大气,也不能语速太快,就如前面讲的,要“怡吾色,柔吾声。”但声音低也要有度,以老人能听清楚为宜。有的老人听力不好,那就要声音大一点。现在的孩子不懂怎样与尊长说话,一开口就大声嚷嚷,更有甚者自己乱嚷嚷,尊长听不清,就对尊长发脾气;“听不清算了”。这种说话方式是很不礼貌的。

说话声音高低看似小事,但在公共场所和社交场合确实不能忽视。我们在公共汽车上、候车室、影剧院、旅馆里经常会看到一些人高谈阔谈,旁若无人。还有的在展览馆、办公场所扯着嗓子说话,整幢楼里都能听到他的声音。这些表现最容易引起别人反感、厌烦,严重影响自身的形象,让人觉得你没有教养。我们前面讲到,在西方国家的公共场所用中文写着“请勿大声喧哗。”说话粗声大气已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形象,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与尊长见面时,见到尊长要小步快跑来到尊长面前,以表示尊重。就好象现在人见面说,“很高兴见到你。”当要离开尊长时,要先慢慢退后几步,然后走开。不要不待尊长说完就急着走,也不要尊长一说完就转身快步离开。这样就好像在说,我恨不得马上离开,真不想听你唠叨了。当和尊长坐在一起时,尊长问你问题,你要站起来回答。回答问题时,要平视对方,目光柔和,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也不要表现出惶恐不安的样子。

现在的孩子缺乏礼节教育,尊长问话不知道站起来,与人讲话眼神都不专注,表现得很浮躁,心里没有恭敬。在求职面试中,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年轻人,进场慢慢腾腾,回答问题时有的一直低着头,有的东张西望,回答完问题一听到“你可以走了,”转身就走。这些表现直接影响考官对你的评价。

以上讲的“悌”的部分,全是弟子在与尊长相处时,应注意的具体行为,看起来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但这些规矩都来自儒家的经典。如“问起对”,《礼记》里讲:“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为什么儒家经典会专讲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呢?细节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气质、风度等都是由这些细节培养出来的。因此,每一个家长、老师都要十分重视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严格要求,发现不合规范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从小培养孩子文明恭敬的好习惯。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诸父就是伯父、叔父;诸兄就是堂兄、叔伯兄弟。这些人都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侍奉他们就要和侍奉生身父亲、侍奉亲兄长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的爱心再广大一些,对所有人的父母都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恭敬,对所有人的兄弟姐妹都像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一样友爱,对所有人的子女都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关怀,那么就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世界就会更温暖,更和谐。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焦爱民,笔名:艾子.河南灵宝市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教师、公务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成熟做人 相约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忆录。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道道处世。

(0)

相关推荐

  • (夏云)弟子规——古代学童生活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全文360句.1080个字,是<三字经>的一种变体,核心思想是儒家的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五

    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进门的时候掀门帘,要缓缓掀起,不要弄出很大声音.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但许多人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三

    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二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谨,就是谨慎,谨言慎行.作为弟子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谨慎的习惯呢?<弟子规>仍然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讲起. &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七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信"的结构是人字旁,一个"言"字.这个会意字的意思是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八

    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难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是亲眼所见,就不要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

    出则悌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从这里开始讲的都是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行为规范.别以为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这些细节可能就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九

    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说话的目的是让别人听清楚.要让别人听清楚,就要吐字轻重分明,不疾不徐,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二十

    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什么是"善"?凡是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都叫善事.看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