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狂傲的一首词,开篇7个字大气磅礴,最后一句霸道无比

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华绝伦的文人,恃才傲物的性格无可厚非,比如大名鼎鼎的李太白。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的才华可以与李太白相提并论,两人性格也非常相似,潇洒、乐观和放荡不羁。李白的狂,在很多作品里都有体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如此。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也能看出李白到底有多狂,毕竟他有这个资本,不用刻意低调,否则就配不上谪仙人之称号了。比李白小三百多岁的苏轼,虽然没有李白身上的侠者风范,但内心的坚强与狂傲,丝毫不逊于李白,可谓伯仲之间。苏轼曾写下一首最狂傲的词,开篇7个字大气磅礴,最后一句霸道无比。《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非常经典,选入中学课本,几乎人人会背诵,同时也是苏轼最具代表的词作之一。神宗熙宁八年,虚岁三十九的苏轼,担任密州知州,其权力等同于隋唐时期的刺史,即一个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了解苏轼平生经历的读者,应该清楚他的仕途情况,充满坎坷艰辛,确实走得很艰难。苏轼作为一介文人,却拥有远大志向,梦想着建功立业,何况此时的他正值中年,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有一天,苏轼处理完公务,带着属下到城外打猎,一方面是为了散心,劳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试试自己的弓箭技术,与以前相比,有没有退步。这首词描写的就是打猎的过程,以及苏轼的感想。

开篇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短短七个字,却让人读起来顿时感到大气磅礴,充满豪情壮志,一般人写不出来。不到四十的苏轼,自称“老夫”也没太大问题,给人一种老当益壮的感觉,而且人老心不老,内心仍然跟少年那般轻狂,不减当年之勇。紧接着“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左手牵着猎犬,右边肩膀上端坐着猎鹰,浩浩荡荡的人群像疾风一样席卷山岗。可见这次外出打猎,苏轼准备充足,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并非要获得很多猎物,而是享受这种乐趣,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既然大家都跟着我打猎,不能辜负你们的期望,用实际行动回报,且看我如何射杀猛虎,与三国孙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上阙着重描述打猎的盛况,对细节也把握到位,连服饰都没有忽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打猎结束后,众人就地做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苏轼畅快淋漓喝了几大碗,简直太痛快,心胸也更加开阔,豪气冲天。即使鬓角已有白发,暗示他不再年轻,但这又有什么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此处使用了典故,汉文帝派遣冯唐赦免镇守边关的魏尚。

苏轼想成为魏尚那样的人物,镇守在大宋边疆,承担起守家卫国之重任,虽死无憾。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直抒胸臆,不拖泥带水,假如朝廷能让苏轼镇守边疆,他一定会尽全力拉开弓箭,奋勇杀敌,绝不让西夏士兵踏上大宋领土。苏轼一生留下很多首词作,若论狂傲,莫过于《江城子·密州出猎》,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只可惜,苏轼没有机会上阵杀敌,仕途屡遭磨难,心中抱负无处施展,令人惋惜哀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