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不知有多少专家在说着神话

自学会喝茶,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惑,茶叶到底如何评判优与劣?好茶真的要明前茶,而且要芽尖?真能品出专家所说:如兰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

试着按照这些评价去品茶,八省会这儿有茶室,各类名茶皆有,竭力装模作样地砸唇弄舌,却总进入不了专家们说的那种境界,只得无奈地承认:吾辈看来属牛饮之料,难登大雅之堂。

但对茶还是有领悟,就直白地记录下来。

第一次喝龙井,加了沱茶

记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才分到厂工会,夏天,晚饭后,厂工会主席袁永武在楼下叫我。我住在二楼,袁主席在我上面一排房子住,都挨着川维厂子弟一小学。

他叫我到他家去品茶,一个朋友送了他一盒西湖龙井。当时,重庆人喝茶,基本上都是喝重庆沱茶,茶馆里也只有这种茶,偶尔有些茶馆,会有花茶末。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花茶才逐渐进入茶馆和市场。再以后,其它茶叶才次第在市场上散开。

到了袁主席家,他拿出茶叶,是铁盒装的,约二两。重庆沱茶是团茶,铁盒装的我还是第一次见,拿着仔细欣赏一番,这可是名茶,虽没喝过,但名字太响亮了!

启封,下茶,有些惊异这茶叶是扁扁的。注入开水,就是静静的等待,如同等待神圣仪式的揭幕。俄瞬,观茶汁已渗出,两人同时端起茶杯,细细咂一口,抿抿唇,我望他,他望我,同声说:再加点!

茶水虽色变,但味道却淡,淡得根本品不出茶的味!于是又撮了一些茶叶,放进杯里。我还拿来根筷子,在杯里搅动,促使茶汁均匀渗出。看茶水已色浓了,又同时端起杯子,抿一口,咂咂唇,再大喝一口,互相望着,同时说:加沱茶!

我们虽不会品茶,但至少茶水入口,先是一股或苦或涩的茶味道,随即甘而清爽的味道就会在唇舌间弥散开来。这龙井却没什么味道,令我们很是失望。

龙井里面加了重庆沱茶,我们这才觉得有了茶味,慢慢地品着茶,抽着烟,说着闲话。临走时,袁主席拿着茶叶盒,有些遗憾地说:这茶……

我说:这独食我们都不能享受,拿到办公室去吧,让大家尝尝,可能女同志喜欢喝。

这是我第一次喝名茶,得到的却是疑惑,这也让我留心起茶叶来,注意了解有关它的历史。

茶叶以前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国喝茶虽悠久,但以唐代陆羽的《茶经》为界,进入成熟而规范的喝茶历史。在汉以前,都是采来茶叶,晒干成茶,喝时再煮。汉以后,才有了蒸制后捣成泥,捏成团或饼或条形,喝时敲碎再煮。到了唐代,《茶经》将茶的来源、种植、采摘制作等,作了系统的介绍,并规范了制茶工艺:“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那时,将采摘的茶叶,入蒸笼蒸,然后摊开晾干水汽,入石臼里用木棍捣成膏泥状,而且是越细越好。这工作是很辛苦的,唐代诗人袁高《茶山诗》:“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宋代诗人白玉蟾《茶歌》诗:“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

将捣好的茶膏封成团或饼,焙干后包装即成了。那时喝茶都是煮,煮时,将团或饼的茶敲下所需分量,放进擂钵,辗成细末,用极细的筛子筛,去掉粗末,将筛下的细末放进容器里煮。煮得很浓稠,舀出分给众人喝时,在光的折射下,杯里的茶末能泛出各式图案,这也成了斗茶的评判标准之一,曰“水丹青”。

因为喝得过于浓稠,苦涩味太重,所以以前喝茶,须在里面加入糖、桔皮、蜂蜜、盐等能够压住苦涩味的东西。

可见那时,茶叶没有分什么芽尖,叶片等,都是统一采摘下来,统一蒸制捣成茶。分茶的优劣,只是以地名为准,大家公认此地气候环境好,适宜茶叶生长,产的茶叶好,它就好。当时四川的蒙山茶算是较有名的,诗人笔下出现得较多,不少朝代的贡茶就有它,但制作方法也是捣成茶膏,制成团或饼。

当然在民间,也有普通民众直接用滚水沏茶喝的,但那是士大夫不齿的,《茶经》里说:“以汤沃焉,谓之痷茶。” 痷,生病之意,指沸水冲泡的茶难喝。

所以陆羽《茶经》里没有评价各地茶叶,只是评价了水,当时煮茶,水比茶叶重要。

宋徽宗得意的龙团凤饼,也是茶膏压模而成

有了茶就有了贡茶,这是专门进贡皇室享用的茶叶。始于西周,巴蜀是中国茶之发源地,四川雅安的蒙山茶,当之无愧地成了贡茶的首选,也成了我国人工种植最早的茶叶。当然,茶叶制艺完善后,有所增加,同时进贡的起码有好多种,不同朝代因皇帝的喜好,会选择不同之地的贡茶。

到了北宋,这是一个享受生活的朝代。上至皇帝,下到士大夫及一般民众,都喜欢喝茶,并且皇家还建立了一个贡茶基地。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遣使造之,取像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

宋徽宗赵吉在《大观茶论》里得意地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建溪,是福建的一处地名,是宋朝最大的贡茶基地,有专人负责种植、采摘,制茶,并设有专门管理的官员,除龙团凤饼外,制成的茶按质量分成十个等级,朝廷官员按级高低享用。

所谓龙凤,就是在铜模里雕上龙或凤图案,将捣成的茶泥盛上,压制烘干而成。这是贡茶的印记,区别于普通民众的茶,除了皇帝及皇室,其它人不可饮用,除非皇帝赏赐于你。

自北宋始,文人笔下,龙团凤饼成了茶的代名。

可见那时,也无所谓什么名茶、好茶,虽然地名有别,但都是捣成泥膏状成茶,分得出什么优劣好坏?舌尖上品得出什么茶汁春秋?

唯有一点,自北宋,喝茶不再是煮了,而是先将茶末用沸水调成泥状,再用沸水冲泡。如同现在我们用滚水调藕粉。操作简单了,方便了斗茶,以至于北宋,斗茶之风盛行。(我曾发表《饮茶之人知否?何为斗茶》一文,四川烹饪杂志已刊登)。

北宋的龙团凤饼,以及供官员享用的等级茶,实则是身份的象征。茶,依然是那个味儿。

朱元璋一道圣旨,改变了数千年的饮茶习惯

朱元璋穷苦农民出身,哪见得喝个茶都要磨叽半天?皇上喝的茶,更讲究了,先要将所需茶敲下来,用白纸包着烤炙,待其干焦了,用擂钵辗,再用细筛子筛,然后下锅煮。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在寺庙在农民起义的军中,又不是没有喝过滚水冲服的茶!虽然都是些老叶子茶,也没捣成茶膏捏成团,是散茶,但方便呀!

再说龙凤团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费力,他深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贡茶制作辛苦,对茶农剥削很重。关键是耗时费力造就的,不是可以果腹的粮食,而是区区茶叶。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下旨停止龙凤团茶制作,“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同时撤除皇家茶园。

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载:“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为上,犹仍宋制,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团茶,惟采茶芽以进。”

于是,这一延续上千年的制茶工艺,喝茶习惯,就此消失。

但也开了千古饮茶之先河:制时,改团为散,改蒸为炒;喝时,沸水冲泡,边喝边续。

假若没有朱元璋,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喝着那苦药一般的浓茶汁。

这下好了,连皇上朱元璋都下旨:“惟采芽以进”!各地制茶就在芽上做文章了,文人士大夫以及随后的专家学者,紧紧跟进,把茶芽弄成了一个大学问。有一芽的茶,有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茶等等,再细分还有什么对夹一叶,对夹二叶,鱼叶等等。时令上也有明前茶,雨前茶。

对茶的各种赞誉也来了,什么浓茶解酒,淡茶养神,红茶和胃,绿茶提神,还分出了林林总总的各地名茶。茶也渗透进文化了,茶之趣,茶之德,茶之神,茶之雅也有人总结了出来。茶成了一个筐,什么风流雅事都往里装。茶也成了一种表演艺术,古筝悠扬,纤纤玉手翩翩,洗茶、沏茶、烫盏、分茶……生生地将饮茶的享受,变成了作戏,有什么乐趣?远不如看茶童拎着长嘴铜壶,隔空冲茶亲切,熟悉而有历史感。

茶,已经演变成了身份的象征,成了“黄帝的新衣服”,有钱有身份的人在披,专家学者在披,附庸风雅的人也在披,大家都在它身上描花,说着云里雾里的神话。

采茶、炒茶、制茶,来一个全过程经历

我决定做一次采茶制茶实践,就与几个喜欢采茶,每年都会四处采茶的朋友联系。

2021年3月29日,出发了,采明前茶,地点在歌乐山中梁镇后面的山上。

这儿原来是农民开拓的茶园,大约二十年前,农民们都并镇离开了山区,茶园就荒废了,昔日的灌木大多已长成了乔木。算得上是原生态的野生茶树了。没有人施肥打药,完全是自然天成。而且据当年种植的农民说,当年种茶树,请了农科院的专家拿泥土去化验,选择的也是适合这儿土壤的名贵茶种。

可见,我来采的是野生的原生态名茶。

野生茶树上的茶芽

怎么采?当然是选择嫩芽了。望着墨绿中抽出的嫩芽,我有些踌躇了,若只摘一芽一叶,份量太少了,再说,茶叶中除了含有咖啡因外,有茶多酚和维生素,及各种微量矿物质。单单只采那么一芽一叶,按重庆话来说,它长都没有“长醒”,阳光雨露都没经历,其营养物质何来?想想,刚生发出的白菜芽好吃,还是长成三寸长的白菜好吃?

纠结一阵,决定不只选择一芽一叶,而是起码四五叶,反正是见嫩叶就采,待回家后,再将一芽一叶摘出来,作一个对比。

这儿采茶很费力,茶树长高了,有些茶树得将其枝拉下来,才能采着。而且周围长满了不知名的藤蔓,有的爬到茶树上了,得将它拨开。野草中夹杂着荆棘,不小心会被刺出血。据采茶的朋友说,他们每年都来采够一年喝的茶叶,习惯了,闲着也是闲着,当锻炼身体。而且喝惯了自己采的茶叶,外面买的再好的茶叶都不好喝。想想也是,这儿的茶全无人工管理痕迹,其它任何茶园,谁敢保证不施肥,不打药?真做到了,茶农也饿死了。

采回的茶叶

茶采回来,就是杀青炒制了。这是一个慢工活,我家的锅小,只能一点一点炒。但就是这样我也得出,那些说什么某茶全是人工杀青炒制出来的,全是一派胡言。按一个茶厂年产三百吨茶叶计算,在采茶季节全部人工炒制,起码得架上数十上百口铁锅!哪个茶厂有?如何保证每个人都能掌握火候?糊了焦了咋办?人工成本咋算?广告里的人工炒制,完全是作秀,就一口锅,炒制是在表演。

不如说实话:唯有机器制作,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品像。

杀青炒后的茶叶

将炒好的茶放进簸箕里,就开始揉茶了,这很关键,即要将其揉软成形,又不能将其揉破,茶汁渗出来了,茶香味肯定大打折扣。所以我也不敢大力揉,只是浅浅的用了点力,反正是自己喝,不用讲究美观。野生的茶自有其独特的香味,揉的过程中,其茶的味道弥散开来,是茶的清冽味,也可以说是茶的清香味。

揉后的茶叶

揉好的茶,我将嫩尖摘了下来,单独放在一旁,摊开晾。茶不能在阳光下爆晒,只能在阴凉处风干。清明前后正好没有太阳,就将簸箕摆在阳台上晾。

几天后,茶叶晾干了,摘出的芽尖只有这么一点点。

干后的茶叶、茶芽尖

就是品尝了。先沏嫩尖,都是一芽一叶的所谓高档茶,怪哉,如同我第一次喝龙井,没有什么茶味,索性拿到火上熬了一会,茶味才出来了,淡淡的,苦涩味若有若无,甘甜味也若有若无,但闻着很香,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舒服感。我若要形容,可以用很多美妙的词语,将其夸上天,但再怎么夸,它就是一杯茶!而且是一杯淡茶!

接着放其它茶叶沏,毕竟是原生态山野茶,山的灵气滋润了它,沸水冲下去,腾起一层茶香的氤氲,如二月的春风,让人感觉爽!品一口,好喝!若要形容,我只能简单地说:厚实而飘逸。厚实是指其味,飘逸是指茶香气。

一番劳作下来,终于明白了:喝茶,不要听那些“鬼画桃符”的胡吹,也不受“黄帝新衣服”的诱惑,适口者珍!

我制作的茶叶,是永川秀芽品种,若我制作精细一点,模样好看一点,也可以吹上天:天然野生茶树,无污染无公害,入口甘冽纯厚,回味余香袅袅,再添一些能养生,补充与身体有益的什么什么,吹上了天,自己可能都要相信了!

可见,茶叶,都是阳光雨露孕育出来的,没有高低贵贱,适口者珍!

不要管它的产地名称,也不用管它的价格,适合自己的,哪怕便宜得掉渣,就是最好的!

在制作茶叶过程中,突然想到,现在全国特色小镇特色农家乐不少,巴蜀之地是茶的发源地,完全可以建一个茶叶风情村。简单,种几十亩茶园,游客自己采茶,自己炒制,自己搓揉,自己烘干带走,当然要算钱。明前茶、明后茶、雨前茶、雨后茶等都可以,就是夏天秋天,也可以采老茶叶,打碎后以蒸代炒,用模具压制成麻将大小的砖茶,煮时,还可添加牛奶与糖,算是一种异俗风情。

我喝过砖茶,享受过其粗犷野性之乐趣。

题外话:我在制作茶叶时,见小区桑树长得茂盛,也去摘了一些,如茶一般炒制,然后切碎,再去买了一些金桔,掏出果瓤,晾一天后,将同样晾了一天的桑叶灌进去,也是在阴凉处风干,制成金桔桑叶茶。

也是一乐趣。

掏空的金桔

灌进桑叶快干的金桔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