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墙

鬼打墙

李广生

每次参加郜教授组织的教研活动都会让我产生很多思考,从“错误的研究”到“变教为学”项目,一路下来从他身上得到诸多关于教学和做人启示。

“变教为学”为何如此难?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认为关键在于“变”。活动现场亦有一些专家和校长持类似看法。但我现在动摇了。惯性和惰性固然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原因,但我发现很多教师确实想“变”,也愿意进行相关探索,打破惯性并克服惰性的意愿可谓强烈。但他们的努力往往见不到效果,通常情况是变来变去又变回原样。颇似民间传说中的“鬼打墙”,绕来绕去还在原地打转,怎么也走不出去。

小时候听过“鬼打墙”的故事。说一个人夜半回家,路过一片坟地。他很害怕,甩开大步,拼命往前走。走了整整一夜,也没有走出去。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原地转圈。传说是鬼魂作祟,在他的身边围上了一堵看不见的墙,他只能在墙里转圈,所以称作“鬼打墙”。据说还发生过有人一刻不停的走,最终被累死的事情。挺瘆人的吧。

下这些情况你注意过吗,它们是不是就像课堂上的“鬼打墙”?

一是计划挺好,实施起来就变了样子。备课的时候“雄心勃勃”,既想这样又想那样,设计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也参考了很多资料,准备了很多素材,以为课堂一定会变个样子。谁知道一走进教室,一站到讲台,一开始教学,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那些精心准备的活动和素材好像并不好使,也不中用,还不如用原来的办法呢。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二是开始挺好,进行一段时间就变回原形。上课伊始,又是讨论、又是探究、又是小组合作,热热闹闹的,好像旧貌换新颜似的。没过一会儿,通常只是很短的时间,叫停了讨论、终止了探究、解散了小组,课堂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老师讲、学生听。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三是没事挺好,出了状况就走回老路。以学为主的方式通常针对浅显的知识和内容,思维含量很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很快乐,看着很积极,貌似在合作探究,其实有小组而无合作,有合作而无探究。可一旦学习遇到困难、出现问题,这样的局面立即被打破。老师再次走上讲台讲,学生再次挺起腰板听。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作为一名“老教研”,看到这种情况我真的很着急,为什么就走不出来呢,莫非真的存在“鬼打墙”?

就像前面说的,开始我也以为主要原因:一是是惯性——我们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养成了“路径依赖”,毕竟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它们在我们心里扎下了根。二是惰性——相比较而言,教师讲学生听更容易操作一些,备课和上课都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意外和生成,教学组织的难度可控。出于避难就易的天性教师更愿意选择不变,还声称以不变应万变。可随着观察和思考的深入,我渐渐的意识到并不像我想的这么简单。教学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轻易做出结论。

你遇到过“鬼打墙”的情况吗,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