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唐肃宗

李隆基将太子废黜,不久将其赐死。

太子死后,李隆基犹豫了一年多,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最后高力士建议立长子,于是李玙被立为太子。后改名为李绍、李亨。

后来,安禄山起兵造反,李隆基仓皇出逃。

这天,李隆基逃到马嵬驿,将士们又累又饿,愤怒异常。陈玄礼请求太子杀了杨国忠,太子还在犹豫。

这时,军士们奋起杀死杨国忠和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并要求李隆基杀死了杨贵妃。

这时大家说去哪里的都有,李隆基想去蜀地,但怕大家不同意,竟不敢开口。众人力劝太子杀回京城,李隆基等了太子半天,不见太子跟上来,等听说了原委,就说:“这是天意啊!”于是让太子即位,并派人跟随太子,自己继续前行。

然后,太子即位,就是唐肃宗。李隆基做了太上皇。

太子草草即位,武将们都十分傲慢,管崇嗣背朝唐肃宗,大声说笑,结果被李勉弹劾,关押起来。唐肃宗才觉得有了一点被尊重感。

这时,张良娣跟着唐肃宗,因为侍卫太少,张良娣晚上常常护卫在唐肃宗前面,唐肃宗说:“女人可不能打仗。” 张良娣说:“如果有事,我护着您,您可以逃走啊。”张良娣产子三天就起来缝战衣,唐肃宗不让她做,张良娣说:“现在可不是我休养的时候。”因此得到宠幸。

唐肃宗的发小李泌向唐肃宗献计,让李光弼、郭子仪两路出兵,使安禄山首尾难顾。但张良娣、李辅国却十分厌恶李泌。

此时国库空虚,只能用官爵作为奖赏,致使官位泛滥,连很多杂役都有官位。

安禄山的眼睛逐渐看不见,性格越来越暴躁,经常责打手下,最后被严庄等人杀死,让安庆绪即位。安庆绪性格懦弱,说话糊涂,事情都由严庄办理。

郭子仪劝唐肃宗去请回纥兵增援,回纥派来十五万兵。唐肃宗与其约定,战胜之后,京城的财物和人都归回纥。

唐肃宗让郭子仪开始正面反击。

首战,敌兵先占上风,李嗣业见势不好,就赤裸上身,手持长刀,大呼向前,其手下也都拿着长刀,像一面刀墙向前推进。王难得被射中眉骨,皮肤绽裂,遮住眼睛,王难得拔下箭头,撕下皮肤,血流满面,继续战斗。最后杀敌六万多,夺回京城。

唐肃宗把李泌找来说:“我上书请太上皇归位了,我还是做太子。” 李泌问:“还能追回来吗?”唐肃宗说不能了,李泌说那太上皇不会来的,唐肃宗问为什么,李泌说,按情理就是这样的。唐肃宗问那怎么办,李泌说你再以大臣们的名义上书吧,就说请太上皇回来,您尽孝敬之情。

随后李泌就请求归隐,唐肃宗说先睡觉,明天再说。李泌说:“现在我们睡在一起都不能谈这件事,以后就更不能谈了,您不让我退隐,就是在杀我。”唐肃宗说:“没想到你会这么看我,这是拿我当勾践啊!”李泌说:“正因为您不能杀我,我才能请求退隐,否则我哪里敢说?不是您要杀我,而是情势使然。”唐肃宗沉默了很久,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李泌说是因为唐肃宗几个儿子的关系。唐肃宗说:“你说的对,以前的事情不说了,我不想听。”李泌说:“我不是想说以前的事,而是为了以后。武后的孩子就是例子,李贤就写了黄台瓜辞,想以此唤醒武后,但武后却没认真对待。辞是这么写的: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唐肃宗听了大惊:“有这回事?我得记下来。”李泌说:“您心里知道就行了,何必写在纸上呢?”

不久,唐肃宗先接到李隆基的信,说不回来了,唐肃宗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接着使者又来报告说,李隆基接到第一封信,来回彷徨,饭也不吃,接到第二封信,就高兴起来,边吃饭边听音乐,还定下了回京的时间。唐肃宗对李泌说:“这都是你的功劳!”

唐肃宗再三挽留李泌,李泌仍坚决要退隐,唐肃宗只好同意。

唐肃宗想赦免张均、张垍,李隆基不同意,认为二人助纣为虐,最后同意流放张垍,但一定要杀死张均,“你不要再给他求情了。”

陈希烈等投降安禄山的大臣也被杀死。后来,有人从安庆绪那边过来,说仍然在那边的大臣开始听说陈希烈等人被赦免,都恨自己不该投降安禄山,等陈希烈等人被杀,这些人就不再懊悔了。唐肃宗听了,很后悔杀了陈希烈等人。

史思明降而复反,杀死了安庆绪。

史思明宠爱次子史朝清,不喜欢长子史朝义,史朝义手下杀死史思明。

平卢节度使去世,军中推举了新节度使,此后节度使开始由军士决定任免。

张良娣被立为皇后。李俶被立为太子。

张良娣和李辅国互相勾结,干预政事,唐肃宗很不高兴,但没有办法。

李隆基身边的人都看不起李辅国,李辅国就对唐肃宗说,李隆基和高力士等人经常跟外人沟通,对唐肃宗不利,唐肃宗置之不理。李辅国就偷偷减少了李隆基那边的马匹,李隆基见状,对高力士说:“我儿被李辅国蛊惑了。”

李辅国又派人请求把李隆基接回皇宫,唐肃宗不同意。正好赶上唐肃宗患病,李辅国就假称唐肃宗的命令,带人全副武装去请李隆基,吓得李隆基差点跌下马,幸亏高力士断喝:“李辅国何得无礼!”李辅国才有所收敛,但李隆基身边的侍卫只给留下几十人,还不让高力士等人留在身边。

事后,李辅国带着将领去向唐肃宗谢罪,唐肃宗见众将也在,就稀里糊涂默认了。

不久,高力士被流放,李隆基身边的其他人也被遣散。

之后,唐肃宗有些后悔,想杀了李辅国,又因为李辅国手握兵权,而犹豫不决。唐肃宗又惧怕张良娣,不敢去看望李隆基。

李辅国想做宰相,唐肃宗说:“你的功劳可以,但大家并没认可啊!”李辅国就让裴冕等人推荐自己。唐肃宗连忙找来萧华说:“如果大臣们来推荐,我就得让李辅国做宰相了。”萧华就出去告诫了裴冕,李辅国因此怀恨在心。

这时,李隆基去世。

后来,张良娣和李辅国之间产生矛盾。唐肃宗病重,张良娣让太子杀死李辅国,太子认为不妥,张良娣就和李系密谋。李辅国听到消息后,起兵抓住张良娣。唐肃宗随即去世,李辅国杀死张良娣和李系,让太子即位,就是唐代宗。

(0)

相关推荐

  • 唐玄宗晚年生活凄惨,绝食而死,真是因为受到儿子虐待吗

    唐玄宗李隆基被称为一代明主,在他的治下,唐朝开启了"开元盛世",国力达到了顶峰,但后来因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走上了下坡路.而唐玄宗的晚年争议很大,最后不仅因绝食而死,还让儿子唐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64 风雨飘摇

    NO.164 因为这段时间,长安城内相继死了两个重量级人物--太上皇李隆基和皇帝李亨. 先是李隆基. 公元762年四月初五,在太极宫中度过了一年多孤寂凄清的日子后,78岁的李隆基终于油尽灯枯,撒手人寰 ...

  • 最温柔的谋杀,唐玄宗李隆基死于儿子李亨无微不至照顾

    自古皇家无亲情,当亲情遇上至高无上的皇权,亲情就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在大唐帝国289年的国祚里,骨肉相残.操戈同室的惨剧接连上演,靠着政变上台的唐玄宗李隆基,更是有一日连杀三子的记录(这个我们会在以后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通过与胡人的交往,认识到中原战车和步兵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倡议借鉴胡人的短装,学习骑马射箭. 这个认识是跨时代的.直到后来的元朝,胡服骑射的威力才得到最大的展现. 赵武灵王说:"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