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连载135)狄青立下不世战功,却遭众人嫉妒。

第二卷  文治

第十六章 悲怆的名将

枢密使

拜很多影视剧所赐,许多人都以为皇帝就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想到什么只要随口说几句,旁边就有人替他拟成圣旨,然后派一个宦官装模作样地去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在现实中,皇帝并没有那么牛掰,他虽然拥有最高决策权,但一道诏令的出台,也不至于如此轻率。在宋朝,皇帝的命令,必须交付中书门下(宰相)商讨,然后由专人起草撰写,再经皇帝审核认可后才可正式颁行。我们多次说过,宋朝的文官都是很有性格的,不但宰执大臣经常要对皇帝提意见,就连负责起草文书的翰林学士或知制诰都敢耍性子,拒绝接受那些自认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赵祯想提拔狄青做枢密使,但宰相庞籍和副相梁适的意见并不统一。

庞籍在民间戏曲中被演绎成了著名的奸臣庞太师,可历史上真实的庞籍却是一个难得的贤相,此前一直对狄青鼎力支持。然而,对于狄青出任枢密使的任命,他却投了反对票。

庞籍这么做,并非嫉贤妒能。说到底,还是那条老掉牙的破规矩——“崇文抑武”。

枢密使是枢密院的长官,掌管军事大权,地位仅次于宰相。由武将出任枢密使,除了宋朝初年有过几例外,到了仁宗的时候,已经基本绝迹。庞籍判断,如果由狄青出任枢密使,势必引起文臣的强烈反对,到时候会闹得不可收场,对狄青也没什么好处。

于是,庞籍苦口婆心地劝说赵祯,还把赵匡胤给搬了出来,说什么当年慕容延钊拿下荆湖地区,太祖也没给封一个枢密使,曹彬征服了南唐,想得到一个宰相的名号,也没给。狄青的功劳和人家比,还是有差距的,还不如给他提升点级别,多赏赐一些钱财,枢密使就算了。

赵祯是出名的耳根子软,听庞籍那么一说,也觉得蛮有道理。

如果你了解宋朝前期历史的话,就知道庞籍的观点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慕容延钊、曹彬率兵征伐时,宋军的战斗力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况且,文绉绉的李煜怎能和蛮横的侬智高相比?

副相梁适就不同意庞籍的观点,他觉得狄青就该被任命为枢密使,理由也很充分:文彦博仅仅平定了一个州的叛乱就升任了宰相,狄青平定了广南西路十个州,怎么反而就不能胜任一个枢密使了呢?

梁适口中所说的文彦博,也是北宋政坛的一个重量级人物,在此我们必须简单插播一下关于他的故事。

文彦博,字宽夫,景德三年(1006)出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他和狄青是老乡。

由于科举文化的发达,宋朝社会对神童非常推崇,哪家的孩子有了一点高智商的表现,都会被煞有介事地宣传一番。如果凑巧这个孩子真的有出息了,这件事情还真能青史留痕。发生在文彦博身上的故事,叫“灌水浮球”。

据说文彦博幼时曾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滚进了旁边的一个树洞里,树洞很深,孩子们一会儿伸手够球,一会儿拿木棍拨球,都没能把球从洞里取出来。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文彦博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让大家都去舀水,然后将水灌入树洞中,球果然就浮了上来。“文彦博灌水浮球”的故事和我们常听到“司马光砸缸”一样,是在宋朝流传很广的智童故事。

文彦博天圣五年(1027)进士及第,在地方上做过知县、通判、知州,在朝中也曾任殿中侍御史、枢密直学士等职位。庆历七年(1047),文彦博入朝担任枢密副使,位列宰执大臣。

同年十一月,一个叫王则的士兵发动叛乱,占据了贝州(今河北清河县附近)。第二年,文彦博领兵平定叛乱,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将他升任为宰相。皇祐三年(1051),因为被人参劾,落职外放。此时的文彦博正担任忠武军节度使,主管永兴军(今陕西西安)。

梁适的话一出口,赵祯马山又回过味了。是啊,任命狄青合情合理嘛,我怎么就让庞籍给忽悠过去了呢?

庞籍眼见赵祯又往那边倒了,连忙反驳:“前次平定贝州之事,大家就觉得赏赐太丰厚了。文彦博当并判前已经是副相,如果宰相位置有空缺,原本就可以顺位递补,何况他还立功了呢……狄青行伍出身,短短几年内擢升为枢密副使,已经招来了一片议论,现在议论刚平息,若又给予过高的赏赐,势必又要招来非议。”

此外,庞籍口中还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理由:依宋朝的惯例,文官担任宰执大臣,可以随时更换,比如此前的寇准、吕夷简等人,在两府之间进进出出,跟串门似的。但是武将一旦进了两府,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得替换。一个是终身无理由退换货,一个是明显质量问题才能退货,你说选哪个?

庞籍的一通慷慨陈词,让赵祯又动摇起来。最后,他还是改了主意,授狄青为护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又、为他的四个儿子超迁升官,又外加赏赐了一栋豪宅和大量钱物。

至于实际官职,依然是枢密副使。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副相梁适并不甘心,他又找机会向赵祯上了一道密奏,为狄青据理力争,声称如果就此亏待了狄青,将来就没人肯为朝廷拼命了。为了说动赵祯,梁适还找了个宦官帮腔。

果然,赵祯的软耳朵名不虚传。一听,很有道理!把两府大臣都给我叫来,重新再议!

宰执大臣都到齐后,赵祯直截了当地对庞籍说:“前次平定广南的事情,赏赐太薄,狄青还是得担任枢密使!”

庞籍立刻懵住了,刚说好的事情,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呢?庞籍发现,这回,赵祯表情严肃、语气严厉,看来不好对付。于是,他虚晃一枪,想打个太极拳:“要不,还是等我们回到中书,再商量一下,明天再来奏报?”

“不用回中书了,就在殿门阁内商议,我就在这里等你们的商讨结果。”向来对大臣温文尔雅的赵祯,这次难得强硬了一回。

话都说成这样了,还讨论个什么呢?

庞籍等人连忙加班审议,拿出了一个符合赵祯心意的结果。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那个替狄青出头的副相梁适。大家或许会觉得梁适先生很地道,能够超越自己的身份,站出来说公道话。

其实,你大可不必感动,人家老梁也是无利不起早。梁适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当时正担任副相,如果等宰相庞籍退下来,按理第一顺位的递补人就是枢密使。而如果由狄青出任枢密使,武臣是绝对不可能担任宰相的,再顺延下去就轮到自己了。

要说这把算盘打得还真不错。第二年,庞籍真的退岗了,梁适顺利转正,也算劳有所获。

五月,诏令下,命狄青为枢密使。

至此,狄青历经一波三折,终于当上了枢密使。一个武臣所能企及的最高职位。

不过,正如庞籍所料,狄青的这个枢密使,做得一点也不舒坦。

小编微信 :nbhanlin

新浪微博 | 简书 | 头条号 :野狐狸

《宋朝进行时》(又名《瓦舍聊宋》)

版权由行距文化代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