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柴禾,换花来……
拾柴禾,换花来,
拾不了来,换不了去,
逗滴小孩爱淘气……
儿时,谁听过这个吆喝声?
街头,一两个或者两三个孩子,坐在自己家大门口的掏灰席上,面前摆着刚从野地里采回来的“黄花”(忘记了方言叫什么)、刚发芽的柳枝(小老鼠)、榆钱、槐树花等。异口同声地吆喝着,吸引人的目光……关城村后街玩换花的孩子最多。
柳枝、榆钱、槐花等大多是十来岁的孩子爬树采来的,只有几岁的弟弟妹妹们帮助在大门口换柴,也不知啥原因,平时不爱说话,性格腼腆的孩子,也能在家门口大声吆喝:拾柴禾换花来……
刚刚度过了色调单一的寒冬,看着绿绿的花叶,金黄的野花,白白嫩嫩的榆钱,闻着寖入鼻孔槐花的香味,渴望生机盎然的其他孩子就开始到处搜寻可以换花的柴禾。
家家户户都缺粮少柴,自己家柴禾,除非很娇惯孩子的,否则大人是不让拿去换花的。拾柴,比较难,村边附近可烧的柴禾基本看不到,还不适合烧早就被人拾走了。村里村外路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有明显的马车轱辘和人踩踏留下的脚窝痕迹,除此之外,比现在人工清扫的要干净的多,哪里有什么柴禾可以去换花?
街里的碾苇场子,可以碾下一些苇皮来,扫到一起也就一手心那么多,就这个,人家还不让你扫,碾完苇,自己扫一起拿回家。
听着街上好几处吆喝换花的声音,已经在街上来回走了几趟,没有拾到一根柴禾。如果碰巧有自己亲戚碾苇,这是个机会,帮助人家推碡,然后碾完苇把那点柴禾收起来去换花,柴禾少,换的自然就少呗。
每年三月十五,天气暖和路边、堤坡下就会长出很多黄花。我和发小张建旭上曲堤庙回来的途中,总得不负辛苦的弄点那种黄花,洗把脸,就去大门口换柴禾。把花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多少不同,给多给少,视拿来的柴禾多少而定。
其实也拾来的柴禾不止光换花,自己叠的“四角”、不喜欢的泥木子、桃核杏核、泊头火柴盒、甚至玻璃球也舍得拿来摆在街上换柴。我与建旭搭档的跟默契,我负责收柴禾,检查一下里面是不是裹着麦糠,掺进擦屁股棍儿的一律不要,检查没毛病后放到小席后面。建旭负责给人家多少花或其他东西,那时候,孩子们就学会了讨价还价,一般都能顺利成交。
有一次我们俩成绩不小,换的柴禾足足用掏灰席兜了两次才兜到院子里,由于我家劳力多,就把柴禾都给了建旭,张姨奖励了我俩每人3分钱,可把我们给美坏了,那种靠劳动换价值的感觉,满满的成就感、收获感……
但也有点儿背的时候,还有一次我们爬树弄来最嫩的榆钱,搭上自己喜欢的“枱”和泥木子,也换了不少柴禾,刚要收摊时,却被小卫民(火烧)他爸全给抱走了,说柴禾都是孩子们从他家院里偷的,可明摆着还有很多跟他家不一样的柴禾嘛……哎,没办法,小孩儿肯定惹不起大人,心里那个委屈奥……
现在的你们,以为我在说笑话吧?但这却是真实发生的往事……
文:张丑八
――【本村信息】――
关城足球队的刘建新儿子今日新婚大喜,前来祝贺的不乏关城足球届“元老名宿”,晚上18:00在三道桥足球场将进行一场友谊赛。
建新侄子队vs建新朋友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