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出门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朴刀是水浒传中出场频率最高的兵器,宋江、卢俊义等出门行走,都会带上一把朴刀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兵器比朴刀的出场数次更多。那么,朴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呢?它的源流和“设计灵感”又来自哪里呢?

从当时的环境给朴刀下个定义 在水浒传中,好汉们出门往往会带着一把朴刀,从这一点就能够判断出很多东西: 首先,朴刀的制造成本并不高,很可能民间的铁匠作坊就能够打造,所以它的质量完全依赖于工匠的手艺和锻造材料,谈不上好用,更谈不上削铁如泥,用坏了换一把就是。 其次,朴刀并没有什么工艺标准,长短、轻重、大小都比较中庸,适合“大多数人使用”,是一种在民间被广泛使用的兵刃。 绝不可能是像鲁智深的禅杖、关胜的大刀、董平的双枪那样精心打造、制作精美、千锤百炼!的”专用兵器”! 再者,朴刀很有可能有大量的制成品出售,就象菜刀、铲子一样在铁匠铺售卖,那么它绝不会以兵器的“面貌”出现,会被冠以农具、工具的名称。 而江湖好汉们能够扛着朴刀行走在“光天化日”下,可见官府是默认了朴刀作为”日常器具”。否则,封建王朝时代,绝对没有人敢扛着一把兵器行走江湖。 那么,朴刀很有可能的就是一种伪装成用来刈草、砍伐的寻常粗使工具而已!

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武器 封建王朝时代,人口大量聚居于城市、农庄。在“聚居点”之间除了官道之外,往往是荒无人烟的野外,大量没有开发的荒山、密林,既隐藏着凶猛的野兽,也有劫财害命的强盗。所以,行走在外的人,就有了对防身武器的需求! 然而,专制的封建王朝,出于安全稳定的需要,是不可能让平民百姓拥有武器的。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 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懂得了“变通”二字的真谛。既然刀、枪、弓等兵器无法光明正大地拥有和携带,这种“伪装”成工具的朴刀,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朴刀究竟是工具还是武器,官府当然十分清楚,但既然有了“工具”的名头,就变成了可以光明正大携带的兵器。 实际上,朴刀是分为两个部分的,其中刀头部分,就是一把刀,可以放在包袱中、可以放在车马上。刀柄则是一根棍棒,扛在肩膀上并不起眼。只要不是傻到扛着一杆朴刀在差役面前转悠,基本上是没啥问题的。

朴刀的技法 按道理来讲,既然冠以刀之名,其主要技法必然是“劈、砍”,但是在水浒中我们会发现,好汉们在使用朴刀时,更多用的是“搠”。 “搠”,其实就是扎、捅!朴刀的用法,不像是刀,倒像是“枪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技法上的错位呢,还是跟朴刀的形制有关。 卢俊义在使用朴刀时,是把刀头安在刀柄上,三个“爪扣”,就变成了一把长刀。限于工艺和材料,在格斗时,这种“拼接”方式显然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劈砍技法。 因为劈砍时,刀是垂直作用于刀柄的,很容易导致折断,陷入不利境地! 很显然,“搠”显然更适合朴刀施展。这也导致了朴刀的刀身,越来越趋向于狭长,依靠尖锋而不是依靠刀刃来杀伤敌人!

结语:由此可见,朴刀可以看成带有延长装置的短把大刀! 既可以当大刀用,又可以变成长刀克敌制胜!并且是一种制造成本不高、携带方便、不属于官府“管制”的兵器。 朴刀,是严格的兵器管制与江湖好汉们格斗防身需求妥协之下的产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