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明代《剪灯新话》
明代传奇《剪灯新话》中的《牡丹灯记》是一篇讲艳情和鬼怪的传奇,故事发生地在浙江省宁波市内。
这个故事说,元末农民起义,方国珍占据浙东。每年元宵节,在明州(宁波)张灯五夜,男男女女,观看者人山人海。
有一年元宵节,有一个住在镇明岭下姓乔的书生,刚逝去了夫人,孤独无聊,但不想出游,只是靠在自家门前伫立观看。
十五夜,三更尽,游人渐稀少,见一个丫鬟,挑着一盏双头牡丹灯前导,后面有一个十七八岁的美女,跟着向西边行去。姓乔的书生,忍不住尾随而去。乔生邀请美女到自己家来坐坐,那美女竟也没推辞。美女说,她叫符丽卿,父亲做过奉化州判。父亲殁了,她又没有兄弟,就只好和丫鬟住在月湖的西边。于是乔生和她同居了半月。
后来邻居起了疑心,玄妙观道士去月湖的西边,发现了符丽卿之坟。乔生就一度断绝了来往,可最后还是被拉入符丽卿坟内,结果和符丽卿以及丫鬟同葬于此。事后,每逢云阴月黑,往往见乔生和符丽卿携手同行。
这个有点恐怖的故事,竟引起了当代百姓的兴趣。《宁波晚报》在2011年2月16日曾以《过一个另类元宵节——月湖边上演<牡丹灯记>》为题有过报道。大致说是2月15日有20多位来自月湖街道的文艺爱好者身着古装,展现了六百多年前《牡丹灯记》的剧情,让市民着实过了一把猎奇的瘾。因为这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元宵灯会。《牡丹灯记》比《聊斋志异》里的《画皮》早三百年问世。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全祖望还以此为题材写过一首竹枝词:“初元夹岸丽人行,莫是袁家女饭僧。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遇牡丹灯。”
这就令人关注到“传奇”。中国古典文学中,曾将文言短篇小说和明清戏曲都称为“传奇”。
传奇小说到唐代迈上了高峰,到了明代重又冈峦迭起。钱塘(杭州)瞿佑的《剪灯新话》、庐陵(今江西吉安)邵景詹的《剪灯余话》先后接踵而来。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中评《剪灯新话》说“文题意境,并抚唐人,而文笔殊冗弱不相副,然以粉饰闺情,拈掇艳语,故特为时流所喜,仿效者纷起,至于禁止,其风始衰。”也就是说,《剪灯新话》虽学唐人,但在写作技巧上比较冗弱;不过写的是艳情、灵异、鬼怪之类,读者感到新鲜,读的人还是很多,弄得连朝廷也不得不加以禁止。直到嘉靖初年,环境比较宽松。万历年间,邵景詹还忍不住模仿《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创作了《觅灯因话》,邵景詹笔力朴素遒劲,可是文采上已经逊色了。
唐宋传奇从明代传奇这座桥梁走过,迈向《聊斋志异》。于是,这座“桥”就有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为后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单说这三种书讲的人鬼爱情部分,就明显地影响了《聊斋志异》。明代传奇还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如,《剪灯新话》中的《金凤钗记》被凌濛初改写为《拍案惊奇》中的《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明代万历年间戏剧家沈璟也用这个题材写了戏曲《坠钗记》。
《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很早就有诗名。创作有二十几种。现在只有《剪灯新话》和诗话共三种流传。瞿佑是个少年才子,他十四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从福建来访,那朋友在酒席中指着鸡为题,叫他写首诗。瞿佑应声吟道:“宋宗窗下对谈高,五德名声五彩毛,自是范张情义重,割烹何必用牛刀。”原来《后汉书·范式传》写范式和张劭的友谊故事,范式不辞千里,来赴张劭的“鸡黍会”。张劭死后又来亲为奔丧下葬,替他修坟守墓百日。瞿佑这首诗以此称颂知己朋友之友情。父亲的来客张彥复大为赞叹,也以诗称赞瞿佑。当时著名文人杨维桢也对他叔祖称赞瞿佑说:“此君家千里驹也!”
《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在我国早已没有足本流传。但在日本却有篇数完整的活字刻印本。韩国和越南也流传此书。1931年,上海华通书局曾用铅字排印,今已不可多得。1936年,郑振铎曾将此书收入世界文库中。我前从旧书摊淘得一本封面被撕的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由周夷校注的《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合印本,现在看来已经十分宝贵了。
《剪灯新话》共四卷加附录两篇。《牡丹灯记》等二十二则故事,吓人,吓人!奇丽,奇丽!有趣,有趣!
本文参考书籍:
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剪灯新话》(外二种)
本栏目主编:韩阳
作者简介:金锡逊: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江干区作协会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