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巧激趣
学习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学习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是生学成才的原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生物课如果上得内容单调,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可能听得昏昏欲睡,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对生物学的“爱之焰”,则是生物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1、巧导妙引扣心弦。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开场白”,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步入求知的兴奋状态。
巧设导语,一是联系授课内容的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如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首先介绍:“据研究,一株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公斤的水,而真正用于其生命活动的只有2公斤,那么,玉米吸收那么多的水到哪里去了?这有什么意义呢?”引起学生对“蒸腾作用”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讲到人类高级神级活动时,首先给学生讲三国时期曹操“望梅止海”的故事,这是实际上只是“读梅”,然后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分析讨论“吃梅”“望梅”“谈梅”,均能引起唾液分泌,但三者有何区别?而后及时引导分析,排疑激趣。
2、迷语、故事、顺口溜,提高兴趣易接受。
生物课堂上,适当地使用一些俗语、成语、谚语、顺口溜等活跃课堂气氛,又使新知识利于接受。如两栖动物教学中,首先出示一则谜语“河边一个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学生不难猜出谜底青蛙,然后播放青蛙的生活环境,得出“幼体生水鳃呼吸,成体陆生肺呼吸”两栖动物的由来。在学习鸟类的血液循环之后,让学生记住“心脏分四腔、血液不混合、循环两路径、输氧能力强”的特点,学生不但兴趣农,记得也特别快、牢。
3、比喻拟人、善变招法。
生产中有些内容抽象难懂,不易理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生动,在学习眼球的结构时,背一台照像机,把“瞳孔”比喻成“光圈”,把晶状体比喻成镜头,把脉胳膜比喻成暗室,把“视网视”比喻成“胶圈”,这样就使学生对眼球成像的光学原理有了认识。
4、媒体手段,精彩呈现。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材料生动活现,直观真实,一看既懂过目不忘。近年来,我校建起了多媒体室、教师人人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师生均尝到了甜头,尤其像生物多媒体教学,学生几乎已上了瘾,逼着你不得不多制课件,生理卫生的血液循环,单靠口讲、学生难以理解,多媒体课上,学生看到了心脏的舒缩及血红蛋白运输着O2延血管流动及交换,抽象的知识立即理解了,学生看了青蛙的结构及青蛙吃昆虫的片段后,肯定会牢牢地印在脑海里了。
5、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课外活动不仅是一种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守集制作植物标本、昆虫标本等,组织学生挖丘蚓、捉河蟹等,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实验材料,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不知不觉中又培养和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6、办报长知识,拓宽趣更浓。
让学生定期办生物小报,融知识性,趣味性,益智性于一体,为了办好报,学生就要从课内外大量阅读、搜集,同学们办起了“生物大观园”“植物百花园”“动物乐园”“生物谜宫”等,展出交流,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使学习生物的兴趣益加浓烈。
生物世界本身充满神奇和奥秘、饶有趣味,教学教程中要积极地想方设法积累挖掘生物知识中的“兴趣点和兴趣因素,课内课外相结合,积极地培养学生学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由知之者变成好知者,由好知者变为乐知者,为生物科学事业而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