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不仅有真好汉,也有女强人,主要是几个老女人。女人凶起来,害人不留情,女人狠起来,杀人不眨眼,女人耍起手段来,缜密冷酷令人胆寒。阎婆惜的母亲阎婆就是响当当的一个。丈夫阎公去世,阎婆母女俩一方面生计上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买棺材的钱和送葬的花销都拿不出,另一方面这个家里唯一的一个男人没了,两个女人难以支撑门户,尤其是她们这种外来户,最怕受当地人欺负。所以必须给女儿阎婆惜找到一个归宿。阎婆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是个以卖唱为生的人家,其实阎婆惜等于就是一个歌妓,烟花女子。阎婆不敢奢想给女儿选一个年轻男子,明媒正娶地嫁过去做人家的正妻,对于一个卖唱为生的家庭来说,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为了生存下去,必须给女儿找个人家,没有时间去慢慢挑选,因为家里没钱花了。只能尽量找一个有点钱有点势又可靠的男人,管他是30岁还是70岁,管它是做第三房、七房还是二十八房,对于这一点,阎婆看得很透彻,没有丝毫犹豫,这是赤裸裸冷冰冰的现实,一生出入欢场,阅尽人间百态的她,不会不懂。她托王婆向宋江求讨棺材,其实也是借王婆之口试探宋江是否有意包养自己年方十八,颇有姿色,又能歌善舞,省得耍笑的女儿做外室。若是西门庆那厮,肯定立刻就嗅出味儿了,巴不得马上弄到手,入洞房。可是宋江对美色不太敏感,所以王婆替阎婆向宋江讨棺材时"捎带着"夸阎婆惜貌美会唱的话,算是白说了。
之所以选择宋江,一是因为宋江有一定经济实力;二是宋江未婚并且单身一人在郓城县工作,需要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生活起居,也正因为宋江没娶妻,所以不用担心正妻阻挠丈夫纳妾这样的情况;三是宋江既是县吏又广交江湖朋友,势力不小,可以给母女俩提供保护,这样她们作为外地人可以免受本地人欺负;四是宋江仁义慷慨,人品可靠。试探不成,干脆跟媒婆把话挑明了,直接托媒婆向宋江提出求包养,替女儿自荐枕席。对此,阎婆没有感到丝毫的羞耻和伤心,生存才是硬道理。读到这儿,我估计阎婆以前就是做老鸨拉皮条的。这次阎婆如愿以偿了,母女俩托宋江的福过上了好日子。这正应了一句话:脸皮厚,吃个够。当然这里边王媒婆巧嘴撺掇的功劳是大大滴。可是好景不长,女儿阎婆惜很快跟宋江的同事张三勾搭上了,而且如胶似漆,因为宋江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但在女色上比较淡,更不善挑弄女人,这一点貌似是梁山好汉的通"病"吧,除了矮脚虎王英,其余的好汉大都不怎么好色。而这张三,长得又俊俏,性情又风流,是个泡妞专家,所以把阎婆惜给迷得神魂颠倒,愿意倒贴。其实自从女儿阎婆惜与张三勾搭上,这阎婆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那黑三什么来头,那黑三平时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阎婆能不知道?他可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多少人愿为他肝脑涂地,又跟梁山那帮强人有换命之交,这种人她母女俩得罪得起?另外,阎婆也知道,即便宋江对阎婆惜的背叛不予计较,但张三这种浮荡之徒毕竟靠不住。
读了阎婆千方百计拖拽宋江到家与阎婆惜作乐的描写,人人都会骂这阎婆厚颜无耻到了极点,这哪里还像一个丈母娘,这干的分明是拉皮条的勾当。但在阎婆自己看来,这是为了生存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阎婆,她只要那些有用的,至于自尊呀脸面呀人格呀这些没用的玩意儿统统甩到十八条大街之外去。她无法劝服自己的女儿与张三一刀两断——这个"小贱人"还真是个极有脾气的主儿。于是她不顾廉耻在酒楼旁边专等宋江出来,缠宋江来与女儿温存,其目的:一是在外人面前遮遮丑,掩盖女儿与张三的偷情,同时也是给宋江脸上洗灰。二是加热宋江和女儿之间已经几乎断绝的情分。也许俩人见了面,热乎劲儿又上来了,宋江也不生气了,女儿也掂量出轻重,以后改了,说不定俩人还能和好,把包养进行到底。至少让俩人关系迟一些决裂,这样起码可以让宋江暂时不发作报复,争取时间慢慢想办法谋出路。实际上这是在变相向宋江求饶。是的,不能让俩人关系就这么一直冷淡下去,冷淡下去对这母女俩没好处。这一点,宋江也看出来了,对于阎婆的变相求饶,宋江是产生了一定的同情的,所以他没把事做绝,虽然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还是跟着阎婆去见了阎婆惜。第三个目的是试探宋江的态度,想借此机会看看宋江是不是真的想跟阎婆惜断绝关系。如果宋江还想保持关系,那当然更好;如果宋江已经下决心对这事做个了断,那么如果双方能把话说开,也未必是坏事儿,至于结果如何,听天由命,毕竟宋江有"孝义"之名,是个仁厚之人,又有公职在身,也许不会因为一顶绿帽子把母女俩望死里整。至少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担心黑三找江湖朋友报复。如果等到事情进一步恶化,到那时候是死是活就不好说了。所以她死死缠住宋江,使其不能离开屋子半步,连出去买菜都上了锁,她还不停地劝女儿对宋江亲热点儿,甚至还充当电灯泡,借着酒劲,不停地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借此调节气氛。她见事极透,敢想敢做,想到做到,脸皮极厚,谋虑周密,绝对是个人物。实际上,阎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毕竟宋江在阎婆惜的床上躺下了呀,说明宋江至少还不想翻脸,如果那夜阎婆惜稍微主动些,俩人就亲热了呀,真那样的话,我想黑三第二天可能会请张三喝茶,告诉他:以后不准碰我黑三的女人,如果你答应我,我这就带你去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帮你找到你老娘,你不会跟我说你不知道你老娘今天早上不见了吧?然后张三在黑三的江湖手段面前很可能以后真的改了,这样宋江和阎婆惜就可以继续保持和谐的包养关系,阎婆就可以继续丰衣足食地做黑三的"丈母娘"。唐牛来搅局,谎称县令找宋江有急差,阎婆一眼看穿唐牛谎言,不假思索,一句话就拆穿了,可谓目光犀利,心思敏捷。她驱赶唐牛的手段那可是利索,劈脖子一叉,从房里叉下楼,然后照脸连扇两巴掌,直攧出帘子外。这动作之干脆凌厉,又让人怀疑阎婆年轻时是不是做过黑社会女打手。她之所以敢打唐牛,一是因为她知道唐牛是个乞丐一般的人,是这郓城县的底层,打了他,他也不能把老娘怎么样;二是因为她现在仍然是宋江的"丈母娘",就冲着这一点,她打唐牛唐牛不敢还手。这婆子,看事儿通透,行动果断,心狠手辣,绝对是个狠角色,年轻时肯定没少打过人,看来是真人轻易不露相啊。可是"小贱人"就是不懂事,不知高低,不知死活,辜负了为娘的一片苦心,她不仅不迁就黑三,还敢敲诈黑三,敲诈也罢了,你黑三哥给得起,关键这不是一般的敲诈呀,你手里攥着黑三暗通梁山劫贼的证据呀。已经说了,缓几天,卖了房子就给你钱,可是你非得立刻要钱,那不是把你黑三哥往死里逼吗?所以你必须死。女儿被杀了,阎婆的一切努力白费了。真的是这样吧?应该是,也不全是。
天下做父母的,看到女儿被杀,哪一个不是痛不欲生?哭天抢地?可她见到女儿被杀,却一滴眼泪也没有,异常冷静,冷静得可怕,于冷静中迅速想出对策,若非久经世故,狠若蛇蝎之人,谁有这样强大的心脏?她很理智,当妈的当然想为女儿报仇,但是自己能斗得过黑三吗?自己一个人,就算加上张三那厮,斗得过黑三吗?就算真的把黑三吿成死罪,黑三死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女儿的死很大程度上是自作的,是因为她太任性。女儿死了,老婆子还要活着。生存才是硬道理。所以,不能跟黑三死磕到底,但是又必须让黑三知道自己不会善罢甘休,这样就能增加将来和黑三谈判的筹码,多获取些利益。所以状是要告的,冤是要喊的,但是一旦对方低头妥协,那就要适可而止,坐到谈判桌前,用口才、眼泪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是的,我已不顾廉耻放下脸面做了那么多,不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其实爱发怒的人并不太可怕,太冷静的人才最可怕。该怒的时候不怒,该哭的时候不哭,该被吓呆的时候却在算计,这样的人往往是赢家。
阎婆和宋江开始激烈斗智。宋江是处心积虑想摆脱阎婆,阎婆是不仅挖空心思缠住宋江不放,更设下圈套请君入瓮,相比之下,阎婆这边达到目标的难度要大得多。阎婆:"苦也(这句话有这样几种理解:我女儿死得惨啊!我女儿命真苦啊!我心里好难受啊!)!这可怎么办呢?"此刻的阎婆,表现得像是一个死了女儿茫然无措,而对凶手宋大恩人却丝毫没有敌意的傻老婆子,她这样做目的是迷惑宋江,稳住宋江,避免宋江杀自己灭口。宋江威胁阎婆并试探阎婆的想法:"我是烈汉,绝不会躲事儿(逃跑),随便你怎么样。"没想到这阎婆不仅没有被吓住,并且回答得极有水平:"这小贱人果是不好,押司杀她是她活该,只不过我一个老太婆以后靠什么生活?"先是把自己内心里想把宋江剁成肉酱的想法深深藏起,表示自己并不因此恨宋江,接着开始提条件了,这个时候提出自己以后的生计问题,目的是进一步麻痹宋江,藏起杀机,使宋江放下戒心,让宋江觉得这老太太是真的不想追究女儿被杀的事,只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宋江提出补偿方案,进一步试探:"这个你放心,我保你丰衣足食。"宋江不假思索给出的这个补偿方案,像是个空头支票,阎婆对此显然不满意:"谢谢押司,不过女儿已经死在床上(言外之意:我女儿被你杀死,而且就死在床上,事情是明摆着的,你赖不掉),如何处置?"这话表面上是问宋江人死了后事怎么办,实际上是在威胁,敲诈。阎婆:"押司,只好趁天未明时讨具棺材盛了,邻舍街坊,都不要见影。"她怕宋江借口买棺材逃跑,所以提出趁天未明赶快去买棺材,这样一是进一步麻痹宋江,让宋江觉得这婆子是为自己着想,进一步放松戒心;二是这样一来她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比如说跟着把把质量关等,跟宋江一起去取棺材,寸步不离,不给宋江留一点可乘之机,防止宋江逃跑或者去县里打通关节。这婆子才不上当,立刻回道:"批条也不管用,你得亲自去取,人家才肯早早发来。"宋江没办法,只好立刻亲自去,而阎婆紧跟其后。她和宋江一起去取棺材,离家时不忘锁门,这是怕有人破坏现场销毁证据,真是思虑缜密沉着冷静丝毫不慌乱。这时候宋江已经智计穷竭,斗智斗不过这个老狐狸,他已经上当了,被这老婆子牵着鼻子走,一起去取棺材,一直被骗到县衙门口。
到了这地方阎婆立马老太太变身猛兽,一把扭住宋江便开始大声喊冤告状。多少好汉见了纳头便拜的江湖大哥,后来的梁山领袖宋江,就这样被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女人给收拾了。以后的情节就不是太有悬念了,可以略述。虽然阎婆当面指证,但做公的碍于情面不肯动手拿宋江,唐牛又来帮忙解围,凶手宋江趁机跑掉。凶手当着做公的面都跑了,这告状还会有结果吗?要是别人,这时候肯定都气哭了。但阎婆没有哭,也没有丝毫的茫然失措,她是个有办法的女人,只见她一把抓住唐牛:"是这厮把凶手打夺逃跑的。"众吏这时毫不迟疑,把唐牛拿下了。知县一心出脱宋江,所以千方百计敷衍,糊弄,消极办案,消极追凶,众公人也都极力包庇宋江,而阎婆孤零零一个老婆子,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三番五次到县衙喊冤、催促,即便宋太公拿出早先办好的出籍(断绝父子关系)证明,这阎婆也能一眼看穿其中虚诈,不仅不上当,还威胁知县:"你要是再不抓人,我就到上级去告状。"这下把知县也逼得不得不就范。可是朱雷两都头却私放了宋江,阎婆这时才算气馁了。县里很多人都是宋江的人,他们纷纷来替宋江说情,张三很快被和谐了。这个时候阎婆明白了,宋江势力太大,自己一个老太太拼死也斗不过他的,再斗下去恐怕自己这条老命都没有了。其实,阎婆并不是现在才明白这一点,她早就明白。但状还是要告的,告的越凶,得到的好处就越多。现在状告到这个程度,火候也到了。而且宋江托朱都头送来钱物,数目肯定不会小,阎婆的目的达到了,以后可以安心做富婆了,于是也就消停了,官府自然不再追究,这样一来宋押司没事儿了。这件事,虽说是宋江把死者家属摆平了,自己得以免除死罪,但是反过来看,在官府中人人护着宋江的情况下,一个孤身老婆子,能把名震江湖的宋江折腾成得九死一生,这让人们忍不住猜测她上半生不寻常的过往:"这婆子绝对有来头!"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路卓,河南南阳人,市五中语文老师,执教十年,虽非骐骥,甘为孺牛。读书两千卷,大学期间发表诗歌、散文。爱教书,讲课力求深厚有味;爱生活,处世常恐有愧于心。每有感怀,辄形诸纸上,以此乐而忘忧。愿以文字为酒,与君月下共酌,幸蒙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