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也会出尔反尔

1 被误解的“先师至圣”

孔子是先师至圣,大家都知道他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知道他“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还有写的必要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清代《笑林广记·腐流》中的一则名为《借粮》的笑话说起:

孔子在陈绝粮,派颜回到附近的一个小国——回回国去借粮。因为颜回的名字跟回回国相近,孔子觉得他去可能比较好说话。

颜回去了,回回国人说:“你们的老师说'回之为人也择乎’,骂我们回回国人是贼。”不肯借粮给孔子。(择与贼谐音,语出《中庸》,原句是“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意思是颜回选择了中庸之道。)

颜回无言以对,只得怏怏而回。换了子贡主动前去。子贡即端木赐,是个成功的商人,后世所称的“端木遗风”就是从子贡这里来的。

作为一个商人,子贡深谙与人交往的技巧。他对回回国人极尽奉承之能,并说:“我们老师常说'赐也何敢望回回’,如果回回国愿意给我恩赐将是无上的荣幸。”(语出《论语·公冶长》,原句是“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是子贡回答孔子的问话,意思是自己比不上颜回。)

回回国人很高兴,给了子贡白粮一担让他先拿去,并许诺随后会再送些粮食给孔子。

子贡回去后,对孔子如实讲述了借粮的过程,孔子听罢,皱着眉头说道:“粮便骗了一担,只是文理不通。”

这个笑话自然是后人编派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其中孔子的言语神态却很符合我对他的一贯想象——就是这般刻板迂腐的老夫子,每天张口仁义闭口道德,是个只会说教却在现实社会中处处碰壁的“圣人”。

然而翻开史籍,却发现其中的孔子与我的想象完全不同。他是一位才能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大智大勇,博学多才,他也会自嘲、会食言,不是那个画像上的刻板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

2  治理鲁国,政绩斐然

说起孔子的从政经历,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他周游列国,屡屡得不到重用。齐国名相晏婴也曾这样评价孔子:“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史记·孔子世家》)

意思是孔子只会讲大道理,没有真正的治国才能。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鲁定公年间,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虽然时间不长,却是孔子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在这期间,他做了一件敢为天下先的大事——隳三都。

春秋中期以后,鲁国公室衰微,国政操纵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卿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即“三桓”的手中。随着权力的不断下移,“三桓”家臣的势力也日益膨胀。比如季氏家臣阳虎,就通过季氏把持了鲁国国政,并在鲁定公八年发动叛乱,囚禁了家主季桓子,打算杀了他另立季氏庶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为强化君权、抑制“三桓”及其家臣的势力,对鲁定公说“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建议拆毁“三桓”的都邑——郈、费、郕。

起初,“三桓”为打击家臣,对孔子“隳三都”表示支持,叔孙氏首先拆毁了自己的郈邑。然后是季孙氏的费邑。

然而,费邑宰(费邑的管理者)季氏家臣——公山不狃,拒不执行鲁定公和季氏的命令。他带领费人发动叛乱,攻进鲁国的都城曲阜。鲁定公和“三桓”躲进季氏的家里,登上季武子(季桓子祖父)修建的高台。费人的箭都射到了鲁定公身边。

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二将下台迎敌,费人战败,二将又率人追击,在姑蔑彻底打败了他们。公山不狃逃往齐国,费邑被拆毁。

最后是孟孙氏的郕邑。孟孙氏的家臣、郕邑宰——公敛处父,以郕邑是边防重镇,拆除后齐军可直入鲁都,以及郕邑是孟氏的保障,无郕邑就无孟氏等理由,极力劝阻。孟孙氏听从了公敛处父的意见,不毁郕邑。

后鲁定公亲自带兵围城,也没能把郕邑打下来。郕邑最终没有被拆毁。

孔子“隳三都”在《左传》和《史记》中均有记载,内容基本相同,应属可信。虽然这一建议没能执行彻底,但郈邑和费邑的拆毁,无疑是对“三桓”及其家臣势力的一次不小打击。

这让我联想到了数百年后的汉朝,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削藩失败引发七国之乱,晁错被杀,而孔子“隳三都”事先争取“三桓”的支持,事后仍能全身而退,可见其政治手段之高明。

除了“隳三都”,孔子在鲁国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诛杀少正卯,见载于《史记》。

少正是官职,卯是人名,少正卯也是鲁国大夫,在鲁国颇具影响力。孔子认为他是“小人之杰雄”,兼具“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有惑众造反的能力,于是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荀子·宥坐》)。

此举与姜太公诛杀华士有异曲同工之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杀伐果断。

对于孔子治鲁的政绩,《史记》这样描述: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在孔子的管理下,鲁国大治,这引起了邻国齐国的恐慌。齐人便想法设法离间孔子与鲁公及季氏的关系,把孔子排挤出了鲁国。

3  夹谷之会,大国折服

孔子不仅内政搞得好,外交方面也令人刮目相看。

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会盟,孔子担任傧相。齐国强大,鲁国弱小,此次会盟齐国处于明显的有利地位。

齐国客卿犁弥(也作“黎鉏”)认为“孔丘知礼而无勇”,建议齐侯让莱夷用武力劫持鲁定公,迫使鲁公就范,以达到盟约有利于己的目的。齐侯听从了他的建议。

会盟上,莱人带兵上前,孔子护着鲁定公后退,命令鲁国的士兵上前抵挡,大义凛然地说:“两国国君在此会盟修好,夷人俘虏却带兵来捣乱,这不是齐侯树立威望、取信诸侯的方式。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这样做于神不祥,于德有失,于礼不合。齐侯作为一国之君,一定不会这样做。”

齐侯听了孔子这番话,赶忙呵斥莱夷退下。

盟誓即将举行,齐人在盟书上加了一句:“如果齐军出境,鲁国不派三百辆甲车跟随,就是违背盟誓!”孔子毫不示弱,命人回怼:“如果齐国不归还侵占鲁国的汶水北岸之地,却要鲁国提供所需,也是违背盟誓!”

盟誓完毕,齐侯要设宴款待鲁公,被孔子以不合于礼阻止。

夹谷会盟是《左传》中对孔子着墨最多的一处的记载,突出了孔子的大智大勇。此次会盟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孔子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此事《史记》中亦有记录,具体细节有所不同,但对于此次会盟的结果,两书一致写道:齐侯被孔子的言谈气度折服,不久即退还了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之田”。

对比同是齐强鲁弱的柯地会盟,鲁国曹沫劫持齐桓公,逼迫桓公同意退还侵占鲁国的土地,事后桓公生气想要反悔,被管仲制止作罢。而孔子则是让齐侯心悦诚服退还土地,高下立判。可以说,孔子的齐鲁夹谷之会,比之蔺相如的秦赵渑池之会也毫不逊色。

4  兵者凶器,用之有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祀”自然不用说,那么“戎”呢?孔子到底懂不懂军事?

卫灵公问孔子行军打仗的阵法。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卫国的孔文子要攻打太叔疾,向孔子请教计策。孔子也“辞不知”,推说自己不知道。

看起来,孔子似乎并不懂用兵打仗的事。然而此前,孔子刚从蒲地到卫国时,卫灵公郊迎,同样问过有关军事的问题:“蒲地可伐吗?”孔子就明确表示“可伐”并解答了卫灵公的疑虑,卫灵公却没有听从孔子的建议。

除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建议伐蒲,《左传》中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鲁哀公十四年,齐国国相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另立简公的弟弟为国君,是为齐平公。之后,田成子大权独揽,尽诛鲍、晏诸族。此事在《庄子·胠箧》中被称为“杀齐君而盗其国”,也就是后世成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由来。

此时,孔子多次面见鲁哀公,力主伐齐。然而,哀公却固守齐强鲁弱的观点,不敢发兵。尽管孔子一再强调,田成子弑君,众人离心,支持者连一半都不到,“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但哀公还是不愿发兵,让孔子去找季孙氏商量。

这段堪比“曹刿论战”的精辟见解不被采纳,鲁国失去了一次改变齐鲁形势对比的绝佳机会。孔子出来后只得叹息说:“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就在孔子对孔文子“辞不知”的同一年,孔子的弟子冉有为季氏统兵,在郎邑打败了齐国(《史记》说“战于郎”,《左传·哀公十一年》作“战于郊”)。

季氏问冉有:“您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跟人学习过,还是无师自通?”

冉有明确回答:“学之于孔子。”

可见,孔子并非不懂军事,否则也不可能在“隳三都”的过程中,指挥申句须、乐颀二将打败带领费人反叛的公山不狃。

孔子不过是像冉有所说“用之有名”罢了。对于那些“师出无名”的事,他当然会推辞说不知道。

5  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一生中,曾经遭遇过三次生命危险。

第一次是去陈国的途中经过“匡”地,匡人误把孔子当成季氏家臣阳虎。因为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匡人将孔子囚禁起来。弟子们都很害怕,孔子却临危不惧,他相信吉人自有天相。通过派弟子到卫国去做宁武子的家臣,孔子得以脱身。

第二次是去卫国的途中经过“蒲”地,蒲地本是卫国的附庸,不巧正赶上公叔氏据蒲反卫,扣留孔子不放行。孔子的弟子公良孺等人与蒲人激烈搏斗,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只要你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离开。”孔子答应了,并与蒲人盟誓,之后被放行。出了东门直奔卫国而去,并对卫灵公说蒲地可伐。

子贡问:“您怎么能违背盟誓呢?”

孔子答:“被要挟立下的盟誓,神灵是不会保佑的。”

孔圣人竟然会食言,不仅蒲人想象不到,就连今天的我们也十分惊讶——原来他是一个识时务、会变通的人。

第三次是被困陈蔡之间,就是《笑林广记》中借粮的那一次。关于孔子此次落难的原因,说法不一,但《庄子》《荀子》《吕氏春秋》《孔子家语》等书,都有“七日不火食”、“七日不尝粒”、“绝粮七日”的记载,可见这一次,危机很严重,如果处置不当,孔子的整个团队有可能全军覆没。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此时,孔子分别与他的三位弟子进行了对话,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我们落到这般境地是什么原因呢?”

子路回答:“可能是我们的'仁’和'智’还不够吧?”

孔子反问:“那为什么会有伯夷、叔齐和比干的遭遇呢?”

子贡回答:“您的'道’太大了,天地之间都容不下您。您是否应该贬损自己的'道’以求容身呢?”

孔子批评道:“赐,你的志向不够远大啊。”

颜回回答:“您的'道’太大了,天地之间都容不下您。您努力去推行,即便容不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孔子肯定并赞扬了颜回。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很有意思:孔子派了子贡去楚国,说动楚王派人前来迎接,度过了这场危机。

孔子没有派子路,因为子路不够自信;也没有派颜回,因为颜回虽然自信但却不会委屈求全。孔子虽然批评子贡志向不够远大,但关键时刻还是派了他去,因为子贡是解决眼下危机最合适的人选。

由此观之,孔子显然不是《笑林广记》中那个皱着眉头说“文理不通”的迂腐夫子。

6  博学多才,卓然大家

《论语·子路》中,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这些话就像孔子拒谈兵一样,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五谷不分”,他的学问仅限于周礼的那一套,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却很匮乏,比如“两小儿辩日”,孔子就不能回答。

事实上,孔子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他早年曾在季氏手下做过管理度量的小吏,每次都统计无误;还曾做过主管牧场的小官,使得牲畜繁殖旺盛,由是得到升迁。

孔子的学识涉及方方面面,广博得超乎想象。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众人皆不识,唯独孔子认识,并慨叹麒麟生不逢时,《春秋》搁笔。这个故事暂且不论,举《史记·孔子世家》中另一个更真实可信的例子来说。

孔子在陈国期间,有一只隼跌落在陈愍公的庭院里死了,身上被一支箭射穿,箭长一尺八寸,箭杆是楛木,箭头是石镞。陈愍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看后说:“这是肃慎的箭,隼是从很远的地方飞来的。”并详细解释了“肃慎之矢”的由来:

武王克商,打通了四方蛮夷的道路,让他们带着各自的特产前来朝贡。肃慎部族进贡的就是楛矢石砮。先王为了彰显其德,把楛矢石砮分赐给长女大姬,又将大姬许配给虞胡公,将虞胡公封在“陈”这个地方。将珍宝玉器赏给同姓诸侯,表示亲近;将四夷的贡品分赐异姓诸侯,提醒他们勿忘本职,所以把肃慎的箭赐给了陈国。

肃慎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先秦时称“肃慎”,亦作“息慎”、“稷慎”。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宋元明时称“女真”,后改为“满洲”。满人长于骑射,八旗的前身“牛录”汉语意思就是“箭”,而牛录的首领“牛录额真”汉意就是“大箭”。可见箭是满洲-肃慎部族极具标志性的物件。

陈愍公派人到仓库中寻找,果然找到了这种箭。证明孔子所说不差。

孔子作为一名中原学者,不仅对远在东北的肃慎有所了解,而且将其来龙去脉讲解得一清二楚。后世便以“隼集陈庭”作为一个成语典故,形容博闻强记、博学多识。

孔子这样的学识,与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分不开。

大家都知道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中还有一则孔子跟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很值得后人借鉴:

孔子一首曲子学了十天,师襄子说:“可以学下一首了。”

孔子说:“曲子已经练熟了,但还没有摸清其中的规律。”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规律已经摸清了,可以学下一首了。”

孔子却说:“我还没有领悟其中的思想。”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思想已经领悟了,可以学下一首了。”

孔子说:“我还不能与作者神交。”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似乎看到了乐曲的作者,那人皮肤黝黑,身材颀长,眼神深邃,君临四方,不是周文王是谁呢!”

师襄子离开座席两次下拜,说:“我的老师曾经说过,这乐曲就叫《文王操》。”

我想,正是这样寻根究底的学习方式,把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彻底弄清,使得孔子的知识比之一般学者更为扎实,是以能够融会贯通,闻一知十,卓然大家。

7  圣人的另一面

在查阅孔子史传的过程中,总有不断的惊喜,刷新着我对他的认识。《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值得一提:

鲁国的法律规定,能赎回在别国为奴的鲁国人,可以从国库获得赏金。子贡把人赎回来了,但却没要赏金。

孔子知道后说:“赐啊,你做错了。圣人做事是为了教化百姓,而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德行。你有钱,不在乎这点赏金,可如果是贫穷的人赎了人,因为有你的榜样在前,他们如果拿了赏金就会被指责德行不高,可是如果不拿,他们又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你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大家因为不想背负道德压力,而不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了。”

还有一次,子路救了一名溺水者,并收下了对方作为谢礼赠送的一头牛。孔子高兴地说:“做好事可以得到报偿,鲁国见义勇为的人一定会多起来。”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儒家讲的都是“仁”、“义”,而很少去谈“利”。孔子却很鼓励用实际的利益去引导人们的行为,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要求、去指责,可以说很接地气了。

《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另一个故事,更让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可爱的人。

孔子在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独自站在东门外。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个人,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榜像子产,腰以下比夏禹少三寸,那憔悴颓丧的样子好像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郑人的话告诉了他。

换成我们任何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像丧家之犬都难免会生气,何况孔子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一定会觉得郑人冒犯了他的权威,很没面子,大发雷霆吧?

然而,孔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道:“他描述的相貌未必准确,但说我像丧家之犬,确实很对啊!”

这样一位师长竟然不端架子,还会自我解嘲,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仁人”,他只说自己“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假如我们能够穿越到孔子的时代,见到的也许只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散发着智慧和人格的光芒,吸引了无数学子从四面八方而来……

——————

1.以下哪个成语典故与孔子无关?

A  韦编三绝

B  三月不知肉味

C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D  丧家之犬

答案:C

2.“隼集陈庭”这个成语典故用来形容什么?

A  人多势众

B  勇猛无比

C  位高权重

D  博学多闻

答案:D

(0)

相关推荐

  • 学习《论语》我们还要知道一些背景

    因为<论语>的每一段都很短,前后连贯性也不是很强,因此想要准确了解每一章节的意义,我们不仅要知道文本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还要了解文本背后的时代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政治背景等,只有这样, ...

  • 《史记》的造神运动:夹谷会盟怎样被司马迁改造成孔子的英雄传奇

    本期话题 孔子一生仕途的顶点是50岁时出任鲁国大司寇.担任大司寇的四年中,孔子陪同鲁定公参加了与齐国的"夹谷会盟".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齐景公发起这次会盟 ...

  • 《曲线》:圣人也曾出尔反尔 佛陀被迫言而有信

    本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留言告知马上删除 <曲线> 文/廖又蓉 圣人也曾出尔反尔 佛陀被迫言而有信 君不见举国上下 都在 打着红旗反红旗? 为人民服务者最贪 无色无相无我者最野 那冰箱 ...

  • 董事长爸爸“性侵”儿媳,扒灰的事儿古已有之,孔圣人也挡不住!

    齐鲁大地上,诞生过孔子和孟子,却也从不缺苟且之徒. 2020年9月份,山东省淄博市,某个闹市的街头,一个男子敲响手中的铜锣,口中发出愤怒地嘶吼:"我再也没有爹了,我爹是个畜生." ...

  • 孔庆德中将下连当兵,发现一名可疑分子在营区窜动,立即上前盘问

    孔庆德中将是孔子的后裔,孔子是一名文化人,而他的73代后裔孔庆德却步入了军旅行伍生活,当上了一名职业军人. 孔庆德(1911年2月14日一2010年9月29日,山东省曲阜市保宁村人,1927年参加国民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颜回(儒家五圣,孔门十哲)

    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年),亦称颜渊,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七十弟子之一.他一生大半时间跟随孔子生活和学习,极深地理解并履践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以谦虚敏学.尊重师长.仁德出众而著称,被后人推 ...

  • 【贵州】姚可欣《我的“双标”姐姐》指导老师:孔凡军

    我的"双标"姐姐 马场镇中心学校 姚可欣 想必大家都知道"双标"的意思,也就是对一个人或一种东西好,又对一种东西讨厌.这说的不就是我抠门的二姐,这件事可要从很久 ...

  • 孔灵犀:常见命理预测学比较

    关于推演个人命运,除了占星以外,我们通常能够遇到八字.紫微斗数.姓名学.铁板神算.纳迪占星等等.每一种预测学方法都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和信息,本文对它们之间的差异做出以下三点解释: 第一:基础命运和个 ...

  • 大七孔水库

    .大七孔水库 大七孔水库,库容190亿立方米,位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大七孔水库也是中国十大水库之一.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5.5米,坝顶全长94.5米.大七孔水电站以发电为主 ...

  • 祭孔十五谭(二)|第一谭:孔庙所祀人员及其位次

    作者:黄舒伟 顾名思义,孔庙里祭祀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这一点不错 ...

  • 克东县孔德本老师藏石欣赏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孔德本老师藏石 我 们 是 石 友 本季度推荐石界新秀 狼牙 道法自然---水 才万山 北漂的呼玛人 随便不随意 本季度推荐石界大咖 多罗贝勒 榆松 聼月 陈志英 山水石趣 ...